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純的催眠曲

不單純的催眠曲

不單純的催眠曲

04:55

來自古典音樂收割機

作曲家: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 ~ 1750)

樂曲編號:BWV988

樂曲長度:約75分鐘

創作年代:不詳,約 1741 ~1742 年於萊比錫出版

巴赫原本將此曲取名為“有各種變奏的抒情調”,但後來因為這首曲子是為他的學生哥德堡所寫,所以又被稱為《哥德堡變奏曲》。哥德堡是當時駐在宮廷,俄羅斯使臣凱沙林伯爵官邸裡的年輕大鍵琴好手。1737年他還只有10歲時,被伯爵託給巴赫訓練,他與巴赫的師生情緣因而開展。這位伯爵居住於萊比錫時期,因公事繁重與疲勞過度患了嚴重的失眠症。哥德堡為了幫伯爵消除症狀狀,而請巴赫為他譜寫催眠音樂,巴赫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首變奏曲。

不單純的催眠曲

巴赫彈琴圖,現在收藏於萊比錫

巴赫選了一首節奏較慢,但是充滿裝飾音的舞曲,然後根據這首舞曲的簡單旋律作出三十段變奏,把原曲的曲調可以變化的地方通通用上,並且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而且還自己加上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

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連串的變奏,也具有獨特的結構:每三段不變奏就出現一段卡農,而每一段卡農的音程也越來越大。比如第一次出現的是同度卡農,第二次出現的是二度卡農,然後是三度卡農,以此類推。而穿插在卡農之間的變奏,離原始主題也越來越遠,然後又由繁入簡;最後則以一開始的主題結尾。其中每一段變奏,都有不同的風格,旋律線條此起彼落,複音音樂的特色明顯。

全曲演奏完超過一小時,是現代音樂治療與精神放鬆上不可或缺的曲目。除此之外,《哥德堡變奏曲》也被譽為是巴洛克時期變奏曲的巔峰之作,演奏所需的高難度技巧常令人卻步。

這首曲子比較容易被大眾所接受,而曲子真正的主題並不是出現在三十個變奏前的《薩拉邦德舞曲》主旋律,而是裡面的低音與和聲。最重要的特色則是卡農形式的運用,也就是一個聲部在一定時間間隔後,尾隨前一個聲部,並且重複前一聲部的每個音符(或是音程順序),堪稱是巴赫所有鍵盤作品中結構最複雜、最紮實的一首。

這首氣勢磅礴的曲子,在經由技藝超群的大師巧妙演繹之後,將最嚴密的邏輯秩序跟最自由的抒情表達融而為一,詩人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