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而莊重的祭祀,流程和禁忌眾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引言:

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是十分重要的禮儀之一,而祭祀的很多流程在古代也被固定下來,祭祀不僅可以表達人們祈求風調雨順的一種心情,同時也是古代對於神靈的一種敬畏的表達。而古代的祭祀儀式眾多流程之中還可以分為在祭祀前和祭祀後所要遵循的規定。這些規定上到天子下到普通的尋常百姓都需要遵守,而如不遵守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這也深刻的體現出古代祭祀文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祭祀文化也逐漸的消失,但是隨著考古的不斷進行,很多祭祀工具的出土,讓人們揭開了對於他的進一步瞭解。

神聖而莊重的祭祀,流程和禁忌眾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祭祀儀式的注意事項

在古代祭祀分為很多的流程,而參加祭祀的人也是有規定的,例如天子可以攜帶大臣,外加文官和武官等參加祭祀儀式,而祭祀儀是上到天子下到尋常百姓在衣著以及秩序方面都需要嚴格的遵守,在祭祀之前就需要對祭祀的場地進行嚴格的排查,將有問題的事情及時解決,而在祭祀當天是不允許遲到的,這深刻的體現出人們對於祭祀的重視,而在

祭祀過程中不允許隨便的發出聲音,也不允許破壞秩序

,如果發現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而在歷史中就有這樣一段記載,曾經在參加祭祀儀式中,有一位親王因為供奉的東西先後次序沒有弄清楚,最終導致被革職,而且罰了將近十年的俸祿。

神聖而莊重的祭祀,流程和禁忌眾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祭祀中的習俗

由此可見,在祭祀文化當中,人們對於祭祀的流程的標準是極其嚴格的,而在祭祀文化之後,還有很多需要遵守的約定俗成的習俗,而這些習俗主要涉及到很多的官員,這些官員必須嚴格按照習俗進行。其中就包括了,在祭祀之後需要給官員們次食用的肉,而這些需要明確的進行登記,而根據不同的官職和地位的高低次肉的多少也有區別,但是祭祀對於普通的尋常百姓來說,沒有這種做法。而在祭祀中,人們還需要遵循一些規定就比如說不允許去參加一些過度勞累或者是喪事,也不允許過多的食用魚肉,以及在祭祀當天不應該使用過多帶有刺激性的東西,而

在祭祀後不可以洗頭,需要三日之後才可以洗頭,在五天之後才可以進行沐浴,

而且在祭祀時如果身體不適是可以不參加祭祀儀式。

神聖而莊重的祭祀,流程和禁忌眾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祭祀所需要的物品

但是需要對祭祀,而在祭祀時還用到了很多器具以及貢品,這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玉器以及盛放石材的石器,水器酒器和一些樂器。在歷史當中,曾經就有這樣的記載,

在祭祀儀式中需要用到牛羊豬等三種牲畜

,而這些牲畜在祭祀當天就需要提前的準備好,而對於古代帝王來說,祭祀是如此重要的場合,必然要演奏樂器而演奏的樂器中,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古代的青銅器,古代的青銅器用於祭祀儀式比較常見,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隨後也出現了一些其他的祭祀所用的樂器,而這些樂器主要就是用於祭祀當天表達人們對於神靈的敬畏。

神聖而莊重的祭祀,流程和禁忌眾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祭祀中的等級差距

而在祭祀當中,這些禮器也不是隨便使用的,因為禮器的不同,寓意使用者身份地位和權利的高低,

因此青銅禮器數量越多越繁重,品類越多,製作的工藝越發的精美,越能證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越高

,而在以祭祀當中出現的一些石器也就是成肉的器具,這些器具也具有一定的說法,例如天子需要用九鼎,而諸侯往往需要用七鼎據此類推,直到士大夫階層用三鼎。這些繁瑣的祭祀習俗在歷史發展當中也有一些丟失,但是每一個朝代都有相應的祭祀儀式。

神聖而莊重的祭祀,流程和禁忌眾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祭祀儀式的分類

而祭祀儀式也分為很多種,比較常見的就包括祭天祭祖等等而祭天,主要就是說人們與上天進行一個溝通,

寓意天子是由上天的神靈選拔的,需要所有人都順從天子的想法和旨意達到一種人神合一

,而對於祭祖來說就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祭祖就是對已經逝去的祖先的一種祭奠方式,這種祭奠方式表達了人們思念祖先,同時也希望祖先能夠保佑後代有更好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好的發展,因此祭祖儀式中對於祖先的尊重程度也極高,這種比較原始的祭祀方式,就來自於人們認為死去的人的靈魂,會始終庇佑現在還活著的人。

在這種想法之下,古代人在祭天和祭祖儀式中就更加註重各種禮節。而祭祀也成為了向上天以及亡魂祈禱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中寄託著人們對於天地以及祖先的一種思念和崇敬之心。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祭祀活動中不符合時宜的已經被削減,但是不得不承認,人們對於天地神靈的敬畏之心始終存在,而今天的清明節和重陽節等就是我們祭奠祖先,祭奠天地萬物的節日。

神聖而莊重的祭祀,流程和禁忌眾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結語: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祭祀文化中包括了祭祀物件以及祭祀器具和祭祀的祭祀前後需要參考的一些禮儀文化,而這些文化是歷史傳承下來的,更應該做到批判和接受,同時對於自然萬物,我們要保持一種平等的態度,這對於今天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禮記》

[2]《周禮》

[3]《漢書·禮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