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的場地和道具器材主要包括場地、皮鼓、刷把、簸箕、粑棒、粑槽等。一是場地,場地只需要平整即可,可以是主家堂屋、院壩甚至是田野都可以,場地的大小根據參與活動人數來定;二是皮鼓,皮鼓的鼓面直徑約為65cm,鼓身高約30cm,鼓和鼓架加起來約80cm左右,四周是一個圓形的樹木將其掏空上方蒙上一層牛皮製作而成,並配以兩根木質鼓棒;三是甑子與五穀,甑子多為一顆椿樹軀幹所摳制而成,外面捆上一圈綿竹條,裡面放上竹條編制的底座,高約30cm,上下口直徑大約在29cm至34cm之間上寬下窄,五穀通常為實際的糧食作物。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四是粑棒與粑槽,粑棒直徑約為4cm,高約120cm左右,一頭磨圓另外一頭是平的多為青岡木所製作,粑槽長度約100cm,寬30cm左右,由老樹木軀幹部分刨空而成。五是簸箕和刷把,簸箕直徑約為30cm,刷把長度約為30cm左右,兩者均為全天然綿竹手工編制而成。其實,這些道具基本來源於布依族人民生活中普通的生活用具和勞動工具,依據當地的經濟狀況而選用不同的製作材料與活動場地。如從前的舞蹈場地是在主家堂屋內或田間,現在場地是鄉間舞臺、都市舞臺和運動廣場。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隨著社會變遷,道具器材的製作材料和外形也會比以前更美麗實用和光鮮靚麗,而呈現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發展的必然趨勢。民族傳統體育與民族民間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它是既古老與現代交融的音樂文化型別,產生於人民群眾之中的日常社會生活,人們透過口傳心承的方式來共同享用和共同傳承這些民族舞蹈活動。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的音樂就是創始於人民勞動過程中,真實地反映勞動過程和勞動者的精神面貌。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開始時伴以布依族民歌,即“三月撒秧四月栽,五黃六月米包苔,七八月間谷黃昂,打成糯米捏成團,新打糯米捏粑粑,歡迎你們來布家欸”。該歌詞完整地敘述了稻穀從撒下去到豐收回來,再打成香甜可口的餈粑的全過程,特點是節奏自由、氣息悠長抒情。加之鼓樂為伴奏,舞者動作同步跟隨節奏,節拍以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四五六七的節奏為主,輕輕敲擊皮鼓兩側三拍時為下一個動作的轉換點。鼓樂特點是節拍規整、節奏鮮明、具有強烈的律動感,隨著歌聲的飄揚和節奏鮮明的鼓樂,展現了布依人“打粑忙”的熱鬧場面。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的形成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不僅是自然行為的結果更是布依族先民們生活中行為記憶的凝練。當粑棒簸箕舞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它的行為模式、審美觀念及精神文化內涵得到全體族人共識之後,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粑棒簸箕舞以獨特的布依族運動形態和文化特徵,才能在本民族中廣泛流程與開展。本章節主要從粑棒簸箕舞所擁有的文化特徵進行挖掘與探討。任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都產生於一定的社會生活和地域環境中,並且在因地制宜的條件下傳承發展。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因此,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以及所流傳的範圍都帶有著顯著的自然地域特點。本節主要從自然環境、生產方式、文化心理三個因素對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的自然地域特點進行分析。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自然環境因素。紫雲縣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居,坐落於溪流交錯、土地肥沃的平壩河谷,布依族人前院後院都種有樹木和竹子,而且長期以來布依族的生活用具與器皿基本都是就地取材,大至房屋建造器材小至炊具和飲具,因此,粑棒簸箕舞的道具粑棒、粑槽、刷把、簸箕、甑子這些道具都源於布依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環境當中,是布依人民就地取材的而製造出來的。

布依族粑棒簸箕舞不論是表現形式、風格都帶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

生產方式的因素。有句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類文化起源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布依族先民為了生存,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既要和殘酷的自然環境做抗爭,又要不斷地進行內部協調,使布依族文化順應生存環境的不斷變化與發展。於是造就布依族農耕稻作的生產勞動模式,從而形成布依族特有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形態—粑棒簸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