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有計策,我們有對策:做好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人類生活影響著氣候變化,但反過來氣候變化也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隨著城市化發展,,我們的城市規劃建設要怎樣去適應氣候變化?小編認為,城市適應氣候變化,首先要從城市規劃的調整與改進開始。

(1)城市的合理佈局與規模控制:城市新區與衛星城鎮建設要首先進行風險評估,避開氣象災害與地後災害多發區。攤大餅式的盲目擴建,會導致城市環境質量的嚴重下降和市氣象災害的明顯加重。要形成中心城市與中小城鎮配套與合理分工的1局。居民區和科技文教設施應安排在上風上水,工業汙染源要安排在下下水,與城市保持一定距離, 嚴格實行達標排放並努力降低排放量。確保城市的水源地安全與大氣環境達標。

氣候變化有計策,我們有對策:做好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2)城市用地的合理規劃:保證適當比例的綠地和城市水系佔地面積。城市建築物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隔,預留和保護好城市的開闊地與開放空間,按照盛行風向留出一定數量的風廊。制止熱衷於表面光鮮的地標工程建設,避免給排水和供電、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短期行為。

(3)逐步改造城市下墊面:以排水性瀝青、透水混凝土、多孔草皮和方格砌塊替代不透水地面和路面,以緩解熱島效應與減輕排水壓力。屋頂綠化可將表面溫度降低3-49C,不但減輕了熱島效應,還可截留雨水,減緩城市內澇。德國還透過制定《國家建築條例》對屋頂綠化做出了強制性規定。

氣候變化有計策,我們有對策:做好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4)合理規劃利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可以緩解地表空間的緊缺和城市熱島效應,部分地下空間可用於蓄積雨水以緩解城市內澇和乾旱缺水。

氣候變化有計策,我們有對策:做好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除了在城市規劃上要適應氣候的變化,在城市的基礎設施上也要注意細節,去適應氣候變化。

(1)調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地勢低平的城市不設計下凹式立交橋和深槽路,降低城市內澇風險。氣候變化導致風速減弱不利於城市汙染氣團擴散稀釋,城市規劃應設計幾條與盛行風向一致的寬闊大路作為風廊。氣候變暖和人口增長使城市用水量激增,尤其是在炎熱天氣。城市建設規劃中必須確保水源地的安全穩定,並設定後備水源。

(2)修訂生命線系統的技術標準:現有的城市生命線系統修建的技術標準是按照歷史氣象、水文和地質資料確定的,已經不完全適用變化了的氣候環境。其中有些標準過去就不合理,如新中國成立初期,許多城市照搬蘇聯的城市排水管道設計標準,由於蘇聯絕大部分地區幾乎不下暴雨,排水管道很窄。城市擴大和局地暴雨增加後對於中國就更不適用了,現在不得不逐步改造。地溫升高後凍土變淺,地下管線的埋藏深度需要調整。氣溫升高後電線會發生熱膨脹,需要調整電杆間距和電線抗拉伸力。氣溶膠增多,要求進一步 提高輸變電裝置的絕緣保護標準,以防止汙閃事故的發生。

氣候變化有計策,我們有對策:做好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3)盤查基礎設施安全隱患,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許多城市舊城區的基礎設施多年失修,新建區的基礎設施又往往滯後於地面建築,氣候變化使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威脅明顯增大。如2008年1 月中旬到2月上旬的南方低溫冰雪天氣,之所以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原因在於凍雨和積雪導致供電、交通和通訊三大系統癱瘓,並造成巨大的連鎖反應。北京市因暴雨和冰雪導致全市性交通癱瘓也已發生多次。各地城市應對各類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患全面盤查,進行風險分析評估,及時檢修或更新改造。氣象部門應與城市基礎設施主管部門緊密合作,針對各種可能損害基礎設施的災害性天氣加強監測,提高預報準確率,及時釋出預警。各類基礎設施的主管部門要分別不同災種編制應急預案,明確搶修與善後措施,並經常組織演練。

我們每個城市為了便於管理都有分割槽,各個城市區劃之中又會分了多個社群,那作為城市的小團體,我們的城市社群又要怎樣適應氣候變化?

小編認為,城市社群工作者應該把適應氣候變化納入社群工作計劃與發展規劃,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宣傳普及適應氣候變化的意義和科學知識,使廣大社群居民樹立與大自然和氣候系統和諧相處的理念,使“世界末日”之類的邪說和災害謠言無處藏身。

(2)提倡綠色生活方式。根據氣候變化調整作息時間和活動方式,我們要養成節水節能節材和反對鋪張浪費的習慣,保持社群環境衛生,自覺實行垃圾分類和廢棄物回收利用。

氣候變化有計策,我們有對策:做好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3)愛護社群及周圍的樹木和綠地,充分利用社群範圍內的裸地植樹種草,積極參與社群綠化美化環境的活動。有條件的可利用陽臺盆栽蔬菜和花卉,利用屋頂集雨種植花草,利用牆壁栽植攀緣植物。

(4)關心脆弱群體和氣候敏感病患者,尤其是在天氣突變和發生氣象災害時要給他們以幫助。

(5)輔導居民學會不同天氣的室內節能生活方式,保持舒適和清潔,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如夏季除適度開啟空調外,要改善通風並遮陰,冬季要提高門窗和牆壁的隔熱水平。出現霧霾汙染天氣時要減少出行,外出要戴口罩,室內使用空氣清淨機。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社群建設,我們都希望能夠越來越好,不能只看經濟,還要關心我們的居住環境和身心健康。大家對你們所住的城市建設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