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太極

1651年,順治賜死叔叔阿濟格,及其兒子勞親,開除出宗籍。英親王阿濟格之死,純屬咎由自取,沒有相應的實力做後盾,又缺乏清晰的頭腦,還不懂得低調做人。

阿濟格,努爾哈赤第十二子,母親是阿巴亥,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是他的胞弟。阿濟格驍勇善戰,力大無窮,是少有的悍將,跟“滿洲第一勇士”鰲拜不相上下,武力值沒得說。《清史稿》記載:“身長丈餘,腰腹甚大”,說他身高一丈多,虎背熊腰。

身高一丈,也就是三米多,自然是不可能的,史書誇大其詞,卻也說明阿濟格非常高大威猛。可惜,阿濟格僅限於勇猛而已,他缺乏智慧,在八旗內部鬥爭激烈的清朝初年,註定倒大黴。給阿濟格平反的乾隆如此評價:“雖前此亦有微功,究不足以抵其罪,黜爵實由自取。”

1626年,皇太極繼位後,為了強化君權,開始找各種理由收拾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一起執政的三大貝勒。多爾袞、多鐸兄弟得到重用,但阿濟格則被排擠,皇太極有意在他們兄弟之間挑起事端。對此,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阿濟格卻毫不知覺。

順治、皇太極

1626年冬季,皇太極剛剛繼位,蒙古大將恩格參前來投奔,追隨阿濟格。按照努爾哈赤的慣例,投誠的蒙古將領,可以自己選擇歸屬。但是,皇太極為了打擊阿濟格,他把恩格參劃給了德格類,也就是努爾哈赤第十子,因為德格類跟自己關係好。

恩格參跟德格類合不來,便跑回阿濟格府上,尋求保護。德格類很生氣,便派人去把恩格參抓回來,但阿濟格不同意,還親手打傷了來人,惹怒了皇太極。恩格參事件,阿濟格被罰銀一千兩,駿馬七匹,以示震懾。此時,皇太極露出了利刃,但阿濟格還是不醒悟。

1628年,阿濟格再一次惹惱了皇太極,結果被廢了鑲白旗旗主之位,轉交給弟弟多爾袞。多鐸年滿14週歲,到了適婚年齡,阿濟格擅自做主,給他迎娶新婚妻子,犯下了大錯。按理說,弟弟結婚,哥哥操辦也正常。問題是,阿濟格給多鐸選的妻子不是皇太極所喜歡的。多鐸要迎娶的,是舅舅阿布泰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表妹。

阿布泰,阿巴亥的親弟弟,努爾哈赤時代的八大臣之一,位高權重。皇太極繼之時,殺了阿巴亥,阿布泰也被貶官,不能再跟諸侯王有聯絡。皇太極看來,多鐸迎娶阿布泰的女兒,對自己是一種挑釁。阿濟格自作主張,皇太極不能容忍,直接讓他從鑲白旗旗主的位置上下來,讓多爾袞接替。

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繼位,多爾袞、濟爾哈朗攝政。次年,阿濟格被冊封為英親王,但不能“世襲罔替”,他非常不滿意,經常抱怨,被多爾袞訓斥一頓。清軍入關後,阿濟格作為先鋒大將,追擊李自成,斬殺劉宗敏,招降了左夢庚的80萬大軍(號稱),威震一方。

一連串的勝利,讓阿濟格衝昏了頭腦,朝廷命令還沒下來,他卻擅自班師,多爾袞當面斥責他,還沒獎勵。1649年,阿濟格鎮守大同,欺壓漢人,搶奪民女,惹惱了姜瓖。堂堂大同鎮總兵,豈能受欺負,姜瓖直接率部起義,處死城內八旗兵數百人。阿濟格力大無窮,翻越圍牆逃生,躲過一劫。

大同起義後,阿濟格連戰連敗,山西大多數城池被義軍攻佔。如此,多爾袞只能帶著病體親征,率8位王爺出戰,打了接近一年,也沒見效果。可惜,大同城內出現叛徒,姜瓖被叛徒處死,城池陷落。隨後,阿濟格屠殺大同民眾,然後回京請賞,想要成為“叔王”,當攝政大臣。

攝政王豈能隨便當,阿濟格不管這些,他認為多鐸、濟爾哈朗都是“叔王”,憑什麼自己就不是。阿濟格無理取鬧,多爾袞很生氣,便廢了他英親王爵位,以示懲罰。當然,多爾袞只是做做樣子而已,很快就恢復他的爵位,卻足以表明阿濟格情商太低,連弟弟都嫌棄。

1650年12月,阿濟格、多爾袞一起外出打獵,在長城古北口一帶活動。也許是天氣寒冷,多爾袞身體吃不消,暴斃而亡。阿濟格異想天開,他隱瞞多爾袞已死的訊息,想自己當攝政王。為此,他讓麾下300精銳騎兵做好準備,等靈柩回到京師,順治帝出來迎接時,立刻控制皇帝,宣佈多爾袞的“遺命”。

不得不說,阿濟格真搞笑,順治對他們兄弟多有防備,豈能不知道訊息呢?阿濟格回到德勝門,靈柩還沒放好,早已埋伏在四周的清軍圍上來,阿濟格成為了俘虜,麾下300騎兵不願意投降,全部戰死。順治很夠意思,沒直接殺了阿濟格及其兒子勞親,而是將他們囚禁在監獄,好好反省。

也許是張廷玉沒有出生,還沒編寫好《明史》,英親王阿濟格不知道漢王朱高煦的故事,再次犯了錯誤。囚禁在監獄,理應低調做人,但阿濟格沒有。阿濟格拿著秘密送來的大刀,在監獄中開挖地道,揚言要焚燒王宮,擒拿順治。赳赳武夫一枚,阿濟格與朱高煦沒啥兩樣,都是自己斷了生路。

順治沒有朱瞻基狠,阿濟格沒有被放在大缸中“燒烤”,而是拿了三尺白綾,自我了斷,兒子勞親也一起被處死。阿濟格死後,順治廢除英親王爵位。乾隆繼位之後,出於家族感情的需要,給阿濟格平反,也說他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