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前言:

姚鼐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於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以養親為名,告歸田裡,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於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至日觀峰的日觀亭後,觀賞日出,寫下了這篇遊記。

公元1774年冬,姚鼐遊泰山後寫了《登泰山記》,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國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遊記佳作。經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卻包含了很大容量,交代了自己離京來到泰安的路程,敘說了登山經過,描寫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綜述了名勝古蹟。文章再現了隆冬時節泰山的壯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於此行的無比熱愛和眷戀,這就是最正確和最恰當的作文緣由,作文章當如此也!只有在這種情懷之下,才能寫出讓他人也為之讚賞和肯定的文章。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登泰山記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1、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1)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五嶽之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 。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 ,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泰山承載著豐厚的地理歷史文化內涵,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體上既有寺廟、宮、觀等古建築群29處,古遺址128處,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餘處。

(2)之:…的…,相當於名詞屬格,表示前後兩個名詞之間的從屬關係。

(3)陽:山南水北,山南為陽,水北為陽。

(4)泰山之陽:即,泰山的南邊。看上去這是一個名詞片語,但是,如果你把它理解為名詞片語,那麼,你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根本不明白,或者根本就談不上理解。這其實是一個副詞片語,表示地點的名詞片語直接用作副詞片語,做句子的地點狀語,和英語中的情形是相同的,“泰山之陽”真正的意思是“在泰山之陽”,也就是在泰山南邊,是一個表示地點的介詞片語,at the south side of Mountain Tai。

(5)汶水:大汶河,古稱汶水。發源于山東旋崮山北麓沂源縣境內,匯泰山山脈、蒙山支脈諸水,自東向西流經濟南、新泰、泰安、肥城、寧陽、汶上、東平等縣、市,匯注東平湖,出陳山口後入黃河。幹流河道長239公里,流域面積9098平方公里。這條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名稱各不相同。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6)西:向西、朝西,副詞,westwards。

(7)流:流淌,動詞,flow。

(8)汶水西流:Wen River flows westwards。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中國唯一的一條自東向西流動的大河

(9)其:它的,形容詞性代詞,its,此處指的是泰山的。

(10)陰:山北水南,山北為陰,水南為陰。

(11)其陰:它的北面,即,泰山的北面。此處依然是副詞性表達方式,在其陰,在泰山的北面。

(12)濟水:濟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餘里,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湧出,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不出濟源市境就交匯成一條河,叫沇水,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後第二次潛流地下,穿越黃河而不渾,在滎陽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濟水流經原陽時,南濟三次伏行至山東定陶,與北濟會合形成鉅野澤,濟水三隱三現,百折入海,神秘莫測。現在山東省境內的黃河就是濟水的故道(如上面的地圖所示),濟南市的名稱由來就是因為位於濟水的南岸,而濟南市下屬的濟陽縣的名稱由來就是因為位於濟水的北岸,水北為陽,是為濟陽。

(13)東:依然是副詞,向東、朝東,eastwards。

譯文:在泰山的南邊,大汶河向西流淌;在它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

英譯:At the south side of Mountain Tai, Wen River flows westwards; at its north side, Ji River flows eastwards.

(漢語中的副詞修飾動詞的時候,通常位於動詞的前面,比如這裡的西流、東流,但是,在英語中,副詞修飾動詞的時候,其詞位取決於動詞的類別,比如,副詞修飾不及物動詞的時候,需要位於不及物動詞的後面,比如這裡的flow westwards和flow eastwards)

2、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1)谷:山谷、谷地,名詞,valley。

(2)陽穀:泰山南邊的山谷,注意這裡的山谷是複數,不止一個山谷,而是很多山谷,valleys,這既是透過常識推理出來的,也是由後面的“皆”決定的。

(3)皆:全、都,副詞,all。

(4)入:流入、匯入,動詞,flow into。

(5)陽穀皆入汶:此處的山谷之後有省略現象,省略的是匯入汶水中的“河流”,也就是,陽穀中的河流都匯入汶水。

譯文:泰山南邊的山谷中的河流都匯入汶河,泰山北邊的山谷中的河流都匯入濟水。

英譯:The rivers in the valleys at the south side of Mountain Tai all flow into Wen River, while the rivers at the north side into Ji River.

