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喊媽媽”條約,對孩子有效果嗎?有時候我們差的只是一個約定

相信每個爸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孩子經常衝著自己喊:媽媽,我的小橡皮去哪裡了?媽媽,我想喝水!媽媽,我的書包又找不到了!……不少網友其實都在網上說過類似的經歷,還有很多網友都說,這可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想必這句話,說出了很多媽媽的心聲。

最近,遼寧鞍山的一位媽媽,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再出現這種情況,就和孩子簽訂了一個不喊媽媽的條約。這個條約立馬就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如今的孩子在家裡就好像是小霸王,所有的人都圍著孩子轉,這就導致很多孩子其實非常缺乏一種能力,那就是獨立能力。孩子的獨立能力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我們不能一直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最後孩子還是要自己獨立面對問題的。因此,大家都覺得遼寧鞍山的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正確的。

“不喊媽媽”條約,對孩子有效果嗎?有時候我們差的只是一個約定

01

事先與孩子約定的事情,孩子都願意去遵守完成?

之所以很多網友贊同這位媽媽的做法,是因為大家都在養育兒女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事先與孩子約定的事情,孩子都願意去遵守完成。

就像是同事一樣,剛開始,媽媽總是一廂情願的要求孩子自己打掃衛生,自己疊被子和收拾自己的臥室。但是,孩子並沒有這樣做,還是老樣子。這就讓同事非常惆悵。有一次,另外一名同事就給她支招,說你可以嘗試先和自己的孩子定個約定,這樣孩子就願意去遵守完成了。

剛開始,同事不信,覺得說了這麼多次,也罵了這麼多次都不管用,一個約定,孩子有多大的執行力呢?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辦法是正確的。雖然孩子不能按照約定完成好所有的任務,但是卻相對於原來有了很大的進步。只是有時事先忘了約定,突然想起來臨時讓孩子去做的事,孩子卻磨磨蹭蹭不願去做。

“不喊媽媽”條約,對孩子有效果嗎?有時候我們差的只是一個約定

02

孩子很願意完成事先約定的事,對臨時指定的事卻百般不願?

其實,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更加傾向於完成約定好的事情。其實,這就是孩子的秩序感使然。

所謂秩序感,就是遵守規則的意願。孩子的秩序感,期初是形成於1歲左右。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如果孩子經常生活的房間裡,有一個物品移動了位置,孩子就會出現各種不適,而這種不適基本上就是會哭泣。

在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中有這樣一個案例,那就是一個孩子一直哭不停,原因是孩子的媽媽帶孩子旅遊的時候到賓館裡住,回家之後因為孩子熟悉了賓館的物品擺放,看到了家中的樣子,不太適應。這其實就充分證明了,孩子小的時候就是有秩序感的。

等到孩子三歲左右,他們就會有一些在別人看起來是“固執”的行為。例如孩子總是要踩著地板磚的縫隙走路等等。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行為是一種規則。這時候,他們的規則感和秩序感就已經基本形成了。

在規則感的支配下,孩子更加喜歡的事約定好的事情,因為孩子覺得這樣,自己就可以掌控自己的行為。正所謂有規則的孩子才更自由,孩子很早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相對於臨時才安排的事情,孩子更願意遵守已經約定好的事情。

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在工作的時候,都非常討厭領導臨時把工作給自己,因為大家覺得這種做法打亂了自己的計劃。那麼,這個計劃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種內在的秩序。對孩子來說,也是這個道理。臨時安排的任務,孩子的認可度很低,並且孩子小的時候還是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和想法,因此他們就會把這種不滿意表現出來。

相信現在,爸爸媽媽都知道了孩子為什麼很願意完成事先約定的事,對臨時指定的事卻百般不願了吧!

“不喊媽媽”條約,對孩子有效果嗎?有時候我們差的只是一個約定

03

智慧父母該如何利用孩子這一現象來正向引導

那麼,作為爸爸媽,我們又應該如何利用這個秩序感來正確地引導孩子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首先,爸爸媽媽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應該引起注意了。

剛才我們提到了,孩子小的時候是有秩序感的,這時候,他們經常生活的場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媽媽都會經常打掃孩子的臥室。其實打掃臥室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 很多媽媽並沒有在打掃完了衛生之後把東西放到原來的位置上。

這個時候,孩子的秩序感就會被破壞。並且,根據蒙臺梭利的關鍵期來看,這種秩序感如果沒有形成,對孩子的影響很深遠,未來想要再培養就很困難了。因此,爸爸媽媽應該注意孩子的臥室環境的營造,儘量不要隨便移動物品。

其次,就是和孩子制定家規。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我們儘可能地要避免對孩子進行臨時要求。正確的做法就是像遼寧鞍山的那位媽媽一樣,提前就和孩子商量好。並且,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和孩子“簽訂協約”的時候,也是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意見的。千萬要避免一言堂,不考慮孩子想法的行為。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並且孩子的執行力也會很低。

最後,我們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

當我們和孩子“簽訂協約”之後,我們應該充分地相信孩子,而不是經常偷偷去看孩子有沒有遵守。如果經常這樣做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被爸爸媽媽監視了,這時候,孩子的內心的自尊會受到傷害。

“不喊媽媽”條約,對孩子有效果嗎?有時候我們差的只是一個約定

相信爸爸媽媽都知道了如何利用簽訂協約這個方式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辦法,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因材施教。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