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一代才子王勃的的《滕王閣序》,把這兩個人推向文人墨客的字裡行間。

馮唐,李廣成了懷才不遇的典型,後世懷才不遇的才子們總是拿他們來諷刺當局或者自我安慰。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馮唐是漢文帝時期的一個小官,因其敢於直言不諱,引起過漢文帝的注意,可是又因為他的直言不諱得罪了很多人,沒有表現的機會。

等到漢武帝時期再想起這麼一個人的時候,馮唐已經是位九十歲高齡的老者了,馮唐易老感嘆的是年輕時懷才不遇,年老時只能空流淚。

客觀的說直言不諱不代表有才,但是在官場行事卻不懂為官之道,馮唐易老也是必然。

如果說馮唐易老還有點懷才不遇的惋惜,那麼李廣難封的事實,並不合適被用作感慨懷才不遇。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李廣的本事

李廣出生世家,名門之後,祖先是秦朝時期的名將李信,李家世代精於箭術,百步穿楊更是不在話下,後人射箭高手皆引以為傲,水滸傳中便有小李廣花榮的稱號。

在《史記》中有載,李廣臂力驚人、善於騎射,打獵時誤將石頭看作老虎,一箭射去,箭頭入石三分,可見其神勇。

漢朝自開國以來,將周邊大小勢力統統征服,唯一一直與漢朝爭鬥不斷的就是北方的匈奴,漢高祖劉邦更是親自上陣希望征服匈奴,卻未能如願。

漢高祖劉邦死後,大漢對匈奴的政策發生了改變,由原先的主動攻擊轉變為防守隱忍,甚至透過“和親”來達到穩定的目的。

李廣上戰場時是在漢文帝時期,當時雖然跟匈奴有和親友好的政策,但是匈奴時不時仍然騷擾邊境。

李廣的成名就是在這些小騷擾的戰鬥中開始,因其射術高明,在邊疆射殺入犯的匈奴士兵最多,名聲大震,被漢文帝垂青。他先是被封為郎中,秩六百石,不久又被封為騎常侍,秩八百石。

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漢景帝命周亞夫率兵平叛,李廣作為副將。在平定七國叛亂中,李廣屢立戰功,被封為驍騎都尉,秩兩千石。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這時,三十歲還不到的李廣,食邑已達到了漢朝官職中的最高級別了,可謂人中龍鳳,這也是他人生的最高光時刻。

李廣因何難封

以李廣的才能,混個大將軍封個侯應該問題不大,可是為何李廣一生都未被封侯,到老還落得個揮劍自刎的下場。

第一點是軍功不夠。

這個只能說李廣身處的時代導致,李廣正值壯年的時代也是漢朝與匈奴和平共處的時間最長的時代,平時只能有點小打小鬧,談不上大規模的戰爭。

沒有表演的舞臺,再好的演員也沒地方表演,所以說平臺很重要。

和平時期想立軍功是非常難得,所以沒仗打的李廣只能憋著一身的本事,報國無門,只能在家中摩拳擦掌。

第二點:政治智慧不夠。

當年平定七國之亂後,李廣犯了一個錯誤,接受了梁王劉武的封賞。自古只有老大才能封賞自己的小弟,這是在打皇帝的臉。

李廣不懂政治犯了大忌,導致這次立了大功可以封侯的機會白白浪費。

第三點:長江前浪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漢武帝時期,漢朝對匈奴從懷柔恢復主動出擊的策略,這是武將們立功的好機會。

可是光陰似箭,從文景二帝的無大仗可打,熬到了漢武帝決定主動出擊,對匈奴用兵時,李廣已過了知天命之年。

這時又出現了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後浪大將,“老當益壯”的李廣有種被後浪拍在沙灘上的感覺。

由於種種原因,漢武帝當時也不想派李廣參戰。可是李廣不這樣想,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有機會上戰場痛快打一場,軟磨硬泡下還是得到了打仗的機會。

可是機會是有了,結果卻是出乎人的意料。

第一次中了匈奴的誘敵之計,還被俘虜了,後來僥倖逃脫回國又被關進大牢,家裡人花錢託關係才得以保住性命。後來朝中缺人,李廣被任命為右北平太守。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第二次對河西地區的戰爭,他又來了。這次李廣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急功近利又中了誘敵之計,不過這次他倒是沒有被俘,拼死苦戰犧牲三千多人馬才等來援軍。

同樣出征的霍去病在這一戰中封狼居胥,一戰成名,漢武帝封賞了霍去病,對李廣不賞不罰。

第三次漠北之戰。他又又來了。這次李廣倒是沒有中計也沒有被俘,他迷路了。是的,霍去病深入大漠打了一個來回,回來與衛青等人會和時,李廣居然還沒到。

李廣的迷路延誤了行軍速度,身為總指揮的衛青,想讓李廣陳述原因,好彙報給皇帝,可是李廣覺得衛青是在刁難自己更覺無顏回去面聖,拔劍自刎了。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客觀的講,李廣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忠君報國之士,“李廣難封”這句話如果放在文景之治的時期或許可以說是命運不濟,但後來的故事只能說是自己的因素了。

飛將軍的名號都要保不住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王昌齡的這首《出塞》大氣磅礴,振奮人心。最後兩句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更是把龍城飛將這個人推上了一個崇高的境界。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前文說到,後世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在自己的詩文中說一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懷才不遇。

李廣成了很多人歌頌的物件,這裡的龍城飛將人們也都普遍認為就是李廣,畢竟李廣的外號就是飛將軍。我們的語文教學課本中也是這樣註釋的。

可是越來越多的人卻在質疑這個龍城飛將是不是李廣,因為有一個好像比他更適合這個場景,他就是衛青。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詩中提到的龍城,陰山都是戰場上的重要地點,這裡的龍城應該指的是

“蘢城”。

《史記》和《漢書》中有記載:

“(衛青公孫賀公孫敖李廣)軍各萬騎,青至蘢(籠)城,斬首虜數百。騎將軍敖亡七千騎、衛尉李廣為虜所得,得脫歸,皆當斬,贖為庶人。賀亦無功,唯青賜爵關內侯。”

意思就是當時是衛青一路打到龍城,李廣在其他地方被匈奴所俘虜。憑藉此戰衛青建功封侯,後來衛青和霍去病舅甥倆成了匈奴的噩夢。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

反觀李廣,在對匈奴的戰爭中並未建立過比較大的戰功,只不過後人自古有種悲憫心理,慢慢的將這位飛將軍李廣推崇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地位。

或許哪一天教科書中對龍城飛將的註釋就要改為衛青了。

越混越差的飛將軍李廣:不僅難封現在連龍城飛將的名頭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