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曾是古長城的重要關隘,昭君從這裡出塞,楊家將於此鎮守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昭君出塞”的故事,而位於山西代縣的雁門關,便是漢元帝在位期間,王昭君主動請行與呼韓邪單于結成姻緣出塞的關隘。當然,除了昭君出塞的故事外,我們耳熟能詳的楊家將鎮守三關也是在這裡。

這個地方曾是古長城的重要關隘,昭君從這裡出塞,楊家將於此鎮守

除此之外,雁門關更有著“中華第一關”的美譽。這個時候或許大家會有所疑問,為什麼將這裡“中華第一關”呢?正如我們所瞭解到的,古時的“外三關”,即雁門關、寧武關以及偏關。而這裡恰巧也是我國古代宋明兩代的歷史標誌,因此,“中華第一關”的美譽便由此產生了。

這個地方曾是古長城的重要關隘,昭君從這裡出塞,楊家將於此鎮守

而就在小編一行人抵達雁門關前,我們差點取消了這個行程,原因則是當大家一聽到要爬長城便望而生畏了。不過,還好我們最後堅持按原定的路線到此處遊玩,若是當時沒有堅持而選擇直接返程回家,或許定會心有遺憾吧!

這個地方曾是古長城的重要關隘,昭君從這裡出塞,楊家將於此鎮守

當我們走進雁門關景區時,為了可以更深刻地瞭解歷史,我們選擇請了一個導遊為我們進行講解。透過導遊的簡單介紹我們瞭解到,這裡地利門的門洞上方匾額所書寫的“埊利門”則是為唐朝時的女皇武則天所題名的。

這個地方曾是古長城的重要關隘,昭君從這裡出塞,楊家將於此鎮守

正所謂:天時地利,有了地利門那麼會不會有天時門呢?答案是沒有天時門,但卻有明代建築天險門與其相對應。武則天在位時,曾造過19個字,而“埊”這個字是武則天在位時所造的一個字,這個“埊”字據導遊講解在其他地方是見不到的,因此若是來到雁門關,地利門一定是必去的,而“埊”這個字也是必須要認識的一個典故。

這個地方曾是古長城的重要關隘,昭君從這裡出塞,楊家將於此鎮守

雁門關之所以被稱之為雁門關也是與其建築風格息息相關的,雁門關關樓兩邊的長城從遠處眺望而看,宛如一個大雁的翅膀,其中間的關樓則是“大雁”的頭,兩山對峙其形如雁,所以便被稱之為“雁門關”。

這個地方曾是古長城的重要關隘,昭君從這裡出塞,楊家將於此鎮守

而雁門關中共有多處城樓,這些城樓在戰時所起的作用便是誘敵深入。當敵人攻入地利門後,首先便會看到正南方的一處城樓,這時若是不瞭解雁門關,則會以為攻進這裡便可將中原拿下。其實,這裡在當時就是一個陷阱,當敵人進入“甕城”後,便是死路一條,成語甕中捉鱉的典故便是於戰爭年代所流傳下來的。

關於中國古代的關隘你還有什麼其他的瞭解嗎?如果有,歡迎到下發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