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安藤忠雄論建築

作者:白林建築

2001年,我翻譯了國內第一本安藤的書——《安藤忠雄論建築》,此書直到2003年才出版。我也有幸與安藤先生有過一次深入的交談。我對安藤做了很多研究,也陸續寫過針對安藤作品的評論性文章。本文是我為

《光的空間 | 安藤忠雄》馬衛東編 文匯出版社

寫的約稿文章。希望您對安藤的人、安藤的理念、安藤的作品有進一步的認識。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白林牆記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白林筆記

1、日本文化——好奇

35年前,我前往日本留學,學習建築設計。無來由地,我感到日本有太多不可思議之處。這種好奇心促使了我對日本的研究。自此,一半時間學建築,另一半時間探尋日本之迷。回國20年,對“日本”這個自設課題的探索未曾停止。無論日常生活或是商務交流中,也逐漸發現大家常會在很多時候聊起有關日本的話題,從生活到工作,從飲食文化到武士道精神、日本庭園、建築……我們的內心似乎總隱藏著一種 “日本情結”。中日一衣帶水,十多年的留學生活,我深刻地領會到日本文化諸多方面與中國的異同,以及日本民族文化精神深層的一些問題。其間,對日本建築的研究最為多,尤其是自己興趣所在的安藤建築作品。曾聽過安藤講座,看過安藤展覽,親自探訪過諸多安藤建築,走訪過安藤事務所,也接觸過很多安藤的建築師朋友。回國後,偶然的機會,我翻譯了國內第一本有關安藤的書籍——《安藤忠雄論建築》,並有幸與安藤先生有過一次深入的交談。做了很多研究,也陸續寫過分析安藤作品的評論性文章。

從業至今,深感建築是一個極為特殊的行業,涉及的面非常廣。從生產到生活,從天文到地理,從政治經濟到文化思想,從科學技術到人文傳統,從物質到精神……建築無不涉獵!一言以蔽之,建築是一個與天、地、人相關的所有事物都無不相連的領域。建築也真是個看似人人知曉,卻無人能言明的專業。我總感慨的一句話是:“

建築太簡單,建築太複雜!

”因為,建築是思想的容器,是文化的容器。

本文中,我將主要剖析安藤的兩個代表性作品——“住吉的長屋”與“光之教堂”,並以此為引,探知安藤建築與日本自然風土、精神文化的關係,以期有助於大家對安藤建築手法的理解,加深對日本文化、及建築與文化關係的認知與思考。

“光”的設計是安藤建築的特點之一。在安藤自學建築的道路上,他曾多次到歐洲旅行,在羅馬的萬神廟中,他受到來自光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在尋訪其精神導師勒柯布西耶的建築的過程中,在朗香教堂裡,他再次感受到了光的感染力。安藤在這裡找到了對“光”的原始感受和理解。透過思考人生,感悟自然,理解世界以及對“光”這種建築手法的不斷摸索,他受到很深的啟發。這些積澱使安藤在探索“光與建築”的創作道路上堅定地走了自己的路,創作出了住吉的長屋(1976年)、光之教堂(1989年)、聯合國冥想空間(1995年)、光之美術館(2010年)、廣尾教堂(2014年)、光的空間(2017年)等一大批表達“光”之力量的當代建築傑作。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住吉的長屋

2、住吉的長屋——陽光、風雨

住吉的長屋,被安藤稱為自己真正的處女座。隨其國際知名度逐漸提高,住吉的長屋也成為了世界著名建築。它還有一個“世界之最”——最小的世界著名建築。它那麼小,那麼簡單,那麼“不功能”,卻被安藤認為是自己建築設計的原點之作。“

自己之後所設計出的所有作品,其思考的原點都可以在這個建築裡找到

”。住吉的長屋,何以成為這麼重要的作品?

住吉的長屋,完成於1976年,是安藤事務所成立8年時的一個作品。一個佔地面積只有33。7平米的小建築。空間設計是把用地分成三等分,中間的部分做院子,兩邊的部分做房子。人透過院子裡一個室外樓梯上到二層,一個室外走廊聯通二層兩端。空間上很簡單。建築外觀則更加簡潔(如圖1),且非常封閉,一堵清水混凝土的沿街立面牆上只開了一個簡單的門洞,建築模板的螺栓孔眼可算是一種裝飾,除此外,沒有任何表情。入口空間的處理一樣簡單、從街道上一步就可以走進室內。孤寂的沿街立面上沒有一扇窗戶,它完全隔絕了“內外”關係,隔斷與周邊城市的文脈關係,整體從風格到材料再到空間形式都顯得非常突兀、獨立。內部基本生活的功能性空間也非常簡單,但一應俱全。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設計上最重要而最獨特的是有一個室外空間——院子。它是這座住宅建築最顯著的特點。院子的設計在保障了居住生活私密性的同時,它增加了生活空間的豐富性,比如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院子裡喝茶、看書、聊天、伸伸懶腰、仰望星空,接觸外氣,享受陽光和新鮮空氣。日本傳統的住宅一般也內設“庭園空間”,但大都只是用來觀賞的,不是院子。而這種“院子”在日本的傳統住宅中極少見。因此,這是安藤設計上的創新點。創新的代價就是打破了日本人不穿鞋在家裡(榻榻米上)自由行走的侷限。我想象,這家裡的人應該是和我們中國住在四合院裡的人一樣,每天穿著鞋在家裡生活。而比這更甚的問題是,下雨天需要打傘才可以去衛生間,如果在夜間,會有更大的不便。我想生活上的不便應該還有許多。