(後面這個句子是省略,如果不省略則是the rivers in the valleys at the north side of Mountain Tai all flow into Ji River)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3、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1)當:擔任、充當,動詞,serve as。

(2)其:它們,指的是陽穀和陰谷,相當於them,複數代詞。

(3)分:區分、辨別,動詞,distinguish。

(4)者:…者,…的事物或人,此處的者理解為“標誌”比較合適。此外,…者,這種結構還是一種詞性轉換方式,可以把前面的動詞、形容詞、動賓結構或者句子轉換為名詞性結構,擔任整個句子的主語,比如,此處的者就把前面的“當其南北分”這一動賓結構轉換為了名詞性結構,做整個句子的主語。

(5)當其南北分者:充當它們南北區分的標誌。

(6)古:古代的,形容詞,ancient。

(7)古長城:此處的長城指的是齊長城,位於濟南和泰安之間。

(8)…者,…也:這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主系表句型範式,傳統語法稱其為判斷句,其實就是主系表句型,…是…。

譯文:充當它們南北區分標誌的是古代的齊長城。

英譯:What serves as the mark to distinguish them is the ancient Qi Great Wall.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4、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1)日觀峰: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巖,因觀日出而聞名。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豔奪目。峰北有巨石長長橫出,斜刺青天,俗稱探海石,又名觀海石,石長 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昇場面,此石今已成為泰山的重要標誌。日觀峰可以翻譯為Sun-viewing Peak。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2)在:位於,介詞。

(3)長城:長城的,此處是名詞用作形容詞,用來修飾後面的名詞,和英語中是相同的情形。

(4)南:南邊的、南面的,形容詞。

(5)在長城南十五里:在長城的南邊的十五里。

譯文:最高的日觀峰,位於齊長城的南邊的十五里之處。

英譯:The highest Sun-viewing Peak is located fifteen li south of Qi Great Wall.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現存齊長城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1、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

(1)餘:我,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 I。

(2)以:在、於,介詞,相當於in。

(3)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從1736年2月12日至1796年2月8日前後共歷時六十年。

(4)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In December of the 39th Year of Qianlong。

(5)自:從,介詞,from。

(6)京師:京城,指的是北京,the Capital of Beijing。

(7)乘:冒著、頂著,動詞。

(8)乘風雪:in heavy wind and snow,像這裡的動詞“冒”,在英語中是沒有對應的動詞的,只能翻譯為英語中慣用的介詞in;這裡姚鼐雖然沒說大風大雪,但是,冬天的北風不太可能小,否則也不會說“乘”了,而漢語中的大風大雪,在英語中並不是“大”,而是有分量感的“重”,heavy。

(9)歷:經過,動詞,pass。

(10)齊河、長清:現在的齊河縣和長清縣。

(11)穿:透過、穿過,動詞,pass。

(12)谷:山谷、谷地,名詞,valley。

(13)越:經過、越過,動詞,pass,或cross over。漢語中的歷、穿、越,在英語中對應的都只是pass這同一個動詞,這也是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區別之一,同樣都是經過,但是,經過的地形不同,漢語使用的動詞就不同,但是,英語中沒有這種區別。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14)之:…的…,相當於名詞屬格,表示前後兩個名詞之間的從屬關係。

(15)限:界限、分界線,名詞,boundary或limit。

(16)越長城之限:crossed over the boundary of Qi Great Wall。

(17)至:來,不及物動詞,相當於arrive。

(18)於:到,介詞,相當於at。

(19)至於泰安:arrive at Tai’an。

譯文:我在乾隆39年的12月,從京師冒著風雪,經過齊河和長清,穿過泰山西北側的谷地,越過長城的界限,來到了泰安。

英譯:In the December of the 39th Year of Qianlong, departing from the Capital of Beijing in heavy wind and snow, I passed the counties of Qihe and Changqing, as well as the valley to the northwest of Mountain Tai, crossed over the boundary of Qi Great Wall and arrived at Tai’an。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2、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1)是:這、此,限定詞,相當於this。

