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梁松林

| Liang SongLin

梁松林,1971年出生,籍貫廣東陽江。1993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2003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導師陳新華;2007-2008年研修於中國藝術研究院賈又福山水畫工作室精英班。現任教於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美術學院,國畫工作室主任,廣東省“翰墨薪傳工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專案專家。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文/饒佳(藝術策展人、知名媒體記者)

初看梁松林的作品,其畫面感覺是幾近抽象的,這個抽象不是指“物”的存在與否,而是透過筆墨關係體現出來的氣勢。在物象表達上,他筆下的畫面是具體的,形態亦相對穩定,明確的山水,筆墨、章法、氣韻都是圍繞“物”而展開。然而在氣勢表達上,其畫面重在寫意,是山細看又不似具體的山,表現的是一種山巒高古、雄渾的氣魄。

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根》190×210cm

梁松林的作品發乎情,出乎心,非亦步亦趨地描摹,也非囫圇吞棗地概括,而是透過師承古人的傳統,研習經典,此外也從寫生入手,多方面鑽研,使中國畫呈現另一面的生命。對於中國畫創作來說,若拘泥於古,會使個性和自我消解於筆墨,但若全為個性,筆墨又會失去自我。這兩者都不為梁松林所取。在傳統與個性之間,梁松林有著非常融洽的把握,他將這兩者融化到內心精神之中,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榮枯系列組畫《生生不息》124×280cm

在榮枯系列、涅槃系列作品中,他筆墨似雲湧,畫面以水平或縱向展開,層層推進,各層次之間是筆墨的變化與對比,結構豐富多變,如山如霧,交錯有致,連綿不絕,畫面被演化為形式的交響。在這些作品中,形式被符號化了,但它指示的不是刻畫物件本身,而是表現畫家本人的精神,畫家從群山及自然中看到的“樂章”,實際是他心靈的樂章。梁松林借自然物件抒發內在情感,觀賞他的作品時不會引發對具體事物的聯想,而是由形式的構成引起審美感受,進而體會畫面中內在交響的情感樂章。

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涅槃系列組畫《榮》178×90cm

當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寄託在形式上,形式就不再是單純的視覺關係,而是“有意味的形式”,它的表現其實是筆墨的關係。在《靜谷微嵐》中,畫面中高山深壑都是黑沉沉的,濃重墨色的微妙變化顯露出群山遠近的層次,墨的暈染使人感到山林的雲霧利露水。孤樹懸于山川,裸露的山岩在光芒的映照下閃閃發亮,與黝點的山巒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一切似乎都很寫實。但是從形式上看,那片灰白的岩層從畫面中凸現出來,與周邊的黑色形成自足的空間關係,像畫面的構成造成的視覺張力。實際上,畫中的景色是想象的,山川地貌都是白天的觀察和記憶的印象,畫面氛圍是種主觀的感受,渺小的樹木在群山之中如同面對恢弘的都市,歷史的長河從胸中湧過,感慨萬千。

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靜谷微嵐》280×178cm

而他的寫生作品則重在勢,但也摻糅著想象,他的對自然的深情也伴隨著筆墨進入了畫面。他從寫生中獲取真情實感,但不囿於寫生,作畫時把握寫生的意象,再將筆意傾瀉其間。有一幅作品很典型地反映了這種意識,就是《雲山》。畫面提取了山體的一部分,用寥寥幾筆畫出奔放的氣勢。粗重墨點畫出蒼莽植被、山體,頃刻間拉開兩者的距離,也使遠景變得具象。這種虛實結合、緊松幻化,猶如情感起伏跌宕,收放之間見性情,氣象和豪情都不是虛寫,而是在實景的背景下展開。

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雲山》

總體而言,梁松林不求“物”細節的描繪,而重視筆墨轉換的形式的構成,尤其是墨色的構成、空間的分割和點線的關係,都反映出現代藝術的影響。他不刻意地追求現代,也沒有生搬硬套的痕跡,他的現代性是來自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來自表現現實的情感與意識的需要。在當今畫家中,少有梁松林先生這樣的才智,把傳統與現代這樣有機地融合,也是他的獨到之處。傳統的生命存活於現在之中,梁松林先生正是把握了現在,才使傳統的藝術在他那兒展現出新的生命。

藝術評論 | 梁松林:情感煥發傳統藝術的新生命

《崖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