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之極的李略滿心怨恨,逐漸起了反叛之心

南北兩朝又各自安穩地發展了幾年之後,到了514年冬,靜極思動的北魏宣武帝,準備派大軍攻略南梁佔據的益州之地。

這件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差不多十年前,北魏和南梁爭奪梁州、益州的那次大戰,北魏佔據了南梁的整個梁州和益州部分割槽域,但益州主要地域仍然在南梁掌握之中。當時,梁武帝蕭衍啟用了寧州刺史李略抵禦北魏的進攻。梁武帝許諾,如果能勝利,事後就任命李略為益州刺史。可是,在北魏軍退軍後,梁武帝反悔了,並沒有任命李略為益州刺史。失望之極的李略滿心怨恨,逐漸起了反叛之心,被梁武帝蕭衍察覺後,斬殺了李略。

失望之極的李略滿心怨恨,逐漸起了反叛之心

事後,李略的侄子李苗投奔了北魏。同時,曾經擔任過益州主簿的步兵校尉淳于誕,也從漢中投奔了北魏。

這二人投奔北魏後,一直給宣武帝獻計獻策,籌劃攻取益州之事。只不過之前宣武帝一直沒騰出手來,所以,此事一直沒有正式執行。

在兩國數年沒有打大規模戰役的情況下,在高肇的鼓動下,感覺實力已經恢復的宣武帝決定,對益州用兵。這次出兵的主帥,就是司徒高肇。

失望之極的李略滿心怨恨,逐漸起了反叛之心

這應該是高肇染指軍權的一種手段,可惜的是,這次出兵的結局,卻大大出乎高肇的預料。

514年十月,宣武帝任命高肇為大將軍、平蜀大都督,率領十五萬大軍,攻伐益州;任命攻略益州的主要推動者,淳于誕為驍騎將軍,李苗為假龍驤將軍,作為北魏大軍的嚮導。同時,宣武帝命令益州刺史傅豎眼、梁州刺史羊祉、安西將軍奚康生、撫軍將軍甄琛等將領,率軍配合高肇的進攻。

可是,就在北魏大軍相繼出發並陸續到達預定位置,高肇的主力大軍還在征程途中,南樑上下,尤其是益州之地,緊張萬分的全力備戰的時候,北魏發動的這次大規模的戰役,卻突然夭折,北魏軍偃旗息鼓,迅速撤回。因為就在這時,515年春正月,北魏宣武帝突然病逝,年僅三十三歲。

失望之極的李略滿心怨恨,逐漸起了反叛之心

宣武帝病重期間,估計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會突然死亡,也就沒有對後事做出任何安排,因而,宣武帝一死,北魏朝廷立刻陷入動盪之中。

在皇朝時代,皇帝就相當於整個國家的大腦,皇位交替時期,國家所有事項幾乎都會停滯,何況對於高肇來說,宣武帝的死,可是直接關係著他的生死。這種情況下,高肇哪還有心思繼續攻略益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