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劉邦而非項羽?

楚漢之爭,最後的贏家讓人大跌眼鏡,蓋世英雄項羽成了失敗者,而那個市儈為人所不齒的劉邦卻成了最後的贏家,成為了以布衣身份為天子的第一人。

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劉邦而非項羽?

為什麼是劉邦呢?這個問題劉邦自己曾經問過手下人,王陵回答說:“您能夠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可以和天下人共利,因此大家都支援您,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您才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劉邦對於王陵的話,並不完全認同,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因為我有“漢初三傑”的幫助,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能完6全信用,因此最後他失敗了。劉邦把“漢初三傑”捧上了神壇,讓人忽視了他自己,“漢初三傑”中,蕭何不過一小吏,張良不過一落魄貴族,韓信更是楚軍中的一個執戟郎,他們怎麼就成為了人中的豪傑呢?

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劉邦而非項羽?

答案是他們遇到了劉邦,沒有劉邦,蕭何窮其一生不過是沛縣一個貪贓枉法的小吏;張良也不過是韓國的落魄貴族,被秦始皇通緝的逃犯,最後難以擺脫被捕殺死的命運;韓信則會在楚漢之爭中,成為戰場上的炮灰。但他們在跟隨劉邦後,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劉邦知道最適合他們的位置是什麼,蕭何留守關中,指揮排程物資支援劉邦在前線的戰爭。當然這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劉邦不斷地變換著自己的身份,讓他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劉邦而非項羽?

劉邦不甘心一輩子做個小地主,他也參與到了秦末的反秦運動中,最開始他是以農民起義領袖自居的,這和大澤鄉起義的陳勝是一樣的,但是後來隨著陳勝的失敗被殺,劉邦感覺到自己這條路線行不通,必須轉換身份才行。他投靠了六國沒落貴族,做了項梁手下的馬仔,楚懷王熊心被擁立後,劉邦又參與了楚懷王的奪權行動,項梁的死也非戰之過,這件事本身就是針對項氏的一場政治陰謀。楚懷王差一點就成功了,如果不是項羽當機立斷殺死了宋義,他也會重蹈項梁的覆轍,項氏將會覆滅。楚懷王和劉邦達成了協議,劉邦入關中為王,這也是楚懷王削弱項氏的一步棋。劉邦此時完成了從農民起義領袖到六國貴族手下的轉變,他變質了,但他獲利了。

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劉邦而非項羽?

入了關中後,劉邦意識到商人地主階級才是自己最好的依靠,於是趕緊頒佈了“約法三章”,獲得關中父老的廣泛支援。關中的商人地主們,看到了救星,只有劉邦才能代表他們的利益,因此他們都希望劉邦為王。這是劉邦的第二次身份轉變,他從六國貴族支持者變成了商人地主階級的代言人。歷史的規矩告訴我們:先進的階級戰勝落後的階級,劉邦正是利用了這個規矩,成為了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