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所謂

“一部春秋,半部晉國”

,在周平王東遷而天子蒙塵,以“蠻夷”自居的楚王用武力屈服中原時,與周王室同宗的晉國毅然扛起“尊王攘夷”的旗幟,與楚國鏖戰數年,並得到

“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

的任命。作為開創晉國霸業的元勳之一,城濮之戰助晉取威定霸,崤之戰擊碎秦獻公霸業美夢,先軫是如何做到冠絕春秋的呢?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一、

追隨一生,戎馬半載

作為一國之君的兒子,什麼都不缺的重耳熱衷於結交晉國的能人異士,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就有了五個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朋友: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六人互為知己,相互扶持,在未來走上一段膾炙人口爭霸之路。

眼下,重耳遇到了大麻煩,夫人驪姬以美色獲得晉獻公專寵,但重耳和大哥申生、弟弟夷吾都不是她所生,於是驪姬經常向晉獻公吹枕邊風,讓申生、重耳、夷吾皆離開國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順利繼位,驪姬逼死太子申生後,又接著說重耳、夷吾將要謀反。不得已,重耳叫著自己的五個好朋友趕緊跑路。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體驗,重耳和五位朋友既經歷過食不果腹,也享用過玉盤珍饈;在重耳擁美人入懷忘記鴻鵠之志時,朋友們的勸阻讓他得以奮起;當重耳受盡小人的侮辱後,朋友們的鼓勵幫助他知恥而後勇。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六人回到闊別已久的晉國,成為這片土地的實際掌權者。

重耳的五友之中,趙衰、狐偃、賈佗善謀,先軫、魏犨有勇,他們的組合可以說是當時最豪華的陣容。周襄王十九年(前633),晉文公重耳於被廬制執秩之法,作三軍,奠定了晉國後世百年的政治與軍事格調。其中先軫任下軍佐,

“先軫有謀,可以為輔佐”

,先軫於是在後半生開啟了戎馬之旅。

二、

晉楚之爭,先軫之謀

晉文公新立之際,離上一位霸主齊桓公之死已過去七年,首倡“尊王攘夷”的齊國江河日下,已經不是楚國的對手了,而秦國還在發展中,甚至秦穆公原本打算立重耳為晉國君以圖控制晉國。而尊王攘夷最大的“敵人”楚國卻出現了中興姿態,尤其是楚成王還打敗了宋襄公,一時威風無二。

晉文公四年(前633年),楚成王叫著自己的小弟們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援。當初流亡在外,宋襄公、楚成王都對重耳禮遇有加,重耳還同楚成王許下“與君王以兵車會平原廣澤,請闢王三舍”的誓言。是救援宋國還是不得罪楚國呢?就在晉文公左右為難的時候,是先軫的鼓勵讓他決定出兵助宋。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城濮之戰既是中國歷史上已知最早有詳細記載的戰例,也是誘敵深入戰術的典範,還是先軫的成名之戰。晉弱而楚強,宋不僅離晉較遠,又有曹、衛兩個楚國的小弟夾在中間,晉文公起初是不想打的,但先軫為他安排好了一切。

“報施定霸,於今在矣”

,出兵幫助宋國,面對楚軍退避三舍,皆是報恩;由宋賄賂齊、秦,使他們與楚為敵;進攻曹、衛,逼迫楚軍與晉決戰。先軫的這些謀劃說服了晉文公,於是晉文公在被廬作三軍,雖然先軫在此時任下軍佐,但卻是城濮之戰中的三軍統帥,“元帥”之名始於此,先軫也在城濮之戰打出了符合元帥之實的戰績。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三、

名將交鋒,城濮定論

先軫的一系列謀劃令不可一世的楚成王都要避其鋒芒,就當楚成王決定撤軍的時候,楚國名將子玉卻不同於,並自薦請戰。

“非敢必有功,原以間執讒慝之口也”

,子玉的固執讓楚成王十分不滿,只給子玉留下很少計程車卒。

能征善戰的子玉可不是個莽夫,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勢,他派出使者向晉國“求和”,

“請復衛侯而封曹,臣亦釋宋之圍”

。身為楚臣的子玉卻對國君無禮,這份自大就連首席謀士狐偃都上當了,諫言晉文公立刻出兵攻打子玉。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先軫卻看出了子玉的用意:若是答應子玉,衛、曹復國,宋之圍得解,他們將感謝的楚而非晉;若是不答應子玉,衛、曹必結怨於晉,宋也因為不得救援而埋怨晉,

“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將何以戰”

。看破的先軫自然有妙計,他建議晉文公暗中許諾衛、曹復國,又扣押楚國使者來激怒子玉。

好功心切的子玉決定率軍進攻晉軍,謀劃全域性的先軫則升任為元帥,統率中軍,與子玉決戰。晉軍率先退後九十里,讓子玉更加驕傲;不過隨後晉軍在先軫的帶領先是誘敵深入,再大敗楚左、右軍,眼見大勢已去,子玉只得帶殘部撤退,並回到楚國後自盡。城濮戰後,晉文公以周天子的名義,會盟諸侯於踐土,奠定晉國霸業。然而論功行賞的時候,晉文公卻認為狐偃獲頭功,先軫次之,國人不服。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四、

崤山碎夢,辱君赴死

在晉文公的帶領下,晉國霸業初成,近七十歲高齡的第二位中原霸主壽終正寢。在得知晉文公的死訊後,早有爭霸之心的秦穆公按捺不住了,他不顧大臣的反對,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大將出兵攻打鄭國。

鄭國位置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加上屢次因為爭奪君位而同室操戈,其國力大不如鄭武公、鄭莊公時期。為求自保,鄭國君時而親楚,時而親晉,但踐土之盟上,鄭文公已經向晉國表示臣服,秦國這番出兵便是趁著晉國國喪之際狠狠地打新國君晉襄公的臉。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報”

,先軫主張同秦軍交戰。由於此時晉襄公尚在服喪中,按禮不能興刀兵,為表決心,他將喪服染成黑色,並命先軫於崤山的狹路設伏,攔截秦軍。未滅鄭國,把晉國的屬國滑國搶了的孟西白三將放鬆警惕,被埋伏的先軫殺個大敗,秦軍全軍覆沒,孟西白還被先軫俘虜。

擔心秦、晉的關係破裂,晉文公之妻,晉襄公嫡母,秦穆公之女懷嬴勸說晉襄公將孟西白三將放回秦國,襄公同意了。得知戰犯歸國,先軫怒氣衝衝,他深知將卒效死力的不易,不悅襄公僅憑婦人的三言兩語就棄三軍將士的犧牲不顧,

“墮軍實而長寇仇,亡無日矣!”

先軫不顧尊卑斥責晉襄公,還當面啐一口唾沫,揚長而去。

晉襄公的寬宏雅量是春秋國君中少有的,他不僅原諒了先軫的無禮,甚至主動道歉。“匹夫逞志於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因為一時口快而侮辱了國君,先軫相當悔恨自責,同年,狄人入侵,先軫在箕谷中設伏,大敗狄軍,眼見狄人對晉國沒有威脅,於是先軫卸甲衝陣,以死謝罪。

晉文公五友之先軫,碎夢秦楚的春秋第一元帥

晉國三軍六卿制,始於被廬之蒐,中軍最尊,但最初的軍政尚未合一,執政並不是元帥。先軫作為第二位中軍將,率領晉軍大敗楚、秦,以實打實的戰功助力文公建立業,幫助襄公維護霸業,更是以死向國君謝罪,可謂是“千古仰高風,英名常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