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是什麼時間開始稱王的?

公元前9世紀,楚國國君熊渠發出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的驚世言論,僭越周禮,自行封三個兒子為王。

這是周王室衰微的一個訊號,當然,楚國並非西周時期最早稱王的諸侯國,實際上,早在公元前10世紀的時候,徐國的徐偃王就僭越稱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是什麼時間開始稱王的?

說起來徐國在西周初期是一個實力強悍的諸侯國,但他並不是周朝封的諸侯國,而是夏朝時期就已經存在,且實力強悍,是東方最強大的諸侯國。

西周初期,徐國曾多次聯合淮夷反抗周王朝,到了徐偃王時期,徐偃王治國有方,人又仁義,徐國更加強大。

地方五百里,威服三十六國,都城建的規制都超過了周天子的王城,徐偃王更是僭越稱王,與周天子分庭抗禮。

當然,周天子自然容不得這樣的一個存在,於是周穆王討伐徐國,徐偃王兵敗之後,周穆王封徐國為子爵國。

自此之後,徐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一落千丈,到春秋時期甚至激不起太大的水花,公元前512年被吳國所滅。

徐偃王稱王的時候,周王室還未衰落,自然周天子的討伐對徐國的打擊極大,讓徐國再也沒能起來。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是什麼時間開始稱王的?

而楚國則不同,熊渠僭越稱王的時候,周王室已然式微,諸侯或不朝或相伐,熊渠正是看到了周王室衰微自顧不暇才敢僭越稱王。

但僅僅幾年後,周厲王繼位,熊渠害怕暴虐的周厲王會派兵攻打楚國,就取消了王號。

熊渠的僭越稱王看似短暫沒有激起什麼水花,實際上並不然,因著楚國自稱蠻夷,不再試圖以子爵國的身份融入中原文明圈,才讓楚國在南方野蠻生長,拓地千里,不斷髮展壯大。

到了公元前704年,楚國國君熊通發出“王不加位,我自尊耳。”的豪言壯語,楚國再次僭越稱王。

對此,周天子是很生氣的,但周王室已然式微,拿楚國沒辦法,只敢責備被動擁護熊通稱王的隨國國君。

楚國是春秋時期最早稱王的諸侯國,同樣是周天子式微的一個極大的訊號,但在當時並沒有什麼效仿者。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是什麼時間開始稱王的?

畢竟諸侯國尤其是中原的諸侯國即便不那麼聽話了,但還是遵周禮,所以春秋時期,大家謀求的是稱雄,做諸侯之長,為此,他們“尊王攘夷”,尊的自然就是周天子。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是唯一的王,諸侯們就不會稱王,即便實力強悍,也會率領諸侯朝見周天子,這是最基本的遵周禮的表現,也更能得到諸侯國們的信服。

所以我們看春秋時期稱王的很少,基本都是被排除在中原文明圈之外的一些諸侯國,比如實力最強悍的楚國,還比如吳國和越國,都是在春秋時期就稱王的。

當然,不管是周天子還是中原的諸侯各國都不承認他們的王號,但那又怎樣呢?他們的稱王靠的是實力,不是誰的承認,得到周天子的承認只能是說錦上添花,並非雪中送炭。

當然這種情況到了戰國時期就有了很大的改變,都說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這種情況越到後來越嚴重,隨著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的發生,周天子的存在感更低。

春秋到戰國,實際上諸侯國來了一個重新洗牌,大部分的諸侯國已經消失,留存下來的也多進行了很大的變革。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是什麼時間開始稱王的?

周天子更加沒有威懾力,利用價值已經不大,中原的諸侯國也開始想著稱王。

戰國時期最早的稱王事件即徐州相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為遏制秦國的東進,改變齊國和秦國對魏國東西夾擊的局面,折節事齊,前往徐州朝見齊威王,正式尊齊威王為王。

齊威王不傻,他一個人稱王肯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於是也尊魏惠王為王,這就是著名的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事件的威力不亞於當初楚武王熊通稱王,甚至可能更甚,因為諸如楚國之類的稱王並不被中原承認,但魏國和齊國是中原大國,影響力巨大。

他們之前還曾尊王攘夷,率領諸侯朝見周天子,這一下子稱王,就意味著直接否定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當初楚武王沒有效仿者,而徐州相王之後,效仿者眾,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立為王,同年,魏惠王尊韓宣惠王為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是什麼時間開始稱王的?

公元前323年又有了著名的五國相王事件,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等五國相互承認為王。

儘管趙武靈王覺得趙國沒有實力稱王並自降一格在趙國稱君,儘管齊國試圖破壞五國相王結成的聯盟,但都沒有阻止諸侯們紛紛稱王的步伐。

再後來,大家都是王了,周天子這個天下共主反而成了最尷尬的一個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都說周朝享國近八百年,但光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就佔了五百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