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照片上的場景,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民麥收打場的場景。

四十多年以前,麥收的時節,農民都是手工割麥,人工打場。那時候講“顆粒歸倉”,但凡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收麥勞作的人,都知道農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在那個年代,每年麥收的時候,往往都是兩三家親朋好友聯合起來,各家之間互相幫助搶收小麥。為什麼要幾家人聯合起來呢,因為麥收期間勞動強度過大,一家人勞力不夠用,需要兩三家人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小團隊,大人小孩全力以赴才能儘快的把麥子搶收到家。那為什麼說搶收呢,因為到了麥收時節,正是天氣變化無常的季節,天氣說變就變,說下雨就下雨,如果麥子一旦讓雨水泡了,農民一年的辛苦就全完蛋了。所以要聯合起來和天氣賽跑,趕在天氣變壞之前把麥子搶收回家。

在確定好開鐮收麥的日子後,先要清理出一塊兒打麥用的場地,需要人工把麥子連根拔起,不能留一點麥茬,再用大石頭碌碡(碌軸)把場地碾平軋硬,要軋得平滑如鏡才行。然後開鐮割麥,割好的麥子要捆綁成一小捆兒一小捆兒的“麥個”,用木排車或者牲口大車拉到打麥場,拆開麥個均勻的鋪在打麥場上,用牲口拉著石頭碌碡一圈又一圈地碾軋脫粒,直到把麥穗裡的麥籽全部軋出來,然後讓技術最高的幾個男勞力來“揚場”,藉助風力把麥籽和麥麩分離開來。婦女和孩子們則配合打下手,幹一些像挑麥秸、收集麥籽、掃場等等比較容易的活兒。一家收好後,馬不停蹄再收下一家,幾乎相當於晝夜不停,這樣高強度的勞作一般會連續一週左右,最後每個人都會累的瘦下來好幾斤。家裡條件好有牲口用的,人還可以少下點苦力,但是也強不到哪裡去。

最後麥籽打幹淨後,如果天氣好的話,就會在打麥場就地晾曬麥籽,如果天氣不好,那就要裝袋裝車搬運回家,等有了好天氣再搬出來晾曬。麥籽曬乾了以後,選出一些最好的拿去交公糧。那年代每逢交公糧的日子,各地國營糧站的大門前,總是排滿了長長的交公糧的車隊,隊伍往往會排出好幾裡遠,大車小輛都裝滿了糧食,大車是那種牲口拉的大木排車,小車就是人拉的小木排車。那時候沒有幾家有牲口的,都是用人力拉著裝滿糧食的排車,步行十幾里路去交公糧。人們都帶著乾糧和水,因為排一天一夜的隊也是常有的事。

後來才慢慢有了打場脫粒用的機器,有了機器,打麥收麥的時間倒是縮短了,但是為了趕上機器的速度,反而使人更緊張苦累了些。直到有了聯合收割機,才算把人們從繁重的麥收勞作中解放出來。

現在呢,種糧種地都機械化了,農民們輕鬆多了,不但種糧種地輕鬆了,自從2005年起,公糧也不用交了,和那個年代比起來,真是有天壤之別啊。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

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