在當時,以傳統木構長屋為主的街巷裡,突兀地出現了這樣一個清水混凝土方盒子,這很難被接受。有意思的是,安藤運用了現代的建築形式、材料和現代工藝手法以及創新的空間佈局,卻構成了一座“對外封閉,對內開放”、“不功能不好用”、與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和觀念主張完全背道而馳的空間形態的建築。安藤的解釋更為犀利,“這個建築是作為一個反城市,反社會的非正規建築而建造的。” 然而,最讓人不解的是,這座“既不好用,又不好看,反城市,反社會”的建築,獲得日本建築學會年度大獎,甚至成為了一座世界著名建築。

那麼,住吉的長屋,究竟高明在了哪裡?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首先,它打破了“住宅只能是這樣” 的一種日本傳統居住生活的固定模式。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它巧妙引入了“大自然”的要素。在建築中引入自然要素,人們已經習慣了在庭園裡種樹種花種草,作為一種設計上引入自然的手法。人們通常認為只有綠色才是自然,看見的才是重要的。生活中往往“見木不見林”,忽略掉那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忘掉了“陽光”、“空氣”、“風雨”這更大更重要的自然要素。由於住吉的長屋院子空間狹小,不能栽樹種草,安藤用最直接的方式引入了“陽光”、“空氣”也引入了“風雨”這最大的自然。這成為了安藤設計住吉的長屋的最大亮點和作品成功的支點,也是最能體現日本精神和時代精神內涵的神來之筆。

其次,日本是一個颱風、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發,多災多難的國家。為了防震需要,人們創造了木結構建築。木頭房子有利於房屋抗震,但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引起火災,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地震引發的大火災。自然災害給日本民族帶來過太多的苦難,日本各地建造的大量神宮、神社建築充分地表明瞭日本民族對大自然的恐懼和敬畏心理。他們在祈求神靈保佑的同時,也需要培養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鍛煉出一種精神,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這種精神就成為日本人凸顯的一種精神:敬業、忠誠、堅韌、戰鬥、殉道的精神。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在這個資源貧乏、災害頻發、懸命拼搏才能成活的國度裡,這樣的精神就是財富。日本特有的自然風物土壤也孕育了日本民族獨有的堅韌性格。為了生存下去,必須要磨鍊出與大自然頑強抗爭的精神。人們在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時,必須防範自然帶來的傷害,勇敢面對自然的不利影響,透過日常生活進一步認識自然、理解自然,在適應自然中積累改造自然、戰勝自然的能力,生存下去。日本是“熱愛自然”的民族,這一點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以及各種產品上都可以看到。其中就包含了這樣豐富、複雜而又矛盾的感情。

安藤設計的“住吉的長屋”就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安藤深刻理解了日本民族對大自然的矛盾心理和生存信仰,並且非常巧妙和勇敢地表達在了自己的設計中。他用自己獨有的建築語言從精神層面表達了日本民族的這種複雜心理和精神狀態。 他透過大膽的空間設計把這種精神融入到了居住者的日常生活中,並透過建築向社會吶喊出:“日本民族必須在與殘酷的大自然的抗爭中,才能生存下去!”的強烈聲音。

此外,安藤將大量閱讀作為建築設計思想的靈感來源,尤其是年輕時的他讀了大量的經典著作,《風土》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說和辻哲郎的這本哲學名著給了安藤很大的思想啟迪,對安藤的思想形成以及建築創作都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日本人對自然的感情非常複雜。他們在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時,也不得不接受自然災害帶來的傷害,因此必須學會並鍛煉出一種與大自然作鬥爭的精神,即安藤所說的“對抗自然”的精神。住吉的長屋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精神的有思想深度的傑出作品。日本文化,日本人的精神也就是在這些有思想有創意敢拼搏的人們創作的作品中被繼承、發揚和延續著的。

