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古詩裡的故事:於易水送人-駱賓王

今天這首古詩背後的故事比較悲壯,故事發生在

2000

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那時候我們華夏這塊土地還沒有統一,有好多國家,其中比較大的有

7

個,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個國家裡面最厲害的是秦國,就是後來統一整個中國的那個秦國,當時的國王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秦國強大起來之後就想把其他的國家全部滅掉統一整個華夏,那其他國家肯定不願意啊。但是打又打不過,於是就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對付秦國。

有個國家叫燕國,他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找一個人去刺殺秦王,把他殺掉之後秦國肯定就亂套了嘛,那燕國自然也就沒有這麼危險了。出這個主義的人叫太子丹,是當時燕王的兒子。太子丹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一個很勇敢又很聰明的人,叫荊軻。荊軻是衛國人,他文武雙全,有勇有謀,但是在衛國被秦國滅了之後就只能到處流浪。太子丹找到他之後就跟他說:“秦王老是想消滅其他的國家,太欺負人了,你能不能幫我去殺掉秦王。”荊軻肯定不願意啊,秦國這麼強大,我這不是去找死嘛。但是太子丹給了荊軻很多很多錢,給他住很好的房子,反正就是隻要能給的都給了,還天天跟他說殺秦王的這個事。日子久了,荊軻就只好答應去試一試。你看這就叫“拿人家的手短”,白白享受了別人給的這麼多東西,都不好意思拒絕了,哪怕這個事情風險很大。所以有句話叫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是這個意思。

給孩子講古詩裡的故事:於易水送人-駱賓王

荊軻真乃大俠也

荊軻好吃好喝地過了沒多久的快活日子,秦國就開始要打燕國了。太子丹連忙對荊軻說:“秦國就快打過來,兄弟,你快點動手吧”。荊軻說:“現在就算我去秦國也見不到秦王啊,我聽說秦國現在特別想抓樊於期將軍,要不你去把樊於期將軍殺了,我帶上他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去秦國就能見到秦王了”。太子丹說:“樊將軍落難的時候跑到我們這裡來求救,我這樣把他殺了太不厚道了,你再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荊軻於是就自己去找到樊於期,對他說:“秦國把你家裡的人全部都殺了,現在又出了很多錢到處想抓你,你有什麼打算嗎?”樊於期哭得稀里嘩啦地說:“我現在一想到這個事情眼淚就控制不住,恨不得立刻就去把秦王殺了,但是沒有辦法啊。”荊軻說:“我有一個主意,可以為你報酬,還能讓秦國不再攻打燕國。”樊於期連忙問是什麼辦法。荊軻說:“我拿你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去見秦王,只要我見到他,我就有機會殺他了。”樊於期聽完生氣的說:“只要能幫我報仇,就算讓我自己去死我也願意,謝謝你的好辦法,我終於可以報仇了。”於是就自殺了。

這裡說下秦王為什麼這麼恨樊於期呢?因為樊於期本來是秦國的一個將軍,然後因為看秦王不順眼,竟然就想反叛秦國,被發現之後就逃到了燕國。

拿到了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之後,太子丹又給荊軻找來了一把非常鋒利的短劍裹在地圖的中間,然後又派了一個勇士秦舞陽作他的助手。這個秦舞陽的膽子非常大,聽說

13

歲的時候就殺過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最後親自送荊軻到易水的河邊,荊軻看著清澈的易水河大聲的唱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所有在場的人都留下眼淚,他們都知道荊軻這一去,不管成不成功都不可能再回來了。

給孩子講古詩裡的故事:於易水送人-駱賓王

傳送中的易水

荊軻到了秦國,秦王聽說他拿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就讓他拿到皇宮裡去。秦舞陽看到皇宮的臺階上站著這麼多拿著刀劍計程車兵,直接就嚇尿了。荊軻內心非常鄙視,只好跟秦王說:“小地方來的人,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場面,嚇壞了,請大王原諒。”秦王說:“那你一個人拿過來吧。”荊軻就只能一隻手提著裝著樊於期人頭的箱子,一隻手拿著地圖走過去。

秦王先開啟箱子,裡面果然是樊於期的人頭。然後又慢慢地展開地圖,就在地圖快全部展開的時候,荊軻突然拿起地圖上的短劍,奮力地朝秦王刺去。秦王大吃一驚,連忙向後躲,但他的袖子還是被荊軻割掉了一段。秦王想把他自己的長劍抽出來,但因為太性急一下子抽不出來,就只好圍繞旁邊的柱子跑,荊軻見第一劍沒有刺到秦王,就連忙追上去。因為事情太突然,王宮裡的大臣都蒙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候有個專門給秦王看病的小官先反應過來,直接拿手上的藥包砸向荊軻,荊軻只好揮劍去擋。就在這個空檔,秦王拔出了他的寶劍,一下就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立刻就癱坐在了地上,但還是用力把手中的短劍朝秦王扔去,結果扔到了柱子上,火花四濺。秦王馬上又刺過來一劍,荊軻用手去檔,五個手指全部被砍掉。這個時候王宮外面的武士也趕到了,很快就把荊軻殺了,然後又回去把秦舞陽殺了。

給孩子講古詩裡的故事:於易水送人-駱賓王

這就是整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那和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詩有什麼關聯呢?在荊軻刺秦之後差不多

1000

年,駱賓王送朋友走到易水河邊,想起當年荊軻就是在這裡向燕太子告別,然後去刺殺秦王的,內心非常感慨,就寫下了這首詩: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用大白話說就是:在這個地方向燕太子丹告別,壯士荊軻憤怒得頭髮都豎起來了。以前那些英雄人物都已經不在了,但易水河裡的水還是像以前那樣冷。要注意的幾個地方,燕丹的燕是讀第一聲的

yan

,不是燕子的燕。人已沒的沒,不是

mei

,而讀

mo

,就是陌生人的陌的讀音。今日水猶寒的這個寒,其實就是指

1000

年前荊軻唱那句歌“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寒。

其實從駱賓王的故事來看,他晚年的時候參加了徐敬業的起義,很可能他送到易水邊的朋友也是像荊軻一樣去從事風險很高的事情的,但具體是送誰沒人知道。駱賓王的起義最後也失敗了,從結果來看,和荊軻的故事一樣的悲壯。不管怎麼樣,這首詩讓易水河,讓刺秦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了。要不是這首詩,也不太可能給你去講刺秦的這個故事。

不過從荊軻和駱賓王的故事來看,以後送人的時候還是不要送到易水河邊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