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為什麼叫黃巾呢?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朝政大權基本被宦官與外戚掌控,苛捐雜稅層出不窮,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加之常年與羌人征戰,東漢元氣大傷,更加劇了社會矛盾的產生。

黃巾起義為什麼叫黃巾呢?

冀州鉅鹿郡(今河北平鄉西南)有一戶張姓人家,家中有兄弟三人。 他們樂善好施,在當地很有威信。張家老大名叫張角,略微懂些醫病之道,經常給窮苦的百姓醫治疾患,卻從不要錢。 他們深深理解窮苦老百姓的遭遇,知道老百姓在如此的社會狀況下生存實屬不易,他們熱切盼望在一個太平世界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於是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太平道的經典一一《太平經》中,講達的都是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思想,因而深受窮苦百姓的歡迎。張角總是手持九節杖,以給人治病為幌子,廣泛宜傳新思想。

後來,為了擴大“太平道”的影響,張角又讓他的兩個兄弟張寶,張梁去各地傳道。約莫過了十年的時間,太平道遍佈全國,教徒也達數十萬之眾。

有了這麼廣泛的群眾基礎,張角塊定在甲子年(184)三月初五起義,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蒼天”指的是東漢王朝,“黃天”指的是太平道。 他們還派教眾用白色粉沫在洛陽的寺廟和各州郡的官府大門上,寫下“甲子”兩字,以此作為起義的暗號。

黃巾起義為什麼叫黃巾呢?

就在大家興致高漲地準備起義時,有的教徒存了異心,將起義計劃報告給了朝廷。官府聞訊,立即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捕活動,局勢對太平道相當不利。為了掌握主動權,改變劣勢,張角果斷決定提前發動起義。並約定以黃巾纏頭為起義軍標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

黃巾軍殺死官僚和地主,把繳獲的財產分給貧苦百姓,所以他們得到廣大百姓的支援和歡迎。東漢政府非常驚慌,派重兵聯合各地的地主豪強共同抵擋黃巾軍的攻擊。

但是起義軍人數眾多,士氣高漲,根本無法鎮壓。起義軍在南陽,潁川,汝南,廣陽等地都取得了很大勝利。,見情勢危急,單單依基現在的力量難以取勝,大將軍何進向漢靈帝上書,建議各州郡自己招兵頭馬,鎮壓黃巾軍。 漢靈帝毫無頭腦,完全按照何進的意思下旨。如此一來,各地的州郡長官,宗室貴族,地主豪強,都以鎮壓黃巾軍為藉口,招兵買馬,培植勢力,爭搶地盤,整個國家到了崩潰的邊緣。

黃巾起義為什麼叫黃巾呢?

後來,張角因積勞成疾與世長辭,起義軍最終也因寡不敵眾而被鎮壓, 黃巾起義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黃巾起義點燃了各地的反抗之火,這些反抗平爭在此後的二十多年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