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蘇軾的《浣溪沙》,是初中語文課本中的傳統篇目,很簡短,很昂揚,倍受人們喜愛。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蘇軾遊蘄水清泉寺下,看到蘭溪水向西而流,覺得人生也可以青春二度,因此希望人們不要哀嘆暮年的來臨。

但是細讀,大家會發現,“蕭蕭暮雨子規啼”與全詩的格調並不吻合,那麼,大文豪蘇軾為什麼突然寫了這麼一句?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蘇軾在《文說》裡,談到他的散文寫作時說:

“吾文如萬斜泉湧,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干裡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蘇軾雖然這麼評論他的寫作,但是大家不要以為,蘇軾真的是任由文思如脫韁的野馬隨意奔騰。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蘇軾寫的《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裡,有一形容畫畫的語句:

“故畫竹必先得

成竹於胸

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他寫文章大約與他的表親文與可一樣,看上去寫得很快很隨性,但其實文脈早已在胸中繪就,只不過是現在用筆描摩出來而已。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即使他寫散文真的是任由江流自己宛轉,但寫詩寫詞,在方寸之間展現無限天地,每字每句的份量與重要性,散文肯定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因此蘇軾不可能在寫詞時信馬由韁,想到什麼寫什麼,而必定是字斟句酌才心安。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唐代詩人盧延讓寫了一首詩叫《苦吟》:

“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賦易,為著者之乎

。”

就提到寫詩與寫散文的區別之大,說寫詩可不是像寫散文那麼容易。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唐代詩人賈島在《題詩後》中也說: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更是說得慘烈: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所以,蘇軾在這首《浣溪沙》中突然寫到“蕭蕭暮雨子規啼”,必有他的用意。

我們不妨來推測一下。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首先,那天去遊蘄水清泉寺,確實下了雨,在傍晚時分仍在下,而且下得還比較大。因此這句是實寫當時所見之景。

蘇軾在前一段時間,去察看他買的田地時,不巧遇了一場急雨,他與隨行人員都淋了雨,蘇軾豪邁地寫了《定風波》。這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

雖然精神豪邁,但肉體之身還是因這場雨而有恙了。蘇軾就去找了一位耳聾高士給他看病,果然手到病除。

不久之後,蘇軾就與這位高人一起去遊清泉寺,寫了本詩。

從季節上看,南方多雨,合情合理。

從詩句看,第一句,寫蘭芽浸入溪水,松間的沙路乾淨無泥,都在暗示,春雨蕭蕭,溪水上漲,路面的泥土被雨水沖刷而去。這雨是一直在下著,而且下得還比較大。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其次,真實存在的景緻很多,但並不是樣樣都要入詩,蘇軾要借這句表達幽微窈緲的情致。

上闋寫了蘭芽、溪水、松、沙路、暮雨、子規。

植物寫了蘭和松,這兩樣東西在文人心中是兩種高潔品格的象徵物,在此也含蓄地表明自己的節操。

溪水是為下闋的議論做準備的。

潔淨的沙路,也可能在預示人生之路經春雨洗滌後再無塵垢。

暮雨與子規,都在渲染悲哀的氣氛。

為什麼在此處一定要加這一句呢?

這與蘇軾所遭遇的政治打擊是相關聯的。經歷可怕的“烏臺詩案”,被貶到這樣的蠻荒之地,蘇軾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這種痛苦,就折射到詞裡面了。

所以這首詞,並不只是明亮,並不只是豪邁,還是低徊與惆悵、無奈與傷感,有著遭遇政治打擊的懷才不遇之悲。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再次,蘇軾借“蕭蕭暮雨子規啼”,來為下闋蓄勢。

如果一路歡快、輕鬆,那麼下闋的議論就會顯得不那麼有份量。而現在寫到日暮時分,人生的光明好像要結束了,暗夜要來了,再加上蕭蕭之暮雨、子規之悲鳴,使黯淡無光的人生又變得沉甸甸、悽慘慘。這時,蘇軾突然一反人們的慣性思維,告訴人們:暗夜會過去,青春會再來。

這其實更多地是鼓勵自己,自己經歷了這些風雨不算什麼,自己的政治青春還會再來,自己的朝陽還會再升起。

這樣前後形成起伏和對比,能增強感染力。

蘇軾的《浣溪沙》,如此昂揚,卻寫了一句“蕭蕭暮雨子規啼”

何況寫詩寫文,最忌平鋪直敘,了無回折。

隨園主人、清代大詩人袁子才《李覺出身傳評語》雲:

“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觀?惟壑谷幽深,峰巒起伏,乃令遊者賞心悅目。或絕崖飛瀑,動魄驚心。山水既然,文章正爾。”

涵詠詩詞,也應闡幽探賾,以抵精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