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普安衛設定的背景

1. 明初平滇戰爭

元朝滅亡後,北元統治者退居漠北,東部和南部邊疆地區已經納入明朝的統治之中,貴州地區土司林立,各少數民族首領仍未完全歸附,雲南地區也為元朝宗王后裔梁王把匝刺瓦爾密所控制。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把匝刺瓦爾密擁兵十萬,割據雲南,忠誠於北元統治者,並繞道與之聯絡,對明朝形成南北牽制的危機。

太祖朱元璋幾經思慮後認為雲南“僻在遠方,未悉朕意,故遣使者往諭,鹹使聞知”,對把匝刺瓦爾密採取和平招撫措施。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朱元璋曾先後七次派遣使者前往雲南招諭把匝刺瓦爾密,但其拒絕招撫,並兩次殺害前往使者。和平招降策略失敗後,朱元璋敕文武官員。

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傅友德等人帶領的徵南大軍在曲靖白石江大敗元軍,隨即進軍昆明,收復滇中地區,梁王把匝刺瓦爾密自殺身亡。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收復滇中後,朱元璋命傅友德率兵西進全面收復雲南地區。洪武十六年閏二月(1383年)收復大理,雲南全境基本平定。

2. 明初貴州局勢

貴州作為湖廣通往雲南的重要地區,在平定雲南前後一直受到朝廷重點關注。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曾說“至如靄翠輩不盡服,雖有云南,亦難守也”,認為掌控貴州地區的靄翠等各大土司如果不能完全服從朝廷統治,那麼,即使平定了雲南地區,也是守不住的。

可見,貴州不僅是平定雲南地區,也是鞏固雲南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統治所應該首先得到重視和掌控的地區,因此將貴州納入明朝的牢固控制中是勢在必行的。而想要控制貴州地區,首先要降服各大土司勢力。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在平定雲南的過程中,明軍兵分兩路取道貴州進入雲南,進入貴州後一路攻克,留兵駐守要害之地。地方各少數民族首領皆望風而降,主動歸附明朝,歸附後朝廷授予其原官職,保留其原有權益。

平定雲南後,朝廷目的轉向鞏固西南地區的統治,而各大土司勢力龐大,成為明廷的心腹大患。

儘管明朝初期各大土司紛紛歸附,但對於各少數民族土司是否誠意歸附,明朝是持懷疑與警惕態度的。且各少數民族仍然不斷掀起反抗活動,洪武時期貴州地區“蠻夷屢叛”之事就屢見記載。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洪武十五年(1382年)烏撒少數民族反叛後,朱元璋諭徵南將軍傅友德等人認為在曲靖、普安、烏撒、建昌要害地一定要駐軍屯守,以震懾土司勢力。

終明之世,貴州地區各少數民族反叛時有發生,雖然在明朝強大軍事鎮壓下,大規模的反叛都被平息,但小規模反抗鬥爭數不勝數。因此,對於明朝而言,想要無後顧之憂,強大的軍事震懾作為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普安衛的設定

為了加強對雲貴地區的統治,明朝在兵制上,從各地調集軍士以立衛所,寓兵於農,守屯結合。明朝在沿襲元代土司制度的同時,又將大量徵南大軍留

各要害之地,設定衛所,防範、控制土司,鎮守地方。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普安衛設定的目的。普安地區民族成分複雜,且位於滇黔桂三省交界處,西與有“雲南咽喉”的曲靖接壤,北與水西宣慰司、南與廣西安隆長官司相鄰。對於普安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明廷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付友德大軍攻克普安後,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確保徵南戰爭的順利進行,將部分徵南大軍留下,駐守當地,威懾四方。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戰爭結束後,為震懾土司勢力,防範、鎮壓各少數民族叛亂,進一步加強對雲貴地區的統治,隨即在當地廣泛設定衛所,駐軍屯田。

普安地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明初平定雲南的一大軍事要道,且處於少數民族聚居區,“四面皆夷”,正屬於應設衛所的“要害地”,因而受到朝廷的密切關注。

洪武十五(1382年)正月設立普安衛,將留戍計程車兵編入普安衛。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普安衛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與貴州都指揮使司同年設立,是明朝在貴州第一批建立起來的衛所,設立之初隸屬雲南都指揮使司,後改隸貴州都指揮使司。

普安衛建制的完善

1. 衛城建造

普安地區範圍較為廣闊,民族成分眾多,且普安衛設定初期,鑑於當時明廷的主要目的在於征討雲南地區,又設有普安軍民府軍民兩管,普安衛並未建城,官軍人數亦較少。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隨著地方少數民族的叛亂髮生,進一步完善普安衛的防禦建制以加強對該地區的軍事控制成為明初在該地的重要舉措。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土知府普旦與阿資作亂一事平息後,普山府被廢,普安衛被升為軍民指揮使司,同時也完成衛城建造及下轄千戶所的設定。

2. 下轄千戶所

普安衛共領11千戶所。平

千戶所的設定與遷移。平夷千戶所設置於平定阿資叛亂期間,初設於魯勒舊(今雲南富源縣),其後被遷至香羅山(今盤州平關鎮)。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十二月,調徵南千戶劉成在此基礎上創立平夷千戶所。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在平夷所設立

魯勒舊改為設平夷衛,平夷千戶所則被移到香羅山(今盤州市平關鎮),仍屬普安衛。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3. 下轄驛站

在普安衛轄境修繕驛道,設定驛站。明朝在各地廣泛設定衛所的同時,大修驛道,廣設驛站。

元代修築的滇黔驛道在明代稱“普安入黔舊路”,作為湖廣經貴州通往雲南的咽喉要道,該驛路也成為明代重點經營的物件。

明代設定普安衛,主要目的是什麼?

明代在元朝基礎上對滇黔驛路進行重修與調整,沿驛路廣泛設定衛所,增設驛站,貴州境內的大部分衛所都分佈在此驛路上。普安地區作為此驛路上由黔入滇的最後一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向西進入雲南,向南入廣西地區,向北可經烏撒入川,可謂為衝要之地。

普安衛設定後,又接連在普安路段設定湘滿站、新興站、亦資孔驛站和亦資孔遞運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史來鑑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