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呂后耍了一個特別損的陰招,在殺韓信時即沒讓他見到天、也沒見到地、更沒見到鐵,所以呂后並沒有抗旨,那呂后是怎麼殺的韓信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事情的原委: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韓信是西漢著名的開國功臣,他的戰績非常輝煌,先後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一直到垓下全殲楚軍,韓信算無遺策、無一敗績。

可以說劉邦的大漢江上,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韓信幫著打下的,韓信的這種恐怖實力,也給世人留下了天下莫敢與之爭鋒的深刻印象,蕭何評價他是“國士無雙”,劉邦也曾評價韓信: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不過,韓信這樣的軍事奇才,雖然在打天下時是劉邦不可多得的良將,但是一旦天下太平了,他同樣是劉邦巨大的威脅,因為他一旦反叛,根本沒人能打過他。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因此,劉邦在平定天下後,韓信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韓信手中的軍權和恐怖的實力,反而成了劉邦所猜忌和防範的重點。

而劉邦在奪得天下後,雖然封了很多異姓王,但時間久了,劉邦始終覺得如坐針氈,他擔心那些異姓王隨時會反叛自己,特別是韓信如果造反,那絕對是一場滅頂之災。

混混出身的劉邦立即調整自己的工作重心,開始全力對付那些異姓王,特別是專門把韓信貶為淮陰侯,收回了韓信大部分的權力。

相傳,張良為保韓信不死,專門誘導劉邦寫下赦書,也就是著名的“三不殺”,在張良看來,如果見天、見地、見鐵器都不殺韓信,那韓信也就死不了了。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但誰也沒想到,張良設的這個局竟然讓一介女流之輩呂后給輕鬆破了,那是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劉邦的部將陳豨發動叛亂,自立為代王。

劉邦剛剛平定天下不久,為了顯示自己強大的君威,就決定率部親征,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劉邦特意下旨讓韓信一同跟隨,畢竟身邊如果有著“兵仙”韓信,就又多了一道保險。

可是韓信卻由於劉邦之前的卸磨殺驢行為非常氣憤,在韓信看來,有需要了劉邦才來找自己,用完了就把自己扔掉,難道把自己當成手紙了嗎?

因此,心中有怨氣的韓信,並沒有跟隨劉邦出征,他上書劉邦說自己身染重病,無法隨皇帝御駕親征,劉邦雖然知道這是韓信的藉口,但也無可奈何。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畢竟韓信曾為大漢江山立下無數戰功,如果自己逼得太緊,容易寒了將士們的心,所以劉邦雖然非常不高興,但也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囑咐韓信好生養病,就帶兵征討陳豨去了。

那劉邦走了之後,留在都城主事的就是呂后和蕭何等人了,也就在此時突然有人檢舉韓信與叛軍陳豨勾結,打算裡應外合滅了漢朝。

這個訊息傳出後,都城立時流言四起,韓信用兵如神,如果他要與叛軍勾結,而劉邦還不在都城,那誰能打得過韓信呢?

呂后得到這個訊息後,立即召來蕭何研究對策,在蕭何看來韓信不可能謀反,因為韓信如果想要謀反,那肯定會在當年手握重兵時就謀反,根本不會等到現在。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現在的韓信已經被貶為淮陰侯,失去了軍權,就像老虎被拔了牙一樣,雖然看起來很威風,但實際上未必有多大本領。

但蕭何所說的一切也都是推測,畢竟人心隔肚皮,韓信到底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對於呂后這樣的女人來講,絕對是寧可錯殺,也絕不漏放一人。

在呂后的堅持下,蕭何不得不同意了捉拿韓信的決定,但此事雖然定完了主基調,具體怎麼執行,呂后和蕭何又犯起難了。

如果直接問罪拿人,一來沒有證據,二來萬一韓信臨死反撲,搞不好會出大問題,就這樣呂后和蕭何反覆研究後,決定由蕭何親自出馬,誘騙韓信來宮中,再將其一舉擒獲。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當然了,研究這個事情的過程中,呂后也向蕭何保證,絕對不會傷害韓信分毫,畢竟劉邦曾有赦書,自己也只想把韓信先行扣下,一切等劉邦班師回朝後再行定奪。