(2)是月丁未:這個月是丁未月。這是一個省略了系動詞“是(be)”的主系表句型,“是月”和“丁未”之間是主系表的關係,也就是“是”的關係。

(3)與:和、同,介詞,with。

(4)府: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泰安府相當於現在的泰安市。

(5)知府:古代官名。

宋代委派朝臣為升府之處長官,稱“知(主持)某府事”,簡稱“知府”。元朝廢府設路,只在散府設有“知府”的官職,為“知某府事”簡稱。明代始以“知府”為正式名稱,官制正四品,管轄州縣,為府一級行政長官。清沿明制,官制從四品。辛亥革命後,撤銷府一級行政區,知府遂廢。知府掌一府之政令,總領各屬縣,凡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皆為其職責。可透過薦舉、外放、論俸擷取或推升等方式選任;可升遷為道員、鹽運使等。

清代規定,各省首府的知府,原則上要由正途出身,也就是科舉出身。違例保送屬於非正途,如所保者犯有貪酷劣跡,一經發覺,即將原保上司,降三級呼叫(私罪),其所以如此,乃因首府知府為一省頭面人物,既要接受督撫之直接督派,又要應接四面八方的人事,故人選要求較嚴。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大清朝知府的官府裝

(6)朱孝純子潁:朱孝純,字子穎,時任泰安府的知府,東海人(今山東郯城)。乾隆二十七年(1762)舉人,任四川敘永縣令,官至兩淮鹽運使。詩畫得家法,工山水,官泰安時作泰山全圖,蟠鬱蒼渾,其孤松怪石,尤有逸氣,花木巨幀,亦可與錢瓠尊頡頏,卒年67歲。

(7)由:自、從,介詞。

(8)麓:山腳、山底,名詞,mountain foot。

(9)登:登山、攀登,動詞,climb。

譯文:這個月是丁未月,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泰山南邊的山腳下開始攀登泰山。

英譯:This month is Dingwei month, and I began to climb Mountain Tai from its south mountain foot with Magistrate Zhu Xiaochun.

3、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1)四十五里:指的是從泰山腳下到山頂總共四十五里。

(2)道:道路,此處指的是山道,名詞。

(3)砌:堆砌、放置,動詞。

(4)為:作為、成為,動詞。

(5)磴:石級、石頭臺階,名詞。

(6)其:它的,its,這裡的“其”代指的是“道”。

(7)級:石階,名詞。

(8)有:系動詞,是。

(9)餘:剩餘的、多餘的,形容詞。

譯文:從山腳至山頂有四十五里路,一路上的山路都堆砌石板作為臺階,整條路上的石階有七千多級。

英譯:It’s 45 li from the mountain foot to its peak, and the road long the way has all been laid with slates serving as stairs and there are more than 7000 steps.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4、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

(1)谷:兩山之間的水流,名詞。這裡的“谷”不是山谷的意思,而是指的山谷中間的水流。

(2)中谷:中間的水流。

(3)繞:圍繞、環繞,動詞,circle。

(4)酈道元: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時期官員、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範的兒子。著有《水經注》四十卷,這是6世紀前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述,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5)所謂:所說的、所講過的。

(6)環水:即,中溪,俗稱梳洗河,從泰山流出,傍泰安城東面而向南流出。

(7)也:依然是主系表句型的句尾標誌,是…啊。

譯文:泰山正南面有三個山谷有溪流,中間山谷的溪水流出,環繞至泰安城下,也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

英譯:There are three creeks at the south front of Mountain Tai, and the middle one flows to and around the City of Tai’an, which is what Li Daoyuan called River Huan.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5、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1)餘:我們,we,第一人稱複數代詞,因為不是姚鼐一人登山,而是泰安知府等一大群人陪著他登山。

