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梁太祖朱溫並不是一無所成,還有很大的成就?

在多數人的眼裡,朱溫是一個性情殘暴、不忠不義的混世魔王,相信很多人對他的印象特別的不好。那麼,朱溫作為一個大反派,真的是一無是處嗎?這樣說顯然過於武斷,對歷史人物的評價還是應該客觀一些為好,這個世界上應該也不會存在一無是處的人。那麼,朱溫到底有什麼樣的正面作用呢?

後梁太祖朱溫並不是一無所成,還有很大的成就?

後梁太祖朱溫

朱溫統一了中國北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割據之痛

唐朝中葉之後,整個國家陷入了藩鎮割據的狀態,這些地方長官表面上服從中央,事實上卻各自為政,儼然一個個獨霸一方的王國。其實,這種局面並不陌生,東漢末年也曾經出現過,想要讓這種局面有所緩解,只有等待強人的出現,東漢末年出現了曹操,而唐朝末年出現了朱溫。

公元901年,朱溫平服河北,任宣武、宣義、天平和護國四鎮的節度使,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力量,之後,朱溫與崔胤聯手,剪除了宦官勢力,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降服了很多割據勢力,使唐朝末年的割據形勢得到了大大改善。

後梁太祖朱溫並不是一無所成,還有很大的成就?

朱溫保持了強大的軍事實力,使契丹一直無力吞併中原,有效保障了漢民族的利益

唐朝末年,國家實力大幅度衰退,對北方草原根本無力染指,此時,契丹迅速崛起,成為北方一股可怕的力量。由於中原虛弱,契丹不斷興兵南下,對中原一帶構成了嚴重威脅。相對於李克用等人,朱溫保持強大實力的同時,向契丹稱臣,採取的和平相處的態度。

公元907年,後梁剛剛建立,李克用帶領契丹大軍南下,意圖攻梁。由於梁的軍事力量不容小覷,最終,耶律阿保機背棄盟約,與後梁修好。在朱溫統治期間,契丹與後梁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這種關係,五代時期其他王朝是沒有的,甚至後來的宋朝也沒有達到這個狀態,可見,朱溫的對外政策還是位漢民族的生存提供了比較安全的空間的。

後梁太祖朱溫並不是一無所成,還有很大的成就?

朱溫大力打擊士族門閥勢力,改變了橫行千年的門第政治

士族門閥勢力由來已久,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大行其道,到了唐朝,雖然好幾任皇帝都曾經試圖改變這種狀況,可最終都沒有根除門第政治。

這種事情遇到朱溫,還真的被解決了,因為朱溫殘暴,對這些士族大家族進行了大面積清洗。《資治通鑑》是這樣描述的:

自餘或門胄高華,或科第自進,居三省臺閣,以名檢自處,聲跡稍著者,皆指為浮薄,搢紳為之一空。盡殺之,投之以河。(指的是反抗的門閥)

就這樣,朱溫用極其殘暴的手段結束了門閥政治,之後,朝廷選官再也不問出身門第,對宋朝的社會新風尚奠定了基礎。

後梁太祖朱溫並不是一無所成,還有很大的成就?

朱溫對恢復生產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安史之亂後,唐朝社會經濟幾乎接近崩潰,百姓流離失所。之後,朝廷威望大幅度下降,藩鎮割據越來越嚴重,地方割據政權為了增強自身的軍事實力,橫徵暴斂,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社會凋敝之象令人膽寒。針對這種情況,朱溫做得還是不錯的,他明令禁止苛捐雜稅,採取兩稅法,兩稅之外,禁止增加任何稅賦,《舊五代史·食貨志》對當時的社會場景進行過如下描述:

梁祖之開國也,屬黃巢大亂之後,以夷門一鎮,外嚴烽堠,內闢汙淶,厲以耕桑,薄以租賦,士雖苦戰,民則樂輸。二紀之間,遂成霸業。及末帝與莊宗對壘河上,河南之民雖困於輦運,亦未至流亡。其故無他,蓋賦斂輕而田園可戀故也。

這段記載非常詳細地描述了後梁的經濟狀況,由於賦稅比較輕,農民都守在自己的家園裡,不出去流亡。適逢五代亂世,能夠有此景象,實屬不易,所以,朱溫在這方面也是功不可沒。

後梁太祖朱溫並不是一無所成,還有很大的成就?

當然,以上並不是為朱溫喊冤,即使他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掩飾不了他殘暴的本性和無底線的節操,但是,看待歷史人物還應理性為上,畢竟人無完人,能夠坐上如此高位絕不是在耍流氓。以上就是筆者的看法,不知道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言論,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會在第一時間內回覆給大家,感謝您的關注,謝謝。

本文獨家創作,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路,如果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