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和親行,兵器銷作日月光,細說沉默已久的解憂公主

前言

回顧漢朝,“楚漢爭霸”、“獨尊儒術”、“絲綢之路”等一件件宏偉事件造就了無數偉人。那些功勞顯赫的將領學士,組成了大多數人心中對於漢朝的記憶。

不同於秦朝的“短命”,漢朝歷代皇帝一統江山、綿延百年,人們誇耀那些功績卓越的鐵血英雄,但殊不知歷史的成果還離不開柔情美人的犧牲。正是因為她們辭親離鄉、遠嫁西域,漢朝才得以平靜安寧地發展下去。

所以說,和親是漢朝維持朝綱的一大重要手段。可提起和親公主,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美人昭君,甚至是隻知道她。或許是其落雁的姿色讓人留戀,又或許是宮中畫像的插曲逗人興趣,詩人作家們也總愛撰寫她的和親故事。

但論及貢獻,歷史上有一位女子的地位並不在她之下,那就是漢武帝時期遠嫁烏孫的解憂公主。

絲綢之路和親行,兵器銷作日月光,細說沉默已久的解憂公主

一、漢朝大業終將成,和親烏蘇借東風。

自古以來,西域民族部落林立,直至公元前209年,冒頓單于上位帶領族民建立起強大的匈奴帝國。那時的匈奴實力空前雄厚,地界之大東起遼東,西逾蔥嶺,南至長城,北達貝加爾湖。

史書記載“行盜侵驅,所以為業”,說的正是蠻橫的匈奴政權,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念,以戰爭之由行搶掠之實。可是再怎麼憤恨不滿,面對匈奴強大的基業和兵力,其他國家也不敢輕易進犯。

西漢初期,漢文帝三年至昭帝元鳳三年,漢、匈兩國勢力懸殊。面對匈奴的燒殺搶掠,王朝內並無實力可以與其對抗,無奈之下這百年間,朝廷為防其來犯,多次以和親、通關市等手段來穩定局面,力圖漢朝休養生息、發展壯大。

直到漢武帝年間,“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西漢經濟繁榮昌盛,中央集權也得以收攏加強,朝廷一改往日對匈奴服從的局面,選擇主動出擊。為了攻打匈奴,漢武帝一方面打算繼續加強軍事力量,另一方面則是想要聯合西域其他勢力夾擊匈奴,將其徹底消滅。

自公元前133年,漢匈兩國正式開始打仗。據記載,漢武帝一共對匈奴發動三次攻擊,最先收回了河南地區,之後又利用戰爭打通去往西域的道路,在第三次戰爭裡漢朝又再次派為情、霍去病前往匈奴,兵分兩路夾擊漠北,致使“漠南無王庭”。三次戰爭,漢朝大獲全勝,漢武帝的第一部籌劃已經成功。

絲綢之路和親行,兵器銷作日月光,細說沉默已久的解憂公主

但是,這並不足以完全消除匈奴對於漢朝的威脅,匈奴依舊保有實力繼續抗衡漢朝、騷擾周邊百姓。所以,漢朝想要聯合西域其它民族勢力一起抗擊匈奴,而烏蘇可謂是漢朝最好的聯盟物件。

起初,烏孫子民依附於匈奴而生,居住在祁連、敦煌一帶,之後西遷至伊犁河況域附近後,就不再願“復朝事匈奴”。作為西域諸國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其下有子民六十三萬,兵力佔十八萬八千人,號稱“最為強國”,是西域諸國中最能與匈奴抗衡之力。

除此之外,烏孫在漢匈征戰中還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形特點。烏孫東林匈奴,西鄰康居,一旦漢朝可以與烏孫聯盟,那麼二者便可以東西夾擊匈奴,一舉殲滅。不僅如此,漢朝還可以借烏孫之勢聯絡剩下的西域勢力。 所以,聯絡烏蘇就是漢滅匈奴大計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但是,張騫第一次出使烏孫時,並沒有達到漢朝的目的。畢竟烏蘇服從匈奴已久,即使現生二心也不敢公然與匈奴抗衡。而且,漢朝在西域的勢力還是與烏蘇有所差別,這一聯合風險依舊不可忽視,烏蘇國王一時也不敢答應。

