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饅頭,一個可以體現南北差異的詞語。在南方是對有餡麵點的稱呼;到了北方,饅頭則是實心的麵點,有餡的稱為包子。常州有加蟹小籠包,上海有南翔小籠包,開封有灌湯小籠包,天津有狗不理包等。而無錫,有無錫小籠包。無錫人真的是非常嗜甜了,連小籠包裡都要放糖,無錫人通常都叫它小籠饅頭。無錫小籠包真的是一個讓人慾罷不能的東西,無論是本地人出趟遠門,還是外地上學回來,都好這一口。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小籠饅頭雖然不是專屬於無錫的味道,但無錫人民對於小籠的熱愛,即使是同樣有著小籠的周邊城市上海、蘇州都望塵莫及,所以說如果要拿一樣小吃代表無錫的話,小籠包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小籠饅頭對於無錫人來說,是不分時段的佳餚。無論早午晚餐,甚至是下午點心,饅頭店都是門庭若市。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不管走到哪,小籠包最喜歡吃無錫的。清晨,從一兩小籠饅頭,一小碟醋,一碗標配開洋餛飩開始。咬個小口子滷子吸的刺溜刺溜。那味道聽起來就好吃。 薄薄的皮加上緊緻的肉餡,小籠饅頭吃完就幹了,再來上一碗開洋餛飩,包子配著湯,簡直不能太棒。這樣一頓早餐,真是太讓人滿足了吧。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不管從外觀還是口感上都區別於其他地方的小籠,口味更是因為加了糖和醬油,所以呈現一種無錫獨有的鮮甜,讓人印象非常深刻,許多外地人第一次吃小籠就吃不慣它的甜,但是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無錫人,這份無錫特有的甜,卻是時常讓自己能想起的家鄉味道,這份味道讓人割捨不下。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無錫小籠饅頭的品牌也有很多。比如熙盛源、王興記、超王記、憶秦園、鼎福記……可我最喜歡的還是笑來喜。笑來喜是無錫近十年新崛起的餛飩小籠店,聽很多人說起,有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歡吃笑來喜,還專門有代購特地到店裡購買,一買就是幾大簍筐。各大零食店裡也做起了無錫小籠饅頭的代購,可想而知,無錫小籠饅頭是非常好吃了,讓各地夥伴都念念不忘。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傳說有著“游龍”稱譽的清代乾隆皇帝曾經遊名山大川,尤其喜歡江南的園林民俗風情。他曾六次下江南巡遊。後來,乾隆皇帝開始了他的首次南巡,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來無錫惠山的寄暢園遊玩。之後御駕船隊抵達無錫,於黃埠墩碼頭停靠後,乾隆皇帝換乘小舟來到秦園,以惠山泉水煮茶,品茗用膳,品嚐了當地的小籠包等地方特色點心,後來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探訪乾隆的足跡,聆聽乾隆的逸聞趣事,品嚐乾隆所稱頌的美味佳餚“無錫小籠包”。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以皮薄滷多肉鮮而譽遍滬、寧、杭一帶,是江蘇無錫地方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曆史。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無錫小籠饅頭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的特色。無錫小籠包有鮮肉小籠饅頭和蟹粉小籠饅頭兩種。小籠饅頭緊酵皮薄,餡多滷足、鮮嫩味香,秋冬時,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黃油,即為著名的“蟹粉小籠饅頭”食時鮮美可口。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一隻無錫小籠饅頭至少要有十八個褶子,並且收口還要小,這是小籠饅頭最漂亮的樣子了。小籠饅頭不僅適合即席食用,更是饋贈親朋的特色禮品。每家店都有外帶,一紮簍30個左右,包裝精美,禮品盒上也很貼心的寫上了食用方法。半熟的小籠,拿回家隔水蒸個7-8分鐘就能品嚐了哦。

還在吃肉包菜包奶黃包,這也太low了吧,帶你走進無錫小籠包

吃小籠饅頭,當然也是非常講究的了。由於湯汁真的非常多,小籠包的吃法也和一般的包子不一樣。小籠饅頭端上來,取一個小碟子,倒入少許香醋和嫩薑絲作為佐料,用筷子輕輕地夾起小籠饅頭緩慢的移入小碟子中,先在皮薄的小籠饅頭皮上咬上一小口,然後慢慢地吮吸其中的湯汁,一邊吮吸,一邊品嚐,香甜鮮美的滋味便在口腔中迸發出來。小籠饅頭的湯汁吸得差不多了,再將剩下來的小籠饅頭連皮帶肉一起吃下去。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這樣的吃法,一來是可避免湯汁噴濺、燙傷口腔,二來是在吮吸湯汁的時候,能夠更加精心的去品嚐湯汁的鮮美。記住十二字口訣,來吃小籠饅頭,就能開啟味覺上的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