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影響和傳承關係

大家好,我是小編朱慧怡,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存在著影響和傳承關係。

在大致相同的地區內,新起的文化往往是傳播積漸的結果,不會再是旱地拔蔥,重新開始。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在今河北武安的磁山及河南新鄭縣的裴李崗。考古界把與此同時代內容相似的文化統稱為“磁山·裴李崗文化”,它們主要分佈在河北、河南一帶,還有陝西。裴李崗文化的品牌器物是帶足的石磨盤、狹長扁平的雙弧石鏟。還有陶器。其陶器器形見於後來的仰韶文化,其繩紋和彩繪在仰韶文化中出現得更普遍。圓形方形半地窖式居住方式,由磁山·裴李崗開端,成為仰韶文化的主要民居形式。這些都說明磁山·裴李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身。

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影響和傳承關係

許倬雲教授說:“緊接著仰韶文化,在中原的晚期新石器文化是龍山文化,其分佈更為廣大,內容也更為豐富。仰韶文化的農業發展,因為糧食供應穩定了,導致人口的增加。於是一方面有溢餘的人口形成更多的聚落,把文化擴散到前所未有人居住的地區。另一方面,也因為可以遊徙的空間有限了,聚落居民不得不持久的定居在同一地點。各地的龍山文化,因此而有相當的地方性;中原的龍山文化遂有河南龍山、陝西龍山與山東龍山之分,其中以河南龍山文化為仰韶文化的直接後裔。”“中原龍山文化的影響放射於中原以外。”

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影響和傳承關係

許先生接著引申安志敏教授的觀點:應該是大墳口文化為山東龍山文化的前身。大墳口早期似受仰韶文化的影響,然而河南東部的仰韶文化也有受大儀口影響的現象。大墳口晚期則深入豫中,對地方性文化留下若干可見的特徵。另外一方面,大墳口文化渡過渤海,使遼東的地方文化具有與大墳口文化相似之處;往南則深入皖北、蘇北地區,都有大漢口文化遺址。

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影響和傳承關係

一旦有了傳播,文化的擴散與增長就不再是自然增長,而是有文化、技術含址的“擴大再生產”了。尤其是兩種以上的文化交錯、迴流似融合會進發出高一臺階的文化,而且雪球越滾越大。安志敏教授認為,新石器晚期曾有一番因互動影響而產生的文化融合,如作為仰韶文化的直系後裔的河南龍山文化,與由大墳口文化發展而來的山東龍山文化之間的界限就不很清楚。陝西的龍山文化影響了甘肅的齊家文化;江漢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與東方及東南的兩大文化系統有相當程度的接觸與交換。凡此種種都說明古代文化間存在著相當可觀的往復交融的傳播。近來考古發現又確立了山東史前文化發展的序列:北辛文化—大墳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這一主線說明了山東龍山文化的來龍去脈,更證明了傳播在文化縱向傳承上的不可忽視的作用。

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影響和傳承關係

傳播,不是靜態的、無後繼效應的簡單移植,它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不再受任何人的控制,在相互刺激中變異、分櫱、嫁接,充滿了“再生性”,而且是有“加速度”的,它不僅是文明演化的催生劑,而且在相鄰文化間發揮“互補”的溝通作用、在相接的文化之間發揮“遞進”的傳導作用。傳播在早期人化自然的總體工程中,起著引進“高科技”的作用。隨著傳播的加強,文明進化的程序大大加速了。如龍山時代的中原地區文化分別成為奴隸制時代各個族屬的源頭。陝、晉、豫地區這一時期的文化型別有後崗二期文化、造律文化、王灣三期、陶寺型別、客省莊文化等。有的考古學家認為山東龍山文化可能是東夷(人方)的祖先;造律臺發展成虞;王灣三期是夏文化的一個源頭;後崗是商文化的淵源;客省莊則發展出周文化。

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影響和傳承關係

泰勒的《原始文化》一書中這樣定位傳播的功能:某一特殊社會仍是所有後來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源泉,其他社會與文化是接受某一特殊社會的文化特質的傳播的結果。這種極端的“文明傳播論”與極端的“本土進化論”都有偏頗。從抽象的邏輯推論,傳播本是傳者與受者相互溝通的過程,不是單方面的行為,而是雙方建立共知、共識、共感等共同性的過程,也應該是雙向協同的結果。本書堅持傳播與本土進化都是根本的“兩點論”,只因側重講傳播而不再追述本土進化的簡史。

依山傍水推背行,各地文化之間,影響和傳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