可匈奴打擊漢朝受挫,轉而將矛頭指向西域其它國家,烏蘇也難逃其魔爪。民怨四起,烏蘇國王最終主動提出與漢朝和親,共同聯合對抗匈奴。漢元封中,武帝下旨將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為公主嫁與烏孫昆莫,漢烏聯盟就此成立。

可是,細君僅在烏蘇生活五年後就抱病抑鬱而終,和親一事也就中斷了。為了繼續維持兩國的政治聯盟,對抗匈奴,漢武帝打算再重新指派一位和親公主。

絲綢之路和親行,兵器銷作日月光,細說沉默已久的解憂公主

二、絲綢之路鼓聲響,解憂慷慨赴烏蘇。

細君公主去世後,漢武帝無奈需在劉氏宗親中挑選新的和親公主。翻閱名目數遍,漢武帝終於看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劉解憂。

劉解憂乃楚王劉戊的孫女,因劉戊曾參與“七國之亂”,之後兵敗被貶為罪臣,解憂也就成為了罪臣之女。雖自小也被嬌貴地養著,但解憂和其它名門貴女並不一樣。漢武帝也正是看中了她不同於尋常女子的慷慨潑辣、有膽有識,所以命她作為去往烏蘇的和親公主。

“公主死,漢復以楚王戊之孫解憂為公主,妻岑阪 。”面對國家的需要,解憂猶如其名字一般,果敢堅毅、為國分憂。公元前101年,解憂正式踏上和親道路,先後嫁給了烏蘇的三位國王。

剛來烏蘇的她,嫁給了當時統領烏蘇的昆莫——軍須靡為左夫人。可剛成婚沒幾年,軍須靡就因身染重病而去世。按照烏蘇的收繼婚制,“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子”,解憂又嫁給了岑販的堂弟翁歸。這樣的習俗,在漢朝是從未有過的,細君公主也正是因為接受不了這樣的規矩最後鬱鬱而終。

但在解憂看來,自己既然已經嫁到烏蘇,與其整日以淚洗面、哀怨不斷,還不如主動接受。好在翁歸對待解憂極好,二人情投意合,婚後更是育有三男兩女。

長子後來成為烏蘇的大昆彌;次子名萬年,極受莎車王喜愛,之後更是繼承了莎車王的衣缽;三子大樂也才幹不俗,成為了烏孫左大將掌管軍事。兩個女兒的人生也比較美滿,長女弟史嫁給烏蘇的龜茲王絳賓為妻,小女素光則成為若呼翎侯妻。

絲綢之路和親行,兵器銷作日月光,細說沉默已久的解憂公主

嫁與翁歸靡後,解憂還積極地為烏孫國的經濟政治出謀劃策,協助丈夫管理政事,君明政清解憂也深受百姓愛戴。不僅如此,翁歸靡在位時可謂是烏孫國力最強盛的時期,同時更是烏孫和漢外交和睦的高潮階段,這其中當然離不開解憂公主的助力。

據史料記載,昭帝末年匈奴再次侵犯烏蘇,並強烈要求烏蘇交出解憂公主,以此想要瓦解烏蘇和漢朝的聯盟關係。在匈奴人眼中,解憂公主的存在就是漢烏關係的象徵,更是漢烏聯盟的強大助力,只有除掉解憂公主才能離間漢烏兩國關係。這也驗證瞭解憂公主在烏蘇的政治地位極高,是漢烏友好關係的牢固基礎。

