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江浙一帶不產油紙傘,許仙白娘子會怎麼樣?

想必我們初中語文課上都學過一首詩歌: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當時就被詩歌裡唯美的江南水鄉所吸引,幻想著一位清秀古典的女士撐著油紙傘,走在雨巷中,意境唯美詩意。

回想一下,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其實都有見過油紙傘的身影,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新白娘子傳奇》裡的那把作為全劇關鍵物品的油紙傘了吧。第一集,白娘子與許仙初次相遇在西湖的斗篷船上,正好下起了暴雨,於是許仙就把自己的油紙傘給了白娘子,後來白娘子是看著油紙傘上寫的姓名找到許府,兩人才有此展開這段曠世奇緣。

如果江浙一帶不產油紙傘,許仙白娘子會怎麼樣?

油紙傘是我們古代的日用雨傘,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古時候的傘,把竹條用刀削成傘架的形狀,再用特殊材料做成傘面,傘面上再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從頭到尾完全是純手工的,而且取材來自天然,是我們中國古人智慧的體現。

如果江浙一帶不產油紙傘,許仙白娘子會怎麼樣?

更值得驕傲的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尼龍鋼架雨傘,也是英國人根據我們的開合原理設計而成的,但是工業流水線下的產物,永遠不及油紙傘那麼渾然天成的美。

如果江浙一帶不產油紙傘,許仙白娘子會怎麼樣?

說起油紙傘,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浙江一帶了。沒錯,要說製造傘的歷史,浙江餘杭的紙傘製作至少230餘年歷史。據說乾隆年間董文遠九房開設傘店,由於技術精良、用料上乘,做出來的傘經久耐用,日曬雨淋也不會散架和穿裂,很受歡迎。從前不少外地遊客路過餘杭都會買幾把帶回去給親友,經過多年技術的傳承與匠人匠心的發展創新,餘杭油紙傘成為了浙江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果江浙一帶不產油紙傘,許仙白娘子會怎麼樣?

油紙傘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寓意也是十分美好。油紙諧音“有子”,寓意多子多福。傘的骨架是竹子做的,寓意節節高升。而且,傘的形狀是圓形,寓意圓滿,而且,自古油紙傘下演繹了多少愛情故事,就是開篇我們講到的,許仙與白蛇在西湖斷橋以傘為媒,同傘風雨,結下千古奇緣的佳話,油紙傘早已成為浪漫古典愛情的符號。

據說在清朝油紙傘過了當地人乃至外地人多的熱乎勁,甚至差點失傳,但是傳承人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一代代的把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傳承,這令人感動的匠人匠心,值得我們一起去守候,去喜愛自己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