你知道書法的起源嗎?這些傳記告訴你!

漢代的書法理論,是中國書論史的源頭。雖然當時的書論尚處在篳路藍縷的草創階段,然而,其中已包蘊了中國書法理論的基本內容。一些常為後人運用的美學範疇、批評方式和書論思想,已在漢代的書法理論中出現正像長江大河的源頭,雖是才可濫觴的涓涓細流,卻孕蘊著無限的生命力與原動力,我們由此足可預見它一瀉千里、浩淼無際的未來。

你知道書法的起源嗎?這些傳記告訴你!

漢代是書法大盛的時代。據史傳記載,不少帝王都擅長書法,漢高祖劉邦就曾與盧綰一同學書(見《漢書·盧綰傳》)。漢代的開國勳臣蕭何、張良等也皆工書,並曾有論書的著述。羊欣《筆陣圖》中說:“何深善筆理,嘗與張子房、陳隱等論用筆之道。何為前殿,覃思三月,以題其額,觀者如流水。”故後來陳思的《書苑菁華》中輯有蕭何論書勢的話,其言雖不足信,然也可見漢初已極重書法。至東漢光武帝后,章帝、安帝、靈帝都雅好書法,尤其是靈帝設立鴻都門學,於是善書者雲集都下,爭工筆札,彬乎極一時之盛。這種書法創作的風氣,直接為論書專著的出現提供了基礎。

你知道書法的起源嗎?這些傳記告訴你!

漢代是書法藝術漸趨自覺的時期,書法逐步擺脫了實用的意義,而走向純美的藝術境界。故早期的書論往往與學術文章和文字訓詁的理論相混雜。如揚雄的《法言》與許慎的《說文解字》本不是專論書法的著述,然其中所表現的論書思想屢屢為後人所徵引和推重,成為中國書論的開山。而且,其各自所側重的方向,正是貫穿於中國書論的兩根支柱:尚意與尚象。故他們的片言隻語,其重要程度並不亞於後世的長篇專著。

你知道書法的起源嗎?這些傳記告訴你!

漢代又是書體大備的時代。篆書在漢代仍被廣泛地注重,如經學上所謂的古文學派,就是以篆體寫成的儒家經典為研究物件。隸書雖傳說創自秦人程邈,然實流行於漢代。隸書的筆畫較之篆書簡單,然更富於變化,漢人在古隸的筆畫中加入了波磔的修飾成份,遂產生了分書。對於分書的定義,後人眾說紛紜,而分書比古隸更為散逸奇縱的特點是十分明顯的。由於人事的繁複,對文字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故一種更為簡便快速的字型是人們所需要的,草書便應運而生了。漢代盛行的是章草,然今草行書和楷書在漢代也都初具規模。對於草書這種新書體的不同評價,表現在崔瑗的《草書勢》與趙壹的《非草書》之中。

你知道書法的起源嗎?這些傳記告訴你!

由於漢隸和章草的點捺多用波磔,故漢人用筆講究筆勢,衛恆評崔瑗、崔實父子的草書就說“甚得筆勢”(《四體書勢》)楊泉《草書賦》中指出草書的特點為“字要眇而有好,勢奇綺而分馳”,因而漢末論書者重“勢”,其中以蔡邕的理論最為典型。同時蔡邕綜合了前人的書論思想,形成了自己較完備的體系,可視為漢代書論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