蕭何雖然相信韓信不會謀反,但他更忠於大漢江山,加上有劉邦曾經的赦書,他相信呂后不可能抗旨殺了韓信,所以蕭何就前往韓信的住所誘騙韓信。

到達韓信那裡後,蕭何按照事先定好的計策,對韓信謊稱劉邦成功將陳豨抓住,現在已經班師回朝,邀請韓信等群臣前往宮中慶祝。

韓信誰都不相信,但他絕對相信蕭何,蕭何不僅對他有知遇之恩,並且蕭何的人品非常好,非常令韓信佩服,所以韓信壓根就沒想到這裡面會有什麼陰謀。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於是韓信就跟隨蕭何一起前往宮中拜見劉邦,可是當韓信剛邁入宮中大門,身後的宮門就被迅速關閉,隨後就衝上來大批士兵將韓信團團圍住。

見韓信已經被控制住後,呂后緩緩走了出來,當眾宣佈韓信謀反之罪,此時的韓信雖然知道自己中計,但也百口難辯,只能拿出當年劉邦的“三不殺”來拖延呂后。

但呂后早就想好了對策,她命令士兵將韓信的眼睛矇住,然後把韓信裝到一個布袋子裡吊到空中,冷笑著問韓信:

“卿見天、見地、見鐵乎?”

呂后的這句話一出,可把站在一旁的蕭何嚇壞了,他這才看明白,原來心狠手辣的呂后,從最初就想要了韓信的命,可事已至此,蕭何知道再說什麼都沒用了。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布袋中的韓信在聽了呂后的話後,意識到自己在劫難逃了,也明白了那個所謂的“三不殺”免死金牌,根本救不了自己,戎馬一生的他也就沒再說什麼。

呂后見韓信沉默不語,為防止夜長夢多,就命令士兵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棍棒,把韓信活活地打死了,也有說呂后命令士兵拿出竹籤子把韓信紮成刺蝟的。

不管怎麼樣,呂后並沒有違背劉邦赦書的內容,在殺韓信時,根本沒有讓韓信見到天、地、鐵器,而劉邦回來,聽到這件事情後的心情在史書上是這樣描寫的:

“且喜且憐之!”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所以呂后殺韓信不僅沒有抗旨,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劉邦授意的,有人說韓信的一生可以概括為:“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所謂的知己指的是蕭何,沒有當年蕭何的夜下追韓信,也就不會有韓信接下來的成就,但如果沒有蕭何的誘騙,韓信也不會死得那麼窩囊。

而兩婦人,除了殺死韓信的呂后外,還有一個就是曾在韓信落魄時,每天給韓信食物的一位靠給人洗衣服為生的婦女。

韓信的死,也告誡我們每一個人,永遠不要功高震主,否則絕對不會有好下場,就算君王給了免死金牌,但想殺臣子總能想到辦法。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大家覺得韓信的謀反之罪到底是被冤枉的,還是韓信卻有謀反之意?韓信的死到底是呂后獨斷專行,還是劉邦在臨行前早有授意?歡迎留言討論!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智囊》中還有很多,都說“讀史使人明智,鑑古方能知今”。我很喜歡讀中國古代史,感覺越讀越厚重,越讀越有趣,越讀越啟智。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讀一讀這套《智囊》。

這套書是“明代鬼才”馮夢龍力作,裡面包含華夏5000年1238個人物3000則智慧故事。裡面的小故事,長不過千餘字,短則一二百字,非常合適閒餘時間閱讀,一個小故事就是一個人生啟迪,是為人處事、成就事業的必讀經典。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連結或看一看收藏,幾十塊錢,收穫千年古人智慧,非常划算,關鍵是此書文白對照,根本不會看不懂。

張良為保韓信和劉邦約法三章,見天、地、鐵不殺,呂后為何還敢

【詩漫】智囊全集 精裝全六冊

¥

129

度小店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