(2)始:剛開始、起初,副詞。

(3)循:順著、沿著,動詞,walk along。

(4)以:助動詞,表示目的,為了做某事。

(5)入:進入、入山,動詞,enter。

(6)少:稍稍、稍微,副詞,slightly。

(7)半:過半,動詞。

(8)道少半:道路稍稍過半,路途稍微過半。之前這裡被解讀為“路途不到一半”,這種理解方式肯定是錯誤的,要是如此理解,這裡的“少”是動詞,意思是:缺少、短缺,而後面的“半”就是名詞,意思是:一半。那麼,道少半的意思就是:道路缺少一半,道路不到一半,這就是病句了。作為讀者,你可以看著文字隨便理解,但是,作為寫文章的人來講,語句可都不是隨便寫出來的,必須要符合文法才行,句子都要講得通才行,像姚鼐這種文人,不可能寫出這種病句來的。

(9)越:經過、越過、翻越,動詞。

(10)中嶺:中間的山嶺,因為路途剛好過半,所以,此時翻越的山嶺稱之為中嶺,並不是某一地點的名稱。

(11)復:又、再,副詞。

(12)遂:最終、終於,副詞,finally。

(13)至:到達、來到,動詞,reach。

(14)其:它的,its,指的是泰山的,形容詞性代詞。

(15)巔:山頂,名詞,peak。

譯文: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沿著中間的溪流來進山,路程稍微過半之後,翻越中間的山嶺,再沿著西邊的溪流登山,最終達到它的山頂。

英譯:At the beginning, we entered the mountain along the middle creek. After passing half of the route, we climbed over the middle ridge, then along the west creek, and finally reached the peak of the mountain.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6、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

(1)古時:在古代、在古時候,時間副詞。

(2)東谷:東邊的溪水,這裡的“谷”依然不是指山谷,而是指山谷中的溪水。

(3)天門:即,南天門,又名三天門,創建於元至元元年(1264年),位於十八盤盡頭,是登山盤道頂端,座落在飛龍巖和翔鳳嶺之間的山口上。由下仰視,猶如天上宮闕,是登泰山頂的門戶。

譯文:古時候登山,沿著東邊的溪流入山,道路上有南天門。

英譯:In ancient times, people entered the mountain along the east creek where there is the South Heavenly Gate along the way.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7、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

(1)古:在古代、在古時候,時間副詞。

(2)謂:稱呼、叫做,稱為,動詞。

(3)之:代詞,名詞性,代指東谷。

(4)天門溪水:經過南天門的溪流。

(5)至:到、前去,動詞。

(6)所不至:“所+動詞”構成名詞性結構,此處的意思是:…的地方,不到的地方。

餘所不至:我所不會前去的地方。

(7)…者,…也:依然是主系表句型,

譯文:東邊的溪流,古時候稱之為經過南天門的溪流,是我們這次所不會經過的地方。

英譯:The East Creek, which was called the Creek Passing South Heavenly Gate, was the place where we would not reach this time.

8、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

(1)今:今天、在今天,時間副詞,today。

(2)所:“所+動詞+賓語”,把動詞或者動賓結構轉換為名詞結構的詞性轉換方式,…的地方。

(3)經:經過,動詞。

(4)及:以及,並列連詞,相當於and。

(5)所經中嶺及山巔:所經過的中嶺以及山巔這些地方。

(6)崖:山崖,名詞。

(7)限:門檻,名詞。

(8)崖限:像山崖一樣高大的門檻。之前包括教科書上,都把它解釋為“像門檻一樣的山崖”,剛好搞反了,把修飾成分和修飾物件顛倒過來了。

(9)當:阻擋、擋路,動詞,block。

(10)者:…者,…的東西,把前面的句子轉換為名詞性結構的虛詞。

(11)崖限當道者:像山崖一樣高大的門檻擋著道路的東西。

(12)世:世人、人們,名詞,people。

(13)之:它們,them,指的就是前面所講的“崖限當道者”。

(14)雲:句末語氣詞,表示一種不確定的語氣。

譯文:今天,所經過的中嶺和山巔這些地方,像山崖一樣高大的門檻擋著道路的東西,世人都稱之為天門。

英譯:Today, in places like middle ridge and the peak that we had passed, the doorsill as high as cliff that blocked our was what was called by people as the Heavenly Gate.