住吉的長屋——在一個轉型的大時代背景下完全張揚出了設計師的個性,一座小小的建築,能夠產生對城市、對業界、對社會的衝擊,安藤在這裡發現了反建築、反城市、反抗社會的作用力支點,將“住吉的長屋”推向了建築的高峰。一座小小的建築有如此深刻而豐富的內涵,不能不說這是安藤對建築的一個貢獻。人們又一次發現了建築的境界、深奧和思想。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住吉的長屋

3、光之教堂——昏暗之“光”

“光”是一種自然現象,是萬物進入我們視野的最基礎要素。“光”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存在之源,沒有光就沒有世界,就沒有建築。

那麼,安藤對“光”是怎麼理解與應用的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莫過於“光之教堂”(1989年)。2017年在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出的“安藤忠雄展挑戰”建築展中唯一放大到原比例的建築模型就是“光之教堂”。這個作品表達出了安藤建築的獨到精神——簡潔、清靜、直白、易懂。傳統而現代,日本而西方,自我而開放,簡單而神奇,安靜而震撼。我們看到的只是“十字架”、“清水混凝土”這樣極少的構成要素和極簡的造型語言,但是它的技術含量和智慧卻是深層的、厚重的。

首先, “光”的十字架,上下通高,左右貫頂,做法上是通頂貫底、到頭的。也就是說,在設計上是極端的,極致的,不可附加的。這個手法上的極端性正是安藤鬥爭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日本民族追求極端之美的性格的物化表現。獨到之處,精彩之筆。十字架上下貫通部分,牆體開口上下拉通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橫向貫通在做法上是比較困難的,這在技術上有很大挑戰性,相當於一堵牆兩邊沒有支撐,或者說只有一邊有支撐。這大大加大了牆體支撐的難度。在結構計算和力學原理上明顯是不合理的。如何戰勝這個不合理,就是一大挑戰。說到底這是安藤自我設定的困難,絕大多數建築師不會這麼想,也不會這麼做。所以,建築的作品性往往不在它的大小,而在於一種對自我的挑戰和一種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其次,在基督教的世界裡,人們似乎常覺得自己生活在黑暗中懺悔中,因此需要陽光、嚮往陽光。在單調厚重的混凝土牆上營造出的略顯昏暗的空間氛圍,反而能更好地襯托出了十字架的光亮、光芒。這一手法讓空間變得單純、乾淨、清晰、醒目、對比強烈、印象深刻,使教堂更有神聖感、空靈感和神秘性,構成了宗教建築要求的嚴肅性空間而使其更具有薰染力。這不能不說是安藤的對基督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對建築語言表現力的精巧把握。

他抓住了“光”之根本,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設計哲學、人生哲學直至生存之道。

在讀完安藤給《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的現場》一書撰寫的序文《希望之光》後,我再次受到震撼。雖然我在建築領域也已經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非常理解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種種艱辛故事,但當我在文章中看到安藤描述這座建築誕生背後的故事時,我還是被感動了。

這座建築從開始構思到建造完成經歷了近十年的時間。這十年裡,經歷了安藤作為一個非基督教信徒對基督教信仰理解的艱難門檻,承受了當時時代背景下經濟大潮衝擊的巨大壓力,建設經費太少,施工隊難找,施工員缺少,各種必備條件的不具備等重重困難。設計方、施工方,業主方,他們在不知反覆了多少次的絕望中,靠著

“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不該有經濟上的盤算”、“一定要做出一個震撼人心的好建築”、“我一定要戰鬥下去!”

這樣的堅定信念堅持了下來。完成了、完成好了,完美了!這是一個傑出的建築作品。然而,令人唏噓的是,在“光之教堂”尚未完成時,為這座建築的建設鞠躬盡瘁的一柳先生因病離世了。從安藤親自撰寫的序文中,我感受到了他的無奈、彷徨、困惑和迷茫,感受到了他的悲慟和建築完成之後他的快樂,也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職業建築設計師的理想、責任、堅守、堅強、自豪和幸福。

“在這座飄浮著昏暗感受的建築中,希望之光永在,在這座建築的每一個角落裡,我們還能觸控到殘留著建設者們親手烙印出的、許許多多無奈的手痕、忍耐堅守的跡印。我想,這些跡痕會帶給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那種不能用語言表述出的靜靜的感動。”

可以說,光之教堂對當時的安藤來說是從未遇到的艱難局面和最具挑戰性的專案。我似乎第一次真正感悟了我求索了那麼多年的命題:

“好的建築是怎樣煉成的?”、“什麼才是偉大的建築?”

