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不止分三國,此國的歷史比蜀國還長,為何不是四國鼎立?

說起三足鼎立,三分天下這些成語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東漢末年那段紛紛擾擾的歲月。一曲大江東去,讓我們把目光拉回那個年代,我們生活中有無數的三國題材的電視劇,電影,遊戲,許多朋友都自詡對三國曆史比較熟悉,但是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那個年代天下並不是分為三個國家,除了北方的曹操,東吳的孫權,川蜀的劉備還有一股封建割據勢力,其盤旋在中國大地上數十年。這股封建勢力就是遼東的公孫政權,可是這股勢力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其沒有被人們認為是天下的有力競爭者,人們為什麼沒有說是四足鼎立呢?

東漢末年不止分三國,此國的歷史比蜀國還長,為何不是四國鼎立?

公孫度原本只是漢朝的一個小官,於情於理他都不會有機會割據一方的。但是他眼光非常敏銳,他在董卓進京的時候選擇投靠了董卓,而他做事幹淨利索,所以得到了董卓的賞識,就成為了遼東太守。而遼東地區十分偏遠,平日裡根本沒有人願意去搭理他,在董卓政權倒臺後,他趁著天下大亂吞併了周圍的幾個小城,順勢壯大了自己的勢力,於是他就自稱為帝了。客觀的說他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在這幾年他招賢納士不斷的強大自己的實力,先後東伐高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在北方他的實力可不容小覷。他建立的國家國號為燕,偏居一偶,其政權在東北存在了近五十年。

東漢末年不止分三國,此國的歷史比蜀國還長,為何不是四國鼎立?

其實燕國比曹魏,蜀漢,孫吳這些政權都先出現,但是其存在感實在是太弱了,甚至許多人都不知道,可是為什麼大家都會習慣性的忽略燕國呢?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燕國的實力不夠強大,很少有人把其放在心上。燕國不論是人才儲備還是領土疆域面積都和其他三個國家不能相提並論,燕國到底有多小呢?其小到曹魏政權可以輕而易舉的覆滅整個國家,但是曹魏政權的創始人曹操根本沒有精力和心思去為這個小國家勞神費力。

東漢末年不止分三國,此國的歷史比蜀國還長,為何不是四國鼎立?

而且在三國末期魏國主要的矛盾都是諸葛亮的北伐,最後隨著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魏國的這一危機迅速消除,蜀國的政策迅速轉變為戰略防禦。這下子緩過勁兒的魏國立馬騰出手來消滅了這個不聽話的鄰居。魏國的司馬懿率領不到十萬的軍隊惡狠狠的朝燕國殺了過來,而這是燕國的統治者已經換成公孫淵了,以司馬懿之才幹燕國沒有支撐多久就迅速亡國了,整個燕國先後有近五十年。

東漢末年不止分三國,此國的歷史比蜀國還長,為何不是四國鼎立?

燕國的歷史其實比蜀國還要長,但是因為燕國的實力無法和其他三國相提並論,而且燕國的統治者從來沒想過統治中原,只是希望可以安穩度日,所以存在感不高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我們讀的最多的三國演義是圍繞著魏蜀吳三國的紛爭展開的,自然不會有這種無關輕重的角色什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