翁歸靡去世後,為了繼續維持烏蘇聯盟,解憂又一次嫁給了泥靡為妻。泥靡是解憂第一任丈夫和其匈奴夫人所生的兒子,解憂年長其許多。倆人婚後不久,解憂誕下一子卻早夭。

作為烏蘇國王,泥靡並不是個明君。在他的治理下,烏蘇百姓怨聲載道,人民生活並不安康。不僅如此,殘暴無道的泥靡還殺死了翁歸的兒子,此事一出國內大亂。無奈之下,漢朝出兵干涉強制泥靡下臺,並擁護解憂的兒子元貴靡上臺把持朝政。

最終,在漢朝和解憂公主的努力下,烏蘇內部大臣達成一致意見,解憂長子元貴靡上位。可是好景不長,解憂公主的孩子相繼離世,烏蘇的朝政逐漸被烏就屠掌握。

眼看政局慘淡、子女離世,已至晚年的解憂內心十分悲痛。也許真的如老話所說,人老就想著落葉歸根,解憂愈發思念故土親人,思慮良久後她決定上書朝廷,希望西漢準允自己回鄉。

朝廷也十分感念解憂為國家的良多貢獻,為獎其忠貞特許其回漢,併為解憂在長安安置住處,以公主禮遇待之。回西漢後不到兩年,解憂公主就因病仙逝了。

絲綢之路和親行,兵器銷作日月光,細說沉默已久的解憂公主

三、和親功勞史銘記,外交和睦日月新。

解憂公主遠赴烏孫五十年有餘,其為烏、漢兩國之間友好建立友好關係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解憂公主赴烏之初,烏孫還受制於匈奴,不敢明顯接受漢朝的示好。而到了解憂公主出塞的後期,特別是宣帝之世,烏孫就完全倒戈漢朝而“畔絕匈奴”。

在這五十年間,她不僅不斷促進烏孫與漢的友好關係,還不斷動員西域的其他國家。據記載,解優公主曾派遣侍者持漢節巡視天山南部的其它國家,所到之處都大行賞賜。所派使節不僅內習漢事,還外習西域習俗,因而深受西域國家敬信,從而擴大了漢在西域的影響,促進西域諸國與漢建立友好關係。

除了解憂公主不斷活躍在政治舞臺,其子女也為西域各國與漢的友好關係作出不小了貢獻。隨著其長女嫁給龜茲國王為妻、次子繼承莎車王大業,親漢的意見成為這些國家的外交主流。汪寧生同志曾寫道,西域諸國 “ 在摹 仿 內地習俗方 面,龜茲、莎車走在前列” ,足以窺見其卓越功績。

解憂在烏蘇三次上位國母,其在政治舞臺上發揮的作用絕不僅僅侷限於客觀條件。相比這些,更加令人敬仰的是她始終牢記自己身上揹負的國之大任。漫長的和親歲月中,她並沒有因烏蘇的收繼婚制而悲憤哀怨,也沒有因遠離故土而陷入悲愁,她始終堅毅忠貞,猶如天山的雪蓮頂風傲雪、常開不敗。她就這樣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漢朝民族友好的千秋偉業中去,在中華民族的千年歷史中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絲綢之路和親行,兵器銷作日月光,細說沉默已久的解憂公主

結語

每次談起和親,大家最先想起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其實,若沒有解憂公主和親在親,就不會有昭君出塞。是解憂公主付出了一生心血,為漢朝和西域的友好關係打下堅實基礎,待到昭君出塞時,漢朝在民族關係上的主要問題都已基本解決。昭君此去,只是為了進一步地鞏固和加強這一和平友好關係。

並且,從二者的從疆域地理上來看 ,昭君出塞亦在河套地區,而解憂公主則是遠至伊犁河畔。正是因為她不斷活躍在西域政治上,才使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與內地聯絡得更加緊密,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頻繁。這對於我國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漢書∙西域傳》

《史記 · 大宛列傳》

《漢書 · 張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