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唐朝是一個值得探究的朝代,李唐統治者有著難得的文化自信,所以對待外族或是外邦的文化都是以相容幷蓄的態度對待的。

正是因為如此的包容與開放,使得唐朝具備其他朝代不具備的特有氣質,經常會被學者貫以“錦繡大唐”的說法。

唐朝的繁榮,並不是單一的繁榮,

他的繁榮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經濟第一併不值得炫耀,而璀璨的文化果實才是最能讓我們這些中華兒女自豪所在。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說起唐朝的,不

得不提到長安城的繁榮

。作為唐朝的都市,長安是整個唐朝,甚至是整個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

長安城人口眾多,而且外來人口最多的時候也要佔到長安城的20%左右,可見長安城的國際化面貌。

長安城是在隋朝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

唐朝建立後,一直在擴建和修建長安,經過五十多年才算是完工。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唐高宗時,長安基本定型,全城面積達84平方公里,比起漢代和明代的長安城大了豈止是數倍。

一、街巷規劃清晰,坊市管理規範

1、長安城規劃清晰

長安城有三個組成部分,皇城、城郭和坊市,

每一個部分都會有街道的出現。皇城內南北七條、東西五條,共有十二街。

皇城的十二街上遍佈各種政府機構,北宮城前的第一橫街最寬,是重大儀式時,百官站立的地方。

其他的街道大約有150米寬,十分的開闊

。整 個皇城並不大,一共不過5。2平方公里,這些街道差不多就有皇城面積的一半了。外郭則有東西十四條,南北十一條,共二十五條街。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2、坊市是長安城內最主要的一部分

外郭城被橫縱二十五條街分隔成110個坊市,唐朝統治者為了穩定長安城的安全,所以將兩或四個坊相連,以獨立的圍牆將其封閉起來,派人專門把守坊市的門。

宵禁時,按照時間開啟或是關閉。

此舉是為了防止有犯罪行為的產生。坊門間有寬15米左右的道路聯通。

坊內大街有官邸、民宅等

,而名字也是依照所住之人的職業特點、籍貫等來命名,比如某坊十字街西之深巷、或新羅曲等等。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3、東西兩市聚集了不同的商業

長安城有東、西兩市,東西兩市規定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市來交易。四條大街將東西兩市隔成九個區。

唐朝時東市比西市要繁華

,東市以富貴人消費為主,酒樓都要比西市的更豪華。而西市則有許多胡人,多為酒館等小生意,是普通百姓願意消費的場所。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二、長安城的交通是怎麼樣的?

1

、騎馬有要求

唐朝作為封建王朝,還是有等級的要求,所以對於在長安城行駛的車輛也是有明文規定,按照官員等級來匹配馬車的駕乘數量。

按身份等級,不能超越最高的級別。

要求是隻有皇帝、親王和公主可以坐馬車,其他的人只能乘牛車。史料記載,唐朝民風開放,所以宮中女子可以穿男人衣服騎馬。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2、貨車則是以牛、驢車為主

官員乘馬車,普通百姓要有什麼交通工具呢?史料記載,富商一般會選擇驢車、駱駝車等來出行,因為這些車輛同時還可以運貨

,是比較方便的交通工具。

長安城的繁華,從他提供的服務也可以看出來,唐朝時的長安甚至提供租賃驢子的服務,這樣的商戶成為職業,可見市場有需求。

從側面反映出唐朝的繁華。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三、長安城的管理規範

1、宵禁一直都有

前文提到坊是封閉的,尤其是在宵禁的鼓聲響起之時,街道上的行人要趕緊回家,坊門關閉,

所有閒雜人等不得在街上出現。

即使有公事,也需要得到相應的文書證明才可以。唐朝的宵禁是按照日出時五更三籌擊鼓開門而始,到了日落時擊鼓四百聲先關城門,

六百聲之後要關坊門。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2、唐朝時就有的左入右進

唐朝的交通行走也有十分確切的規定,貞觀時馬周曾經定下了進出城門的通行規則:左入右出。這與現在社會中的靠左行有異曲同工之意。

除此之外,走在路上

,還有嚴格的避讓規定,基本上是按照等級和年齡來避讓,年輕的要避讓年老的,身份低的要避讓身份高的。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做的話,要進行鞭笞五十的處罰。

唐朝長安城的繁華:交通發達,管理嚴格,成為標準的“一線城市”

唐朝對於長安城的管理十分全面,甚至對於交通肇事都有相應的處罰規則。正是唐朝在各種情況下都有法可依,有據可察,

才使得這樣的一個繁華且開放的都市,

能夠始終保持井然有序的面目,成為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都市。

唐朝關於坊市、街道、行人與交通的各種規範化管理,是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給我們後世帶來了許多經驗。

參考文獻:《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