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三句“俗語”,能讓孩子長大後更孝順,你用過嗎?

“孝”有“無違”的意思,既不違背父母。而孔子定義的“孝”則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民間有說法,“養兒為防老”。父母教育下一代,除了義務還有責任。在這份責任下父母更是期盼,自己的孩子長大能夠贍養自己,孝順自己,讓自己的老年有所依附。然而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一些關於孩子的家庭教育上的俗語。例如,老人口中常說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據說這樣能讓孩子長大後更孝順,真的是這樣嗎?你用過嗎?

據說,這三句“俗語”,能讓孩子長大後更孝順,你用過嗎?

一、“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國有句俗話:”棍棒之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棍棒教育”一直以來是中國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二是“孝子”幾乎成為了中國父母對孩子統一甚至唯一的評判標準。

然而,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中國古代歷經了數千年的傳統教育方式,對與不對,因時代、因觀念而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斷

。而我認為,這一說法,其實是想讓孩子從小能夠體諒父母的艱辛,長大後懂得孝敬父母。當孩子在犯錯時胡攪蠻纏,不聽勸阻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採取一些強制有段進行教育,畢竟有時候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難跟隨成人的思維,另一方面有的孩子天性俏皮。

所以,我認為,古人的家與方法不是不可取,而是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雖然現在不提倡打罵孩子,但是身教勝於言教,所以要想孩子長大後孝順自己,那就從自身做起。

據說,這三句“俗語”,能讓孩子長大後更孝順,你用過嗎?

二、“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出自《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並不是說父慈愛了兒子就孝順,父不慈愛,兒子就會不孝順。而是,父慈與子孝是並列關係,是兩種現象。正如: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〇一回寫到:“

主聖臣賢,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

”就是說,父親慈愛,兒子孝順是家之福也。

慈也是一種愛,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最深沉的愛;慈並不代表放縱,不代表不加管束,慈是家庭裡的一輪太陽,溫暖而光明。在生活中,作為一個家庭,對待孩子的教育上,父親的態度尤為重要。父親是家庭的統治者,父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發育與成長。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父親對兒子的影響力極大,如果一個父親對自己的妻子有家暴行為,而這個孩子長大後也會同樣對待自己的妻子;如果這個父親不懂得孝敬父母,那麼孩子長大也自然不會懂得孝道。

據說,這三句“俗語”,能讓孩子長大後更孝順,你用過嗎?

三、“慈母多敗兒”

有一首歌,兒時都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為什麼麼?因為天下母親都是最疼愛孩子的。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慈母多敗兒”的說法,因為母愛的偉大,導致目前溺愛孩子,事無鉅細包攬子女的一切,大到事業婚姻等人生問題,小到穿衣吃飯都要一一干涉。恨不得把所有的愛全給他。對於孩子過分的要求,都是無條件的滿足,時間久了把孩子嬌慣的任性、刁蠻。正如司馬光所說的,“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我曾經看過一期節目,節目中一位60多歲的老母親,給兒子道歉。因為她太寵兒子,致使兒子37歲了,卻像個“廢人”一樣,吃喝拉撒睡甚至跟外界交流都不能自理。看完後,既同情這位母親,又可憐這個孩子,因為母親的過度溺愛,導致今天悲慘的局面。其實在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較心理慣性,因為從小依賴父母稱為一種習慣,而這種心理慣性就會轉化成“巨嬰心理”。

“巨嬰心理”的產生,跟母親的關係最大,所謂“慈母多敗兒”也是不無道理的。

因此,那種完全賞識而不打不罵沒有懲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實為誤人之言——慈母多敗兒!所以說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因為母親的溺愛,才最終害了孩子。

結語:而今天的話題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對上述幾個俗語,你怎麼看?歡迎你的評論,有些觀點僅限於我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