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文化人的半畝方塘

文/王鈞

文化是什麼?真的很難準確的定義。曾經看到一篇文章中有這樣幾句話——“文化是學歷、閱歷、經歷的綜合載體”。我們常人理解的文化,估計學歷要佔主要部分,這本也無可厚非。但是,我卻非常認同上面那句話“文化是學歷、閱歷、經歷的綜合載體”,若是給這三者一個佔比,我認為:學歷20%、閱歷30%、經歷50%。原因有以下幾點:

文化和文化人的半畝方塘

一、學歷只是一個身份名片,只能證明你具備一定的評判世界的知識性基礎。

按照中國當下的學歷體系,一個從幼稚園開始的求學的人,會陸續經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等階段。一個人接受的學歷體系越多,按理說他掌握的知識就完整、越豐厚,對世界的認識和判斷也就越靈活、越精準。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透過媒體新聞和社會生活實際,我們知道,許許多多的“高學歷低質量”的鮮活案例時時處處充斥在我們周圍,很多時候甚至顛覆了我們對高學歷的正確的價值認知和判斷。

文化和文化人的半畝方塘

二、閱歷是開拓眼界、提升人生給養的重要步驟。

閱歷是讓我們從故紙堆裡解放出來的一把金鑰匙,“閱”本身就飽含消化吸收的含義,那麼閱歷可以說是在認知層面的二次飛躍,好的閱歷能助我們開拓視野,讓我們從“知”的層面有機向“行”的層面過渡,而且銜接性相對較緊密,閱歷是提升我們人生給養的重要步驟。

文化和文化人的半畝方塘

三、經歷是夯實“行”的重要根基,同時也是反作用於“知”,讓“知”更加豐滿的營養液。

古語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個“行路”就是經歷,你的經歷有多豐富,你的生活就會有多幸福。因為,你的經歷,讓你的“知”在“行”的過程中得到了二次昇華,你所有的情緒情感和生活狀態,都會在經歷的過程中得到修正、得到提煉、得到昇華。古有徐霞客,走遍中國,寫下不朽名篇《徐霞客遊記》;今有餘秋雨,走遍世界,寫下人文經典《文化苦旅》。

文化和文化人的半畝方塘

透過上面的解釋,我們再來看“有文化的人和沒文化的人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

文化和文化人的半畝方塘

有文化的人,有學歷,讓他們“胸中有丘壑,筆下著文章”;有閱歷,讓他們“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有經歷,讓他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簡言之,就是:有文化的人有揚在臉上的自信和刻在內心裡的堅強。這是模仿不來的,因為這是有文化人外化於形內化於心的客觀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