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在舊社會黑暗統治時期,敦煌莫高窟這顆璀璨的明珠,非但得不到應有的保護,還遭到反動文人盜賣和被帝國主義者掠奪的厄運。這筆體現民族智慧結晶的藝術遺產,從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形象塑造、構圖處理、表現技巧以至善於吸取外來藝術營養等等方面,都為我們提供了認真學習研究、繼承發揚的可能。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敦煌壁畫以表現宗教題材為主,歷代民間畫師在他們艱苦卓絕的藝術勞動成果的“每一個細小的空間都是盪漾著同樣明朗的、和平善良的宗教情感與同樣濃厚的生動活潑的藝術氣氛。這種全面的設計與整體的表現,使身處其中的人,從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的接觸當中所產生的內心的共鳴,是有著極度的感染力的。”就以壁畫中的樹形圖案形象來說,民間匠師們的藝術想象力和表現手法,十分大膽、高超,令人讚歎不已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隨著他們所表現的內容和構圖、佈局的需要,取材廣泛,以菩提、棕櫚、梧桐、松、柏、石榴、葡萄、柳、槐、楊、杉、合歡、忍冬、苦楝、芭蕉、竹、荷及藤蔓等樹木為素材,他們的變形手法多樣,值得學習、借鑑。敦煌壁畫中的樹形圖案,在壁畫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而:一是為表現題材的特定內容,加強和烘托畫面的氣氛。如菩提、梧桐、芭蕉、柳柏、荷花之類花木、在“經變”故事畫上較多采用。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部分本生故事題材的壁畫中,亦可時時見到。而在某些佛傳故事及近乎風俗畫的如《飲馬、伐木、駝車圖》、《迎佛圖》、《張儀潮出行圖》、《五臺山圖》等壁畫上則多見:苦楝、柳、棗、杉、槐、楊、竹以及一些我們不熟悉的樹種。二是以樹的圖案作為分割故事各情節的畫面的“屏障”。這種藝術處理手法十分妥帖,畫面分割自然,沒有造作的痕跡,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長卷故事畫,樹形各異,姿態多變,並在整體構圖安排上,人物眾多,結構複雜,達到了多樣而統一的藝術效果。假如我們從具體的藝術表現來探究,可以概括為三句話:1形態生動的造型,2概括簡練的手法,3單純明快的風格這裡所說的“形態生動的造型”,就是按佈局的需要,把握住面目各異、高下參次、生動多變的樹形特徵。如灌、喬木的整株樹形、樹姿,球體,傘狀的基本型及掌狀、舌狀、針狀等葉形,以及各類樹木的生長規律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反映出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礎和出色的藝術加工能力。我們可以看到:壁畫上描繪叢林景色時,藝術家的著眼點,不是拘泥於單株、區域性,而是抓住它們的整體感,巧妙地配合畫面表現一定的“神態”。用以少勝多的手法,僅僅三、五個樹幹,一片鬱鬱蔥蔥的茂林,真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這裡給我們的啟發是:樹形的寫生變化時,要有正確的觀察方法,感受物件的整體形態及其神韻、體態,切勿注意區域性而忽略整體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敦煌壁畫上的樹形圖案反映了古代優秀的工匠們既有嫻熟的寫實功力,又富有浪漫的藝術想象力的確值得我們學習、汲取。同時,壁畫上樹形圖案的色彩單純明快,用筆流暢輕鬆,形成自由、活潑、生動飄逸的藝術格調,這特別表現在佛傳本生故事或近乎風俗畫的壁畫部分。樹葉大多數施以石綠、石青、花青一類色彩,或、因用筆的輕重而造成濃淡多變的效果。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而樹幹樹叉則多用褐色或赭紅色勾線,線條婉轉自如,我們深入觀幕時,不禁為先輩的巧技而驚歎不已!樹形圖案的色彩變化並不多,但由於全幅畫面色彩的調配、安排,作為陪襯的樹的敷彩是恰如其分的。我們除了敦煌壁畫的樹形圖案中學到一些裝飾法則外,還可以從壁畫山水樹石建築的藝術處理上獲得不少啟發,如數石重疊連續表示叢山峻嶺,山小樹大、近小遠大以及構圖的平直、正斜、高矮、大小變化等等。

敦煌莫高窟的樹形圖案,具有“意到筆不到”之奧妙

羅丹曾說:“藝術家和思想家好比十分精美、響亮的琴—每個時代的情境在琴上發出顫動的聲音,擴充套件到所有其他的人。”我覺得創造了精湛藝術的先輩們從佛傳故事的描繪中,透出了他們無限善良的心底、就像顫動的琴聲在擴充套件,擴充套件到今天,並且會一直擴充套件到明天、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