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絲毫用處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絲毫用處

無意中聽到一個小故事,我們暫不論故事的真假,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容小覷。

故事說的是釋迦摩尼晚年來到我國,他之所以重視在我國的傳道,據他的話說是,他害怕他的學說成為學問,他覺得我們國家的人做做學問太厲害了,他害怕他的學說最後淪落為修而不行的境遇。

故事可能是作者自撰的,但是當我聽到“修而不行”的字樣時,心中卻起了波瀾。我們一直提倡知行合一,但真的是那樣嗎?捫心自問,我不敢保證我做到了,我覺得好像十分之一都沒有達到。

前段時間,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在探究“為什麼我們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沒喲踐行那些道理,道理只是在我們的心頭,我們從來沒有付諸過實踐。

道理是道理,生活是生活。我們掌握的道理和我們自己的生活是割裂的,雖然我們是二者之間的橋樑,但是我們從來不讓他們見面。我們道理當作了知識,而我們的生活只是在憑著條件反射和潛意識在執行。

知識和實踐的割裂,是我們最大的問題。學生時代的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學到的知識有什麼用,學習的終極目的好像被定位為考個好分數,一直以來我都是為分數而奮鬥,我也從來沒有考慮過哪些知識到底有什麼用。

我深信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說的,“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你愛過的人”,我覺得看過的書和再學校裡學到的知識都在我的血肉和氣質裡。

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我的道理和我的生活是在二個維度上,潛意識主導著我如“盲人騎瞎馬”一樣前行。

有段時間,我迷上了心學,買了很多關於心學的書籍,然後四處在網路上搜集資訊,主動加入了很多的社群和社群。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一個博士組織的讀書會,他屬於心學的一個流派,他們的宗旨是踐行心學。

加入社群首先要回答幾個問題,和簡單的問題,怎麼找到他們的?為什麼要加入?但是他們要求最真實的答案。很多回答假大空的人被拒絕加入了,之後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回答,有人是虛無的,有人是赤誠的,有人是誇誇其談,有人是迷茫求助。

他們提倡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儒學,剛接觸這個說法時,說實話我有點懵。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去踐行儒學,儒學在我看到只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而已,那只是一些很有道理的話而已,我從來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踐行,那些道理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去,我從來不知道儒學可以修行。

那件事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我終於瞭解了“知行合一”的真正涵義,我對知識的認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的我可能只是儲存器,各種知識在複製貼上之下隨機擺放著,他們在潛意識的沉澱中隨機組合,隨機消融。直到那天我才從混沌中醒來,第一次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了梳理,也對自己的知識架構有了模糊的認知。

知識本身毫無價值,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絲毫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