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優秀電影”評判標準的思考——《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

評判一部電影優秀的標準到底應該是什麼?到底怎樣才能說這是一部“好”的電影?

我真的想了很久,最後得出個人結論:所謂的敘事單薄,喧賓奪主都是扯犢子,是扯天下之大淡的論調。雖不至於空穴來風但未免太過牽強。

就電影創作而言,無論是成熟的商業電影還是被外界界定的文藝片藝術片,故事性當然是第一位的。一部電影的故事核心是靈魂,敘事需求推動影片發展,敘事需求推動電影技術革新,電影發展也反過來推動觀眾的審美標準不斷更新。

關於“優秀電影”評判標準的思考——《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

可一部電影的其他元素一定要讓位於敘事嗎?思考之後我認為,從電影製作的主流模式和流程而言,首先保證電影的敘事性是沒有錯的。可當你要講的故事中,有比所謂故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更能傳遞情感和資訊的元素存在時,在這個時代的語境下,是完全可以進行大膽嘗試的。

電影作為同時表現時間和空間的綜合性藝術形式,除了藝術化再現時間流動下故事人物情節的程序之外,同樣透過聲音表達情緒的變化和起伏。就《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電影而言,我認為其中音效,即音樂的力量在某種程度上是擁有足夠概括性和表達力度的。皇后樂隊音樂的力量足以表達該電影故事核心中人物成長的心路歷程和情緒情節的波動起伏。21世紀的電影,似乎漸漸在突破往日學院派電影表達的種種宗條和教義。

關於“優秀電影”評判標準的思考——《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

越來越多元化的表達方式正在新時代視聽審美標準下被嘗試和使用,進入人們愈發豐富成熟的視野中。金羊毛也好,超級英雄也好,夥伴之情也罷,電影型別的界定已不再那麼涇渭分明。在《波西米亞狂想曲》這樣的電影中,把音樂作為電影發展的主要油耗在我看來是最優選擇,但這樣的選擇無疑有悖於傳統電影的評判標準,因而引來許多聲音的質疑和譴責。

從觀眾角度而言,透過一部傳記電影去記住故事中的人,去記住幾首歌,去記住先於我們時代下的一段充滿喜劇色彩的傳奇故事,其意義是大於糾結電影新穎的表達方式是否讓天平不偏不倚的。

能引起觀眾情感共鳴和自我思考的電影,就是好電影,就是成功的電影。影片型別、表達方式、敘事邏輯等等都是那片池塘表面漂浮的片片荷葉、水面倒映的月色和偶爾傳來的幾聲蛙叫,情感的傳遞和對個體的思考呼籲才是池塘水中膘肥體壯的那條大魚。

關於“優秀電影”評判標準的思考——《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

這部電影的運鏡讓我難以忘懷。似乎導演也意識到影片上映後自己所要遭受的質疑聲音,在故事的敘述中電影有意識地創造了種種精緻的運鏡手法和宏大的場景排程。特別是在影片最後的高潮片段中,在那場Live Aid公益演出上,電影的運鏡更是到達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首先是高度還原了真實生活中皇后樂隊的表演方式和樂隊成員們的動作神情,並在此基礎上,突破了當時有限的技術手段和記錄手法,使歌曲進行中演唱者的表演與觀眾的反應頻繁呼應,從各種景別和角度再現了那場偉大不朽的演唱會。

而電影故事上給我印象相對深刻的一處表達,是牙叔與家人的關係這一條發展支線。

關於“優秀電影”評判標準的思考——《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

影片略去樂隊其他三人的成長經歷,立體地展現了牙叔這樣一個音樂天才、天生的表演者的人生過程。對夢想的追逐,對原生家庭和種族的自我否定,天才的創造和蒸蒸日上的事業,錯誤的信任和沉淪的迷失,朋友的疏遠和愛情的坎坷。其中他與家庭的和解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樣一個與世俗格格不入的天才,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和矛盾,最終消融的隔閡與雙方的和解,充滿了悲情色彩。

這讓我聯想到自己與家人的關係。與父母持續不斷的爭吵和對峙也在這幾年間漸漸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不成熟和自私任性,家人的不善表達和匱乏的溝通造成了類似的境況,影片中相關問題的描寫也讓我意識到家庭支援和理解的重要性。

當母親的叮囑和關心只敢用這樣的方式傳達給我的時候,何嘗不是一種缺乏理解和溝通的悲劇結果。

關於“優秀電影”評判標準的思考——《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

影片的結尾,在所有的起承轉合落幕之後,在長長演職人員表滾動完的最後幾秒,影片打出了這樣兩行字。

到底怎樣才算一部好的電影?到底如何評判一部電影達到了優秀的標準?

我想,能養活一些人,能打動一些人,能震撼一些人,能引起一些或深或淺的思考,能帶來一些或多或少的改變,就稱得上是一部好的電影,稱得上是一部優秀的電影。至於要如何達到這樣的效果和目的,則需要全世界所有電影從業者日夜不倦地努力,孜孜以求地探索、持續不斷的自我追求和保持熱愛,時刻銘記自己創作的初心。

關於“優秀電影”評判標準的思考——《波西米亞狂想曲》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