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人類飲用咖啡的歷史悠久,喝咖啡的方式,各國民情風俗也不盡相同。例如歐洲人就有用咖啡盤喝咖啡的傳統,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篇文章寶路通咖豆豆帶大家一同深入瞭解和探索北歐人的咖啡歷史。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這張圖是芬蘭藝術黃金時代 (1880-1910) 知名畫家安娜索非亞 (Anna Sofia Sahlstén ) 的作品,繪於1895年。安娜作品以花卉、家庭生活及肖像畫聞名,這張圖描繪了芬蘭人在19世紀末的家庭日常生活。安娜圖中的老奶奶一手持著咖啡杯,另一手則端著咖啡盤,盤中盛放著咖啡。這種用盤子就口喝咖啡的習慣,迄今仍可在北歐及俄羅斯的咖啡飲用風俗中看見。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北歐人是咖啡消費全球前五強,芬蘭、挪威、瑞典人民都十分痴迷咖啡,一天三杯是最稀鬆平常的事情。細數北歐人民的咖啡接觸史,可上推到1680年代,荷蘭人將咖啡先引入了瑞典與挪威。俄羅斯在同一時期,則先透過派駐土耳其的大使,將咖啡帶回皇宮當作頭痛藥。等到了18世紀初葉彼得一世執政時,他訪歐接觸到咖啡並且熱衷於它,咖啡從此成為皇家指定飲料。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然後芬蘭人,就這樣從相鄰的俄羅斯與瑞典,也接觸了咖啡。除了用盤子喝,北歐地方還有口裡含著糖,然後用嘴就盤喝咖啡的習慣。這是在門牙前先放一塊方糖,然後用啜吸方式,讓咖啡液體浸潤糖塊後再吸入口中 (這樣的喝法就與現代杯測的啜吸方式很類似) ,這樣濃苦的咖啡就轉為超甜。

這種啜吸法 (不論是否含糖) ,喝的時候都要大聲一點,其實聲音大是因為快速啜吸,這樣會把氧氣帶入口中並 “霧化” 咖啡,這跟我們現代咖啡杯測的喝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面這一幅十八世紀的版畫,繪著一男二女在餐桌上聊天,他們正飲用著咖啡。請注意,他們是用盤子喝咖啡。用盤子喝咖啡並不是北歐人發明的,這習慣可上推到三百年前,它這本來就是歐陸人士的飲用咖啡習慣。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下面這張18世紀的繪畫就透露了玄機。這是德國宮廷畫家Peter Jacob Horemans (1700-1776) ,所創作的女人喝咖啡畫作,畫名叫做《春日細節》。畫中的女人 (一位貴族) ,正把咖啡放倒在碟子上。這並非她不小心打翻杯子,她是故意這樣做的。這兩幅18世紀的繪畫都暗示,在咖啡剛開始於歐洲火紅的年代,當時期的人不論男女,有用盤子喝咖啡的習慣。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上面這幅更直接,這是法國藝術家Louis Marin Bonnet的粉彩版畫,創作於1774年,畫名是: 喝咖啡的女人 (The Woman Taking Coffee) 。這位優雅的上流社會仕女,就像現在這些北歐鄉村農民一樣的方式喝咖啡,只是她舉止非常優雅的把咖啡倒入盤中。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其實不僅僅是用盤子喝咖啡,舊時代的歐洲人不論喝茶還是喝咖啡,都會用盤子。為何要用盤子呢? 美國製憲時一段元老們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原因。 當美國製定憲法公約時,托馬斯·傑斐遜在制憲會議期間缺席,他去了法國,等他回到美國後他問 喬治華盛頓,為何最後的國會變成參眾兩院?喬治華盛頓反問托馬斯·傑斐遜: “你為什麼把茶倒進盤子裡” 。 “要冷卻它啊!” 傑斐遜回答說。 華盛頓接著回:所以啊,我們還是需要將立法倒入參議院的盤子來冷卻冷卻。是的,把咖啡或茶倒入盤子喝,最早的原因是為了冷卻。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而要這樣冷卻的原因是因為,當咖啡與茶在17世紀剛剛傳入歐洲上流圈時,歐洲當時還沒有自制瓷器的技術,歐洲當時仍是製陶業。陶土的杯胎壁較厚,沒辦法像中瓷杯那樣輕透超薄,端起來“不美”,所以一開始是拿進口的中瓷杯來裝盛這種時尚飲料。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但中國茶杯全都是無耳的,杯壁薄拿著手指會超燙,若端不住鬆手了,昂貴的杯子就摔碎了,所以只好把先將咖啡從杯中倒入盤內降溫,然後就直接就盤喝啦!

歐洲社會在16世紀進口中國與日本的瓷器,而歐人自己則直到18世紀初葉 (1710年) ,才由德國鍊金術士首先發現了製造瓷器的配方。但是咖啡卻是17世紀初就已經在歐洲社會流行,所以歐人一開始只能用中式杯或日製杯裝咖啡。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中國杯的造型影響了歐洲人早期的杯具設計,例如上圖這張由瑞士靜物畫家於1781年所繪的作品,我們看到十分東方意象的中式圖案茶壺與茶杯。18世紀初葉,德國瓷廠Meissen首先發現了制瓷技術,然後這套技術廣傳全歐,漸漸歐洲各國開始自己製造瓷杯盤,杯子就漸漸多出了可以用手持握或捏住的杯耳。

喝咖啡還能用盤子,你知道嗎?

等杯子換成有耳的,慢慢歐陸上流人士就停止使用盤子喝咖啡了,但深受歐洲影響的北歐,則繼續保有著這樣的傳統直到如今。以後大家如果有機會去北歐旅遊,在鄉間看到老人家用盤子喝咖啡可別大驚小怪,因為人家覺得這樣很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