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效應:先改變思維,再改變生活

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 發現者是近代傑出的心家詹姆斯。簡單而言, 它是說假如一個人買了一個空鳥籠放在家裡,那麼一段時間後,他一定會買一隻鳥回來養或者扔掉那個鳥籠。

1907年,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他的好朋友卡爾森退休了,一天二人打賭,詹姆斯說:“你信不信,我會讓你在不久以後養上鳥?” 卡爾森不屑地搖了搖頭:“我可從來沒想過要養小鳥,我可不信你有這種魔力。” 沒過幾天就是卡爾森的生日了,詹姆斯送給他一個非常精緻漂亮的鳥籠,卡爾森笑著收下了禮物,他說:“老兄,你不要白費心血了。我是不會養鳥的,不過這隻鳥籠倒是挺漂亮。” 後來, 卡爾森的家裡每當有客人來時都會看到那隻精美的鳥籠, 並由衷地讚揚兩句,然後他們幾乎像商量好似的,會問同樣的問題一一教授,你的小鳥是怎麼死的?儘管他每次都會向客人解釋自己並未買過小鳥,可客人依舊困惑不解。最終,卡爾森只好買了一隻鳥,以堵住客人的嘴。由此,詹姆斯的 “鳥籠效應”生效。

鳥籠效應:先改變思維,再改變生活

卡爾森為何最後妥協了或者說鳥籠效應為什麼會存在? 究其原因在於當事人不願意忍受每次面對他人怪異的目光時進行解釋的麻煩,而買一隻鳥,比無休止地解釋簡單多了。 心理學家認為,即便對於空鳥籠沒有人詢問,也會給人造成心理壓力,使其主動去購買與鳥籠相匹配的小鳥。 人們常常不自覺地就會受到權威人士或多數人的影響,在上述故事中,卡爾森內心也是如此一一當身邊的人都開始詢問關於鳥的問題時,他就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應該換種選擇,但這又與自己最初的意願相悖,由此讓人產生“找不著北”的感覺。

鳥籠效應:先改變思維,再改變生活

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給自己的心裡掛上一個空鳥籠,為了能與之匹配,我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斷地往裡新增東西。而在最初掛鳥籠的時候,或許我們並未想過由此會帶來的連鎖反應。如果是親手經歷過裝修房子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逛市場時,我們往往會被一些外表新穎、時尚的東西吸引,比如一個新潮的電腦控制的馬桶。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由於馬桶這麼精緻,衛生間的瓷磚不能太差吧? 瓷磚的質量價格上去後,浴池或者淋浴設施的檔次也不能顯得太寒酸吧? 還有那洗臉池、水龍頭統統都得與酒店相媲美,整個衛生間看起來才更統一…把一切敲定後,我們才發現打造如此有品質的衛生間的費用遠遠超過預算,而這“罪魁禍首”就是那隻馬桶。

鳥籠效應:先改變思維,再改變生活

有句話說是“女孩子的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 ,很多女孩兒的衣櫥裡都會有幾件“鳥籠”似的衣服。 那件看起來時髦高檔的皮衣,一時吸引得你連面對高價都沒有退縮,但是頭回後卻沒有合適的搭配,就此束之高閣又顯得吃虧。 我們原本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從容地生活著,但是面對現實中誘惑和慾望的牽扯時,難以取舌。在眼花繚亂中迷失了自己,在山重水複中進退兩難。

其實,多時保都是在自尋煩惱一一先將鳥籠掛起,然後不由自主地往裡加東西。透過鳥籠效應, 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由於習慣, 通常對自己認為的合理有種不假思索的肯定,而不合理的行為就會在此後溫和疑問中被遏制。。比如一個千萬富翁, 如果仍舊租房子住, 乘公車下班、穿廉價的衣服,儘管他自己很享受這樣的生活,但是在旁人看來,多少有些怪誕。 於是甲會溫和地問:“你有這麼多錢為什不買房子啊?” 乙會問: “一套合適的西裝, 對於你而言簡直是九牛一毛, 你怎麼不穿呢?” 同樣, 丙和丁也會溫和地提出自己的聚問。 那富翁就像擁有精緻的空鳥籠的卡爾森一樣, 在忍受不了旁人思維慣性的詰問後, 不斷 地調整著自己的位置。

鳥籠效應:先改變思維,再改變生活

人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易於用慣性思維看待事物, 鳥籠裡一定要養鳥, 結婚必須有新房, 富人就應該住別墅,開跑車,窮人就得在買東西時錙銖必較等。 慣性思維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地認識這個世界,並適應它。 但是若將慣性思維擴充套件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無疑這將演變成刻板的思維, 從而造成認知上的偏差。

面對生活中的煩惱和問題, 我們不妨偶爾嘗試一下發散思維, 用 “突破籠“的方式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在面對問題時,不能只從問題的直觀角度去思考,更不斷髮揮自己智慧的潛力,從相反的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使問題出現新的轉折。調節自己的思想,實際上就是換一種思路。 生活中的許多事情,當我們用舊的方法、舊的習慣行不通時,就要考慮換一種“手段”,換一種思路,說不定這一換,就換出了一條全新的陽光大道。 一個人的思想認識要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不斷地調節、轉變,就能使人遇事時扭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