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孝道和決策不清楚,使你最終沒有收復中原

趙奮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原名伯琮。宋代從真宗開始,皇位一直在太宗一系傳承,到了高宗趙構時,趙構獨子趙旁夭折,而趙構又在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中患上了不育症.於是大臣們紛紛建議從太祖的後代中選立繼承人。紹興二年(1132年),五歲的趙伯琮被幸運地選中,在宮裡養到了三十五歲才被立為太子,並於同年登上位。

宋孝宗,孝道和決策不清楚,使你最終沒有收復中原

孝宗為了恢復國民經濟,開始改革財政。他首先從整頓內政人手,改變以往的賑災方式,採用社倉法;後又改變鹽鈔,將官府拖欠鹽商的錢還給鹽商,放寬了鹽的專限制。他還經常考察官吏的實際才能,不合格的統統開除。

宋孝宗,孝道和決策不清楚,使你最終沒有收復中原

南宋建立以後,財政一直拮据,而孝宗是個勤儉持家型男人,儘量少花錢。常常把財政局的官員找來查賬。為了改變民貧國弱的局面,孝宗加強對農業生產的重視程度,不僅每年都親自過問各地的收成情況,對新的農作物品種也很關注。一次,范成大進呈一種叫“劫麥”的新品種.孝宗特命人先在御苑試種.發現其穗實飽滿,才在江淮各地大面積推廣。

宋孝宗,孝道和決策不清楚,使你最終沒有收復中原

孝宗是一個勤政派的領導,事必躬親。然而,這種勤政卻對南宋政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他在位期間,說話不算話的情況多次出現,所以恢復中原計劃的最終落空與孝宗的這種為政作風不無關聯,有人評價他“志大才疏”.是有一定道理的。宋孝宗一改北宋後期與南宋初期樹一派打一派的學術政策,採取相容幷蓄、共同發展的政策。宋孝宗雖對新學有一些微詞,但對理學派攻擊新學、推崇理學並不支援。宋孝宗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但卻面臨人手不夠的情況,朝中的主戰派遭害、打壓殆盡,所以孝宗的帥不過是張浚這樣志大才疏之輩.。將不過是李顯忠、鄒宏淵,手下只有一個虞允文可堪大用。

宋孝宗,孝道和決策不清楚,使你最終沒有收復中原

孝宗當了二十七年皇帝,前二十五年高宗一直健康地活著,一直影響著他。高宗堅決反對主戰,甚至對孝宗說:“等我百年之後,你再為之!”這無異於向孝宗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要他斷了恢復中原的念頭。

宋孝宗,孝道和決策不清楚,使你最終沒有收復中原

孝宗以孝順著稱,不可能一點都不聽。孝宗在位之時是南宋國力最強的時候,可惜碰上了小堯舜金世宗這樣的明君,宋和金此時勢均力敵,所以都無法消滅對方。相比兩宋的其他皇帝,孝宗更讓人同情些。宋孝宗本來是一個有野心與作為的皇帝,可惜他總是受到牽絆。孝宗對於養父高宗一直心存感激,因而總是儘量順從他的意願。主和派有高宗做靠山,便時時抬出高宗來壓制孝宗,氣焰更加囂張。同時,他們又極力鼓吹金強宋弱,只有求和才是良策。在這種情況下,孝宗對金的態度開始左右搖擺,一旦金人表示願意與南宋繼續和談,他又不得不加以考慮。有人說,高宗朝有恢復之臣,無恢復之君;孝宗朝有恢復之君,而無恢復之臣。宋孝宗的確是一個讓人感到惋惜的皇帝。高宗時,有那麼多的忠臣良將,他不會用,致使宋朝仍然積貧積弱。到了孝宗時,皇帝行了,反而沒有了能堪大用的臣子。實在令人慨嘆!

宋孝宗,孝道和決策不清楚,使你最終沒有收復中原

小編認為宋孝宗是必然失敗的,,說話不算話還有他的孝道都成為他成大事的阻礙,發展經濟和國力是正確的,可當時的帝王本是無情的,再加上本身志大才疏跟無恢復之臣,又談何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