也因此,我對建築又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對建築師這個職業有了更加現實也更加理想的認識。我想說,真正的建築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4、“光的空間”——仰望星空

“光的空間”是安藤在上海實現的第三個設計作品。說是作品,但它並不是一座獨立的建築。而是在一座大型商場一角上的一部分。從外觀上看,在大上海形象千姿百態的建築海洋裡,它並不算特別突出。安藤在一個有著機理變化的建築立面一角設計了一個 形似“蠶卵”的小建築體。這顆“卵”,從建築體量上看,它並不大;在造型本體上,除了區別於普通建築的形體的特殊性外,它並未表現得像珍珠一樣地美麗奪目,甚至它是樸素的、無修飾的,越靠近這個商業體,如果不抬頭仰望,人們越不容易覺察在建築一角上鑲嵌有這麼一個異質元素。但這和安藤一貫的建築風格倒是很一致:建築體量不大,外表簡單,而內部卻充滿“故事”。這種“外素內豐”的建築風格讓人不禁又一次想起了住吉的長屋。

那麼安藤為什麼要接手這個條件並不好的專案?它為什麼叫“光的空間”?安藤在哪兒體現了他的“光”的設計?這座建築又是如何表現了他的挑戰精神的?

我認為,接受這個條件嚴苛的專案本身就是安藤自我挑戰的一場戰鬥寫實。首先,從功能上,透過匯入“書店+美術館”功能的部分,給這座大型商業綜合體帶來了更有藝術氣質和文化氣息的意義。一部分內部空間,利用頂層的位置做了許多隻有在頂層才能開啟的通向天空的三角形天窗設計,形成了很好的光的效果。其次,造型上安藤運用了一個“卵”的造型手法,寓意建築的生長性,因為“卵”是生命的象徵。透過這一象徵性的手法讓這座“不知所措”的建築“破繭蝶變”。

如果說書店、美術館是從功能角度注入了“光”的理念的話,那麼空間上,安藤則是巧妙地運用了“卵殼”的內部弧形空間展示出了一幅星光璀璨的象徵宇宙空間的景象。在這裡安藤用空間的手法提示我們:讀書人最需要的就是仰望星空,去思考,去感悟。這個建築最精彩的一筆就是,在美術館與書店之間非常巧妙地插入了這個具有象徵性、寓意性、浪漫的表意空間。這個結合部“卵”形空間的巧妙處理手法不得不說是安藤建築的獨特表達,它表達出了非常恢宏的大師一筆。其內部空間,無論是動線設定、書架佈局、吹拔尺度、材質選擇、細部造型、色調選擇、氛圍營造、還是照明、自然光線演繹都處理得非常巧妙而嫻熟。給人們帶來了一種超日常、超體驗的另類空間感受。

一座建築,首先是它的基本功能,其次是裝入功能的空間,然後是它的形態造型,最後是它的內涵寓意。在“功能——空間——形體”的基礎上,一座建築它究竟表達的是什麼,也就是它最後所表達的——寓意是什麼,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功能——空間——形體——寓意”這四點是評價一座建築好壞與否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評價要素指標。而安藤在這座建築上要表達的意義就體現在他與業主共同為這座建築所取的名字上——“光的空間”。他要給這座建築帶來光、光亮、光明,讓這座建築充滿“陽光”、活力和生之希望。這座“光的空間”無論從功能上、空間上、形體上、還是意義上都體現出這樣一種的“光”的理念。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5、希望之“光”

“光”是一種自然現象。“光”與“影”分別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有光必有影,有影必有光,光影是一體的存在。由於有了世界、有了人類、有了物體才讓我們看見了光,有了光的概念。建築師們發現了運用光可以讓空間更加豐富多彩,而安藤忠雄卻透過自己的建築創造性挖掘出了“光”背後更深遠的意義和精神價值。“光”不僅可以成為一種建築手法,而且可成為一種思想,從而將“光”昇華為可以照亮人生道路的明燈。安藤用它看亮人生,看清建築,看穿社會。之後,他又把這一切還原給了建築,還原給了社會。因此,我們透過安藤看到了希望的人生。但是,就像有白天就會有黑夜,有陽光就會有風雨一樣,有“光”就會有“影”的存在。如果“光”象徵著收穫,那麼“影”就象徵著付出。就像安藤所說:

什麼是人生的幸福?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我認為,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光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光與影。那是我置身建築世界四十餘年來,從中學到的一點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作為一個建築教育者,我突然也感到安藤建築人生的貢獻和現實意義還在於,安藤本身就像一道光,閃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照亮了想成為建築師的年輕人的道路。也突然發現,自學成才的安藤比做出好建築的安藤具有更大的指引意義,他用自己“戰鬥”的一生證明了建築沒那麼難,建築師可以自學成才,成為大建築師,成為偉大的建築師。就像一盞明燈,他的建築人生為千千萬萬的建築學子以及成才道路上一生懸命奮力拼搏的年輕人照亮了一條希望之路。

(本文為白林為《光的空間 | 安藤忠雄》馬衛東編 文匯出版社——約稿文章)

大師印象|安藤忠雄論建築

一線光明,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