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葉梧桐,律變新秋

嫋嫋簷樹動,好風西南來。今日14時54分,立秋。

立秋:一葉梧桐,律變新秋

立秋,夏秋之交,物於此而揫斂也,萬物從繁茂悄然走向成熟。早在周朝時期,就有了盛大的立秋祭祀活動。《禮記·月令》記載:“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太史令奏報立秋將至,天子提前齋戒,等到立秋這一天,率領百官到郊外迎秋,並舉行儀式祭祀白帝少昊。

官方迎秋禮俗世代延續且不斷革新,借“神”宣傳教化、鞏固統治的作用逐漸弱化,儀式上更多了些人文趣味。在宋代,立秋之日,太史官提前把肩負報秋使命的梧桐搬進舉辦慶典的大殿上,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便高聲報奏“秋來了”,殿中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而先於宮中的報秋聲,市井街巷裡的秋天已經搶先一步來了。《夢梁錄》記載:“立秋日……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 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立秋:一葉梧桐,律變新秋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以檢驗胖瘦。彼時,普通百姓防暑條件有限,難消苦熱,到了夏天胃口不好,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會有所減少,等秋風再起,天氣涼了,食慾也變好了,自然應該多吃些肉食來補償一夏的虧虛,此謂之貼秋膘。貼秋膘,一慰炎夏之苦,二賀金秋將至。為了吃東西,我們真的什麼清新脫俗理由都想得出啊。

立秋:一葉梧桐,律變新秋

不過現代的醫學觀點認為,立秋後是生津養陰的好時節,但大魚大肉並不利於養生。由於現代人飲食習慣與需要“貼秋膘”的古人相比,已是營養過剩,且立秋天氣尚熱,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人體內的水分經過整個夏季也大量散逸或消耗,秋風漸起之後,容易產生因乾燥引起的口、鼻、面板等部位不同程度的不適,即“溫燥”。

根據“燥則潤之”的理念,立秋時節,宜食銀耳、百合、秋梨等滋陰潤燥的食物。“貼秋膘”已不再作為某一節令裡的“飲食指導”,它是歷史文化裡有趣的民俗事象,是我們表達對生活之熱愛的傳統儀式。

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立秋三候,讓離自然近的人,一點點感受從夏循序入秋的過程,而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只覺得夏日格外漫長。

立秋:一葉梧桐,律變新秋

水泥叢林裡看不出物候變遷,就把溫度當作辨識季節的標準。一般來說,只有等到連續5天平均氣溫在22℃以下,秋天才算真的來了。按照這個標準,即便是北方,距離真正的秋天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加上今年長達四十天的“三伏天”,所以“立秋”時節,我們大多數人還在汗流浹背地與“秋老虎”鏖戰。因此,無論是面對秋燥還是秋老虎,都需要新鮮的水浸潤身心,靜待入秋。

立秋:一葉梧桐,律變新秋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從夏天的喧鬧熱烈慢慢走進秋日的沉靜內斂,一個“立秋”,一前一後的天地風物即已不同。

不如就從今日開始,依循自然時序,尊重生命節律,在四季的每個節點,在人生的每個時刻,懷著一顆熱愛的心,妥帖地照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