9、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

(1)迷:迷路的、看不清路的,形容詞,misty。

(2)霧:霧氣、雲霧,名詞,fog。

(3)滑:滑溜的、光滑的,形容詞,slippery。

(4)磴(dèng):石頭臺階,名詞,step或stair。

(5)幾:幾乎、將近、差一點,副詞,almost。

(6)不:否定副詞,not。

(7)可:可以,助動詞,可以做某事,相當於can。

(8)登:踩、踏,動詞,step。

譯文:道路中遇到了讓人看不清路的大霧,路面結冰極其光滑,石階幾乎無法踩踏。

英譯:We met with thick fog along the way, and the frozen surfaces of the steps were very slippery, and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to step on them.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10、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1)及:等到,動詞。

(2)既:已經,助動詞,表示完成,相當於have。

(3)上:登上、爬上,動詞,此處指的是登上泰山山頂。

(4)蒼:深青色的、深綠色的,形容詞,dark cyan。

(5)負:覆蓋,動詞。這一語義是由其“揹負”引申出來的,蒼山揹負著積雪,其實就是覆蓋著積雪的意思,cover。

(6)明:明亮的,形容詞,bright。

(7)燭:燭光、火炬之光,名詞。注意這裡的“燭”不是蠟燭的意思,也不是蠟燭之光的意思,torch。

(8)天南:天空的南邊,這裡也是地點名詞用作副詞,做句子的地點狀語,意思是:在天南,在天空的南邊。

譯文:等到已經登上泰山的山頂,倉綠的大山覆蓋著皚皚白雪,西下的太陽猶如明亮的燭光,懸於西南天際。

英譯:When I had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I found that the dark cyan mountain was covered by thick snow, and that the setting sun was like a bright torch, shinning in the south of the sky.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11、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1)望:遠望、往遠處看,動詞。

(2)晚日:傍晚的太陽,即,夕陽,setting sun。

(3)照:照耀、照射,動詞,shine。

(4)城:城牆,名詞。

(5)郭:在城牆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內城叫城,外城叫郭。

(6)城郭:名詞近義詞連用。

(7)汶水:大汶河。

(8)徂徠:徂徠山。

(9)如:如同、好像,動詞。

(10)畫:圖畫、畫圖,名詞。

(11)而:並列連詞,表示對比,相當於while。

(12)半山:在半山腰,hillside。

(13)居:停留,本是動詞,此處用作形容詞,停留著的。

(14)若:如同、彷彿,動詞。

(15)帶:大帶、束衣的腰帶,名詞。

(16)然:…的樣子,位於詞尾的字尾詞,前面可以使用名詞或形容詞。

譯文:遠望夕陽映照著內外兩層城牆,遠處的大汶河和徂徠山如同畫卷一般美麗,而在半山腰停留著的雲霧猶如大帶的形狀。

英譯:Looing far into the distance, I saw the setting sun shinning on the inner and outer city walls, the Wen River and Culai Mountain were as beautiful as landscape paintings, while the stationary fog at the hillside was in the shape of silk ribbon.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作者簡介

姚鼐(nài):字姬傳,一字夢谷(1731~1815),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他是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三祖”。

姚鼐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鄉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授庶吉士,三年後散館改主事,曾任山東、湖南副主考,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庫全書館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年才四十,借病辭官南歸。歸裡後,以授徒為生,先後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培養了一大批學人弟子。嘉慶二十年(1815年),逝世於鐘山書院,享年83歲。

姚鼐治學以經學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他文宗方苞,師承劉大櫆,主張“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櫆長於辭章的基礎上,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發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軒詩文集》,編有《古文辭類纂》等。

《登泰山記》精美鑑賞(上)

驀然回首,不知不覺之中,世上好像已無讀不懂的詩書典籍,亦無參透不了的文章,而且,這種能力是透過語法這種理論性的知識來獲得和實現的,理論性知識的特點是可以快速且大規模地適用於人群之中,讓普羅大眾皆可受益,從而可以開啟無盡智慧,由此想起了《摩訶般諾波羅密多心經》結尾處的咒語。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所以念動《到達智慧彼岸咒語》,也就是念動如下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得渡得渡,得渡彼岸吧,一起得渡彼岸吧,成就頓悟真理的智慧境界吧。

歡迎轉發、評論、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