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晉文公

晉 文 公

晉文公(前697一前628),名重耳,晉獻公之子,春秋五霸之一。

名人傳-晉文公

晉獻公有子八人,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皆有賢行”。晉獻公晚年寵幸驪姬,欲廢太子而立驪姬之子奚齊。公元前六五六年(晉獻公二十一年),太子申生遭驪姬陷害被迫自殺。重耳、夷吾也不得已各走蒲(今山西陽縣西北)、屈(今山西吉縣北),保城自守。蒲、屈二城為獻公攻破以後,重耳逃奔狄園,夷吾逃奔梁國。

公元前六五一年晉獻公去世,奚齊和悼子(驪姬妹之子)相繼為裡克所殺。夷吾在秦、齊等國支援下,於公元前六五○年首先被立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惠公。

名人傳-晉文公

公元前六四五年(晉惠公六年),晉秦交戰,晉惠公在韓原(今山西芮城,一說今陝西韓城西南)被俘。在此期間,晉國大臣們為扭轉敗局,便假借晉惠公的命令,在國內“作愛田”(將田地賞賜給臣民),“作州兵”(二千五百家為州,使州長各帥其屬,甲兵),實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從此,晉國“群臣輯睦,兵甲益多”,為晉國後來建樹霸業奠定了基礎。

重耳自公元前六五五年(晉獻公二十二年)逃出蒲城以後,帶著趙衰、狐偃等一批謀士武將,開始了流亡生涯。他們輾轉在衛、齊、曹、宋、鄭、楚等國之間,後來又到了秦。國。公元前六三七年,晉惠公去世,晉大夫欒枝、卻穀等人暗中前來勸重耳回晉國爭奪君位。重耳先派趙衰回國策應,接著又爭取了秦穆公發兵護送。公元前六三六年,六十二歲的重耳,終於回到了晉國,即位為晉文公。

名人傳-晉文公

晉文公首先派人殺了晉惠公的太子圍;又借用秦穆公的力量,鎮壓了圈的大臣呂省、卻芮的叛亂;並任用趙衰、狐偃、賈佗等人,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接著他在獻公、惠公時期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整頓國內政治,積極發展經濟,使晉國“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名人傳-晉文公

在晉文公繼位的這一年,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出了國都,流落鄭國。周褻王遣使向秦、晉告難。趙衰認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晉文公採納了趙衰的建議,於次年春,搶在秦國之先,發兵東下陽樊(今河南濟源東南),然後分兵兩路,右師直取王子帶於溫(今河南溫縣西南),左師迎襄王於鄭國。三月,周襄王回到成周。四月,殺王子帶,平定了叛亂。周襄王對晉文公感激不盡,特賞給陽樊、溫、原(今河南濟源縣西北)、橫茅(今河南修武縣東北)之田。晉文公由此博取了“尊王”的美名,以後,就南下與楚爭霸。

名人傳-晉文公

當時,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都已依附於楚。楚國大有取代齊國稱霸中原之勢。公元前六三四年(晉文公三年),宋國“叛楚即晉”。第二年,楚國聯合陳、蔡、鄭、許等國圍米,宋向晉告急。晉文公抓住這個“報施救患,取威定霸”的時機,南下伐楚。他採納了狐偃“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宋免矣”的策略,建置上、中、下三軍,分別由卻毅、狐偃、欒枝率領,於公元前六三二年(晉文公五年)進軍曹、衛,並把曹、衛之田賜給宋國。楚成王得悉,果然決定齊宋罷兵。但楚將子玉不同意這樣做,他派宛春告訴晉文公說,只有把田還給曹、衛,楚國才能釋宋。

名人傳-晉文公

晉文公為了激怒楚軍出戰,一方面向曹、衛表示可以把田還給他們,只要曹、衛告絕於楚;另一方面又“拘宛春於衛”。子玉再也忍耐不住,率軍前來進攻晉軍,兩軍在曹國境內相遇。當時兵力晉少楚多,晉軍又是渡河在外作戰,形勢於晉不利。晉文公為了尋找有利戰機,先率軍向後“退避三舍(九十里)”,在道義上取得主動。楚將子玉以為晉軍懼戰,命令楚軍尾追,直到城濮(今山東郵城西南),靠山紮營,和晉軍對陣。當時與晉國一起行動的還有宋、齊、秦等國的軍隊。

名人傳-晉文公

晉文公見楚軍將驕兵疲,命令自己的下軍首先擊潰了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同時,讓欒枝率軍假裝逃遁。楚軍左翼被誘出遮,晉文公立即令中軍攔腰橫擊,並令上軍夾攻,終於又擊潰楚軍左翼,取得了勝利。由於子玉趕緊收兵,楚師中軍才沒有覆沒。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戰。

名人傳-晉文公

城濮之戰以晉勝楚敗而告終,許多依附楚國的中小國家,這時又歸附了晉國。這年冬天,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周天子也受邀參加,晉文公被周王朝冊命為“侯伯”。終於確立了霸主地位。

名人傳-晉文公

公元前六二八年,晉文公去世。但晉文公建樹的霸業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晉國不但仍在阻止秦國向東發展,而且還與楚國角逐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