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1948年大決戰前,我軍全部兵力已經發展到280萬人,其中野戰軍149萬人。在部隊建制方面,野戰步兵縱隊即有51個,還有1個特種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和1個鐵道縱隊。

在全軍各大戰略區中,以東北我軍的實力最強,當時全部兵力已經超過100萬,其中70萬人屬於主力部隊,計有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1個坦克團。

很顯然,要單論步兵縱隊的數量,東北野戰軍當時並不是最多的,只佔到了全軍的大約四分之一。但是東北野戰部隊的兵力卻佔到了全軍野戰部隊的幾乎一半,這便意味著東北野戰軍步兵縱隊的實力要遠強於關內的步兵縱隊。

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在1948年大決戰前,東野的步兵縱隊通常轄3個步兵師及縱隊直屬部隊,主力縱隊的兵力基本都在4萬人以上,只有少數新縱隊兵力不足此數。尤其是當時的一些主力步兵師,基本都是一萬多人的陣容,兵力相當充實。

以解放錦州的作戰為例,第2、3、7、8、9縱隊以及第6縱隊第17師,共計16個步兵師,外加炮兵縱隊主力,這就已經是25萬人了。

而在塔山防線的第4縱隊,戰前兵力即達40367人,即便在前哨戰中有一定的傷亡,但下屬3個步兵師的戰鬥力並未受到致命影響。

在面對國軍幾個師的輪番衝擊中,第4縱隊在塔山防守作戰中,甚至還留有第11師作為預備隊,沒有太多使用。

在遼瀋戰役開始前,連東北國軍都沒有認識到此時東野部隊的兵力已經如此充實,就更別說其他人了。

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尤其是從華北來的一些國軍將領,從未體會過如此火力、兵力的對手,頗為震驚。像獨立第95師這樣的部隊搞不清楚情況,更是把3個團打成了3個營,依然未能突破並鞏固住任何一個陣地。

相較於東野此時的縱隊兵力規模,關內部隊是差距比較大的。

以華北野戰部隊為例,在1948年9月時,野戰第1兵團的3個縱隊,一共才7萬餘人;第2兵團所轄的2個縱隊另1個旅,只有5。7萬餘人;第3兵團所轄2個縱隊另2個旅,則只有不到5。3萬人;其餘第7縱隊和第14縱隊,各只有1萬多人。

也就是說,當時華北的縱隊兵力比較少的單位,只相當於東野一個主力師的兵力數。而東野兵力比較充實的主力縱隊,在兵力數量上基本要接近於華北我軍一個兵團了。

當時西北我軍的縱隊兵力跟華北部隊也相差不多,基本上一個縱隊的兵力數也是1萬多人。

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那麼華東和中原野戰軍,在步兵縱隊的兵力數量方面,情況又是如何呢?

1948年大決戰時,中原野戰軍有7個野戰縱隊參戰,總兵力約14萬人,平均每個縱隊兵力為2萬人,基本相當於東北野戰軍縱隊兵力的一半。

不過具體到各縱隊來說,實力並不均衡。其中最強的第4縱隊兵力超過3萬人,兵力比較少的第2和第11縱隊,各自也只有1。5萬餘兵力,仍不過是略多於東野主力師的兵力數。

整個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的兵力數量,大致相當於東野3個主力縱隊的兵力數。

而在華東野戰軍方面,在淮海戰役中一共有16個縱隊參戰,包括特種兵縱隊,總計野戰兵力是36萬人。

以平均兵力而論,華東野戰軍步兵縱隊的兵力可以達到2萬多人,要比中野部隊充實些。

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華東野戰軍的上述縱隊除了特種兵縱隊外,還包括比較特殊的兩廣縱隊、魯中南縱隊和渤海縱隊。

這幾個縱隊要麼是由於特殊原因,兵力較少,只有幾千人;要麼就是剛升格為野戰軍,兵力還不充實,只有1萬多人。

因此具體到華東野戰軍的數字番號縱隊中,其實兵力還要更多些。

比如在第1到第13縱隊(缺第5縱隊)中,兵力1萬多人的只有第12縱隊,其餘的11個縱隊兵力都在2萬人以上,還有第9縱隊兵力在3萬人以上。

因此以平均數來說,華東野戰軍的一半縱隊要比中原野戰軍的縱隊多5000到6000人。

當然,相較於東北野戰軍而言,華東步兵縱隊的平均兵力也只是其大約六成到七成之間,雙方的兵力數基本要差出一個東北標準的主力師或者華北標準的一個縱隊來。

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按照粟裕將軍的理想規劃,一個步兵縱隊的兵力最好應當保持在35000人左右,方能在大戰中有相對充裕的兵力使用。

但實際上在華野和中野的步兵縱隊裡,沒有任何一個縱隊可以達到此實數。反倒是在東北野戰軍的縱隊,不僅能夠達到此數,還能超出好幾千人來。

比較充足的兵力數量,對於野戰部隊執行連續作戰任務非常關鍵。

在淮海戰役中,因為我軍兵力數量少於國軍,而且還要執行圍殲、攻堅作戰任務,因此野戰部隊打得非常辛苦,都是將勤雜人員補充到一線再加上火線動員解放戰士,才最終啃下硬骨頭的。為此,不少戰鬥骨幹都犧牲或負傷了,屬於是硬仗中打硬仗。

相對來說,東北野戰軍的步兵縱隊由於兵力數量相對充實,因此在作戰中較為從容。

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即便是在塔山阻擊戰中,第4縱隊在頑強抗擊住國軍東進兵團輪番衝擊後,還能保有一個基本完整的步兵師。而且在傷亡較大的第10師和第12師中,也並未徹底失去戰鬥力,兩個師加上前哨戰的損失,依然未到無力作戰的地步。

在錦州前線參與攻堅作戰的部隊更是如此,剛剛完成攻城作戰,經過簡單休整後立即便開往遼西,參與了圍殲廖耀湘兵團的大戰,並直接向瀋陽進軍。

如果說部隊的建制不充實,兵力數量比較單薄,那麼在大戰之後可用的戰鬥兵力會很少,以至於無法維持建制部隊的戰鬥力,使得整體的作戰能力下降不少。

然而在遼瀋戰役中,東北野戰軍的戰鬥力基本沒有受到大戰的影響,執行連續作戰任務的能力極強。

一個縱隊兵力超過40000人!大決戰前,東野縱隊有多充實?

比如在塔山一線的守備部隊很快便轉為東野先遣兵團入關,而東野主力的動員在遼瀋戰役結束後不久就能完成,這是極大出乎華北傅作義預料的。

所以當東野主力突然出現在其面前,不僅傅作義大為驚訝,就是其麾下的精銳也很吃驚,因此在平張線上打出了東野部隊對敵一比幾十的戰損比。

當然這一時期,東野的步兵縱隊/步兵軍由於又增編了一個獨立師,其兵力規模更大,一個軍就有五六萬人,這樣的實力也的確會令敵人聞鳳喪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