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熟悉的儒家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儒學可以成為正統哲學?

毫無疑問大家都知道儒學是中國的第一哲學,也是幾千年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正統哲學。那麼儒學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為何可以成為正統哲學,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下。

在周朝(約公元前1122—前225)前期的社會制度解體以前,官與師不分。換言之,某個政府部門的官吏,也同時就是與這個部門有關的一門學術的傳授者。這些官吏,和當時封建諸侯一樣,也是世襲的。所以當時只有“官學”,沒有“私學”。這就是說,任何一門學術都沒有人以私人身份講授。只有官吏以某一政府部門成員的身份才能夠講授這門學術,比如我們熟悉的《詩》、《書》、《禮》、《樂》等。

周朝後期的幾百年,王室喪失了權力,政府各部門的官吏也喪失了職位,流落各地。他們這時候就轉而以私人身份教授他們的專門知識。於是他們就不再是“官”,而是私學的“師”。各個學派正是由這種官、師分離中產生出來的。

如歷史學家劉歆的分析: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

這些流落到各地的王室、貴族、官吏都是各個方面的專家。如有教授經典和指導禮樂的專家,他們名為“儒”。也有戰爭武藝專家,他們是“俠”,即武士。有說話藝術專家,他們被稱為“辯者”。有巫醫、卜筮、占星、術數的專家,他們被稱為“方士”等等。其中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庭由於政治糾紛已經失去貴族地位,遷到魯國。所以說是孔子也是儒的後代。孔子的時代,他周遊列國教授了大量的學生(主要是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的知識),慢慢的把這些知識發揚光大,由此成了儒家的創始人。

你所熟悉的儒家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儒學可以成為正統哲學?

孔子作為教師的基本任務,是向弟子們解釋古代文化遺產。在教授傳統的制度和觀念時,孔子給予它們的解釋,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觀推匯出來的。例如在解釋“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換句話說,兒子的一生,至少頭三年完全依賴父母,因此父母死後他應當以同樣長的時間服喪,表示感恩。還有在講授經典時,孔子給予它們以新的解釋。

這樣一來,孔子就不只是單純地傳述了,因為他在“述”裡“作”出了一些新的東西。正是這樣,才使孔子不同於當時尋常的儒,而使他成為新學派的建立人。正因為這個學派的人都是學者同時又是《六經》的專家,所以這個學派被稱為“儒家”。

為什麼儒學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可以成為正統哲學呢?這需要說下中國歷史的經濟背景和社會制度。

中國是大陸國家,中華民族只有以農業為生。甚至今天中國人口中從事農業的估計佔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在農業國,土地是財富的根本基礎。所以貫穿在中國歷史中,社會、經濟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總是圍繞著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中國哲學家的社會、經濟思想中,有他們所謂的“本”“末”之別。“本”指農業,“末”指商業。區別本末的理由是,農業關係到生產,而商業只關係到交換。在能有交換之前,必須先有生產。在農業國家裡,農業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所以貫穿在中國歷史中,社會、經濟的理論、政策都是企圖“重本輕末”。

人們大都靠土地為生,土地是不能移動的,他只有生活在他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那也是他的子子孫孫續繼生活的地方。這就是說,由於經濟的原因,一家幾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這樣就發展起來了中國的家族制度,它無疑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組織得很好的制度之一。

儒家學說大部分是論證這種制度合理,或者是這種社會制度的理論說明。所以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種制度及其理論說明,都是很自然的。因此,儒家學說自然而然成為正統哲學,這種局面一直保持到現代歐美的工業化侵入,改變了中國生活的經濟基礎為止。

儒學倡導的仁、義、理、智、信、恕等非常符合統治者的尋求國家一統的訴求,或者說儒學與封建社會的需求相契合,畢竟儒學一開始是以《六經》這樣源於官方的教材為藍本進行傳業授道的,同時儒學也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者。同時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學。很容易被統治者所大力推廣和倡導及被社會民眾所接受。雖然後面儒學經歷了和墨家、道家等競爭和挑戰。但是從整個歷史文化長河來看,儒學還是佔據正統地位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有讀有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