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一首詩,被贊稱為“唐人七絕第一”

文|青木

王昌齡,京兆萬年人,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被後人譽為

“七絕聖手”

。王昌齡早年生活貧困,到三十歲時考中進士,王昌齡任過秘書省校書郎,後來又成為汜水縣尉,最後成為江寧縣丞,也是在江寧,他寫下了

“洛陽好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來明志。

王昌齡一首詩,被贊稱為“唐人七絕第一”

王昌齡一生遭遇過兩次貶謫,安史之亂後,為了避難在江淮一帶,被刺史閭丘曉殺害。王昌齡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的邊塞詩,其中《出塞》被贊稱是唐代最好的絕句之一。

在很多唐詩選編本中,王昌齡的《出塞》也被當做是壓軸之作。那麼,今天跟隨青木穿越千年來看看王昌齡的代表作《出塞》。

王昌齡一首詩,被贊稱為“唐人七絕第一”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一首詩,被贊稱為“唐人七絕第一”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依舊是秦漢時的明月和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還沒有回來。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現在還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征夫人未還。”

其中,前一句和後一句是互文的寫法,明月和邊關已經好久都沒有變化了,從秦漢時期,這裡就征戰不斷,同樣不變的還有出征在邊塞的徵人。後兩句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實是作者王昌齡內心的期許,漢朝時邊塞有大將軍衛青、李廣,胡人便不敢在邊塞遊走。如今,作者也希望盛唐時期能夠有如李廣一般的飛將軍,震懾住南下的匈奴。

王昌齡一首詩,被贊稱為“唐人七絕第一”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的時候去西域寫的一首詩,詩一開頭就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邊塞詩人的很多作品都體現了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但同時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長時間多頻率的戰爭讓老百姓顛沛流離,這與老百姓常渴望平凡安寧的生活的期望是相悖的,所以詩的後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就反應了人民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的願望。

這首詩還用了一個典故,就是

“飛將”

,飛將指的是

漢代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在文帝、景帝、武帝時期都有非常大的貢獻,前期他主要駐守邊疆,抗擊匈奴,非常英勇。匈奴畏懼李廣之名,把他稱為飛將軍,數年來也不敢侵犯邊境。但李廣為人比較自負,好鬥,後期朝廷害怕以李廣的個性回在邊疆白白折損了這麼一個棟樑,就被調到中央,不再駐守邊地。在漠北之戰時,李廣壬前將軍,但是在開戰時迷路了,沒有參戰,羞愧不已,自殺而亡。

王昌齡一首詩,被贊稱為“唐人七絕第一”

王昌齡作為和李白、杜甫同時代的詩人,他在詩壇上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於李杜二人,因此,後人也稱王昌齡是“詩家夫子王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