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的室內設計師——《設計準則》

到了我這個年齡,身邊大把買房的人,即便是在建築設計從業人員的圈子裡,不少家庭為此大吵大鬧甚至妻離子散。許多人能設計300米的摩天大樓。他們面對裝修難題往往感到一個頭有兩個大,而自己也就是個二頭身,總是力不從心,想到自己將在一棟或者幾間房子裡生活十年二十年,可也正因為這樣,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難以抉擇,生怕不是最優答案,往往時間不等人,最後的決定恐怕是倉皇的誤選,只能扼腕,一說起來都是想當初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

成為自己的室內設計師——《設計準則》

對於這種看似只有教訓的事,《設計準則》是來講授經驗的。相當反潮流的是,全書都是普通紙印刷,沒有一張家裝雜誌那樣的銅版紙,包括作者照片在內都沒有一張彩色照片。棕色字和藍色線圖的搭配,充滿復古感……但它的英文原版,確實是在2009年出版的,並非古書新譯。

但她在書裡的角色,不太像一個居高臨下的老師,而更像《威爾與格蕾絲》裡那個也是室內設計師的格蕾絲,她刻薄、話多、有點兒神經質,又確實肚子裡有很多貼心的真知灼見。她並不強調美和時尚,不特別推崇哪一種風格,北歐式、MUJI風都沒提起,倒是經常強調,選你所喜歡的,讓家變成你心愛的願意住的樣子是最重要的。

成為自己的室內設計師——《設計準則》

格里芬的書,很專業。在難題面前,她簡單扼要地說明原則,像居室的顏色要怎麼搭配這樣的問題,市面上的書摞起來絕對超過兩米高,但格里芬說,只要自然界存在的,就是好的搭配,你只需要選兩種濃烈的作為主調,再選兩種鮮豔或不常見的作為小飾品的色調,就足以解決問題了。她強調了尺寸的靠譜,有常見的,比如,壁櫃的高度和寬度、廚房操作檯的長短;也有需要相當經驗積累才能主意到的,比如,不滿鋪地面的地毯應該跟牆壁留有多大的空隙才不讓人覺得堵心,在烤箱前面要留有多少空間才不會覺得自己快要被火燎著。在瑣碎面前,她提供了多種型別圖示,無論是吊燈床頭板的樣式、地磚的鋪法還是可選的窗簾,一目瞭然。同時,她額外給出了“行業秘密”“設計小竅門”和“拇指規則”,常讓我感到恍然大悟,原來這麼簡單——對於這一點,我想說,此前我從未見過室內設計師會為你家地下室散發的氣味提出什麼有意義的建議,更沒聽過任何設計師大方地承認自己把洗手液瓶子的標籤泡掉,接著用那個瓶子。

成為自己的室內設計師——《設計準則》

她講述的方案,看上去很實用,不僅是因為上述原因,還因為她非常實在地談論預算和空間,甚至考慮了租房者的小規模改造。小空間可以佈置得很舒適愉快,大空間也可以不再空空蕩蕩而變成現代意義上的豪華宮殿,這都不是紙上談兵,她詳細說明了不同型別房間佈置的方法,具體選用哪種具體的材料、放什麼樣子的傢俱、如何佈置燈光,出發點一概是多快好省地達到效果,她也強調在一些看不見的地方要花大力氣,比如,處理好浴室瓷磚的接縫。

現在,買房仍然是世界人民的重大人生問題,裝修是附帶的待辦事項,裡面的竅門也不是沒有,卻總是會淹沒在大量資訊量很低的內容裡,真正的問題,永遠是不能用或素雅或豔麗的美美家居圖片來解決的。我覺得,格里芬也是知道這一點,她也明白,人們是多麼想親手設計自己的家,多麼想住在能讓自己擁有幸福感的舒適的地方。她有時候挺搞笑,偶爾開句玩笑。這讓一本竟然是字多與圖的裝修指南一點兒都不枯燥。好像讓事情變得不那麼困難了,估計看了這本書,那些激烈爭論的夫妻會感到汗顏,本不用那麼急赤白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