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說到中國古代的瓷器,想必每個人都能說上幾件。但說到鈞瓷,每個玩瓷器的人都會想起一句話:“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我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出世人對鈞瓷的重視。但世人為什麼如此重視鈞窯呢?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北宋 鈞窯玫瑰紫釉菱口花盆 網路圖片

出身青瓷,卻因窯變聞名於世

北宋年間聞名一時的鈞窯,最初其實和名窯並無瓜葛。它原本只是河南禹州地區生產的一種青瓷,我們通常認識的青瓷一般都是越窯、龍泉窯、汝窯這樣的瓷器,相比於他們,同屬於青瓷的鈞窯真可謂是一朵奇葩:相比於其他青瓷的素雅,鈞瓷的釉色異常絢麗,而且通常有流動狀的釉痕。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唐 越窯青瓷茶盞託 網路圖片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宋 鈞窯鼓釘三足洗 故宮博物院藏

鈞瓷的風格之所以如此與眾不同,這與它的一個特性相關:窯變。所謂窯變,就是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由於溫度變化產生的變化。鈞窯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匠人們在製作鈞瓷的過程中,不僅將鐵元素作為呈色劑,還加入了不少的銅元素。當這種特殊的釉料塗在瓷器表面上,燒製出的瓷器就會呈現出窯變的特性。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宋 鈞窯玫瑰紫釉長方花盆 故宮博物院藏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宋 鈞窯玫瑰紫碗 網路圖片

除了窯變,鈞窯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燒製工藝。一般的青瓷都是在生胚成型後施釉,並在窯內一次燒成,但鈞窯是個例外,它的燒製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將生胚製造好,放在窯內燒製成型;第二步,為素胚施釉,放進窯內燒製。由於鈞窯上的釉層比一般瓷器更厚,因此釉料會沿著素胚的裂縫流淌而下,形狀有如蚯蚓,這就是所謂的“蚯蚓走泥紋”。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鈞窯的蚯蚓走泥紋 網路圖片

鈞瓷之美,世人稱頌

人們對鈞窯瓷器的尊崇由來已久。唐玄宗認為鈞窯是“賞其精巧、喻起峻險、示其獨秀、驚起易變。”宋徽宗也將它視為絕妙精品,大臣們為了迎合宋徽宗的喜好,紛紛購買鈞窯,一時間鈞窯竟價比黃金。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宋 鈞窯丁香紫釉出戟尊 臺北故宮博物院

一向自負的乾隆皇帝見到這種瓷器,也被它的美麗而傾倒,還專門題寫了《賞鈞紅》:“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硃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他還命人仿製過鈞窯瓷器。這些仿製品雖不及原版,但也值得欣賞。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清乾隆 窯變釉梅瓶 故宮博物院藏

名門貴婦,後世濫觴

關於鈞窯的價值,宋朝有一首經典的民歌:“進入西南山,七里長街現,七十七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進斗金錢”。北宋的最後一位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間,鈞窯的燒製已經達到頂峰。商人們可以透過販賣精美的鈞瓷賺取大量金錢,權貴們也樂意為此一擲千金。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北宋 鈞窯天藍釉盞託 故宮博物院藏

宋朝就已經十分名貴的鈞瓷,歷經千年的時光,存世數量已經十分稀少,再加上鈞窯有雍容華貴之美,因此時常在拍賣場上拍出天價。2019年的佳士得香港春拍上,一隻明朝初年的鈞窯玫瑰紫釉水仙盆就以97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足見鈞窯的市場價值極高,因此也被稱為“名門貴婦”。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明初 鈞窯玫瑰紫釉水仙盆 網路圖片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明初 鈞窯玫瑰紫釉水仙盆 網路圖片

鈞窯除了價格昂貴之外,還開啟了後世彩瓷的濫觴。鈞窯中所出現的窯變,在建盞中都有用到,為郎窯紅、祭紅釉、霽藍、嬌黃釉瓷器等顏色釉瓷器的燒製打下了基礎,因此又被稱為“彩瓷鼻祖”。而鈞瓷所用到的二次燒製技法,也被應用到釉裡紅、青花瓷、粉彩等瓷器的燒製中。如果沒有鈞窯,或許我們就看不到如此多樣的顏色釉瓷器。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清 郎窯紅釉天球瓶 網路圖片

當我們在博物館看到一隻精美的鈞窯瓷器時,我們看到的不應該只是它本身的高價,更應該看到歷經千年的古老瓷器背後的文化底蘊。燒製鈞窯的工匠們雖然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化為一抔黃土,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留在這些瓷器上。

宋朝燒製的鈞瓷,為何被稱為名門貴婦,還開啟了彩瓷的濫觴?

元 鈞窯天藍窯變釉碗 故宮博物院藏

很多人說中國沒有工匠精神,只能從日本偷師,殊不知中國匠人的優秀品質早已凝集在這些古老的器物上,隨時等待人們去挖掘,並創造出更優質的產品。如今,瓷都景德鎮的匠人們在研究瓷器的同時,也在燒製更多的當代鈞窯瓷器供人使用,相信中國的瓷器也會和工匠精神一起,代代相傳,成為銘刻在中國人心中的民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