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美食】東北最出名的蘸醬菜,吃過的都說好,你吃過幾道?

【齊齊哈爾美食】東北最出名的蘸醬菜,吃過的都說好,你吃過幾道?

來齊齊哈爾嘗風味菜,滿大街遛去吧,吃嘛嘛香,啥都好吃,但有一個特色小菜,在東北,別管多高檔的賓館飯店,就餐時外鄉人本地人都會點上一道,那就是東北最出名的蘸醬菜。

吃純正的東北蘸醬菜一定要用東北手工做的大醬。做醬,在東北,是主婦們彼此誇耀和顯擺的主要話題。

出了正月,將去年新收的黃豆挑板整圓溜的用蓋簾過一遍。蓋簾是東北家家必備的器具,高粱杆用線串起來,再裁成圓形,晾菜擺餃子用處不少還綠色環保。高粱杆是圓形的,用線串好後相鄰兩根杆之間就有一個小凹條條,黃豆撒在蓋簾上,輕輕一晃,豆子就順著這小凹條條滾進盆裡,碎石子小草棍啥的就都濾出來了。

挑淨的豆子加水泡上大半宿,倒進大鍋裡架大火烀熟,掀開鍋蓋,滿屋子豆香真叫你流哈喇子。灶裡撤了火,待鍋涼透,把烀好的豆子盛到盆裡,操“醬杵子”一下下換搗碎成糊糊,一般這個時候,一些饞嘴的孩子就會抽冷子跑過來,崴一勺擱嘴裡,在大人的一連串追罵聲中嘻笑著跑開去瘋了。

待豆子全部搗碎後,家裡的壯男人該出場了。放好案板,把豆糊拌上少許的麵粉,翻來覆去的摔,摔成四四方方的醬塊子,在案板上涼上個三五天,待表皮微幹有些硬度的時候,用牛皮紙包好,長針穿了麻繩,兩個一組吊到房椽子上,一直涼到農曆四月初。

頭場春雨下過,初八十八二十八,這幾個日子是老輩們下醬的皇道吉日,選個晴好的天氣,把醬塊子扒開,掰成小碎塊,架笸籮篩去陳灰,把前兩天就洗涮乾淨的齊腰深的大缸挪到窗戶根兒下,把醬塊下到缸裡,按三比一的比例倒入大粒鹽,再加適量的水,白其布做好的罩簾搭在缸沿兒上,四角墜了大號的鏍絲,再用皮筋勒緊。

醬缸要天天見太陽,於是伺侯醬缸就是件頂麻煩的事,天天打耙不說,陰天下雨還要給醬缸蓋上個洗衣盆,在東北鄉下,臨下雨前著急忙慌往家趕的女人,不是家裡有晾著的衣服就是醬缸沒蓋。

五天後開始“打耙”,打耙的目的是把醬裡的雜質剔出來。長柄的耙子早晚各打一次,一次打上個三五百下,順便也能把大塊的醬疙瘩打碎,每天定時定晌不能遲誤。傳說有孕在身的女人不能見到下了缸的醬,不然醬會變味發黴,於是家裡有要當媽的女人,罩缸的白其布上就要墜個紅布條以示警告,於是日後串門要醬吃的鄰居們見了紅布條就要向主人道喜,成了東北的老規矩。

進缸一個月的醬就可以吃了。經過一個多月的打耙,醬質純淨,豆香四溢,進了村子,家家窗前的醬缸散發出的濃濃的醬香味讓人胃口大開。

醬熟了,地裡的小蔥啥的也恰好長成,雨後野地裡的婆婆丁、車軲轆菜啥的也正長得嫩綠,趕個小雨的天氣,出去採了野菜,再到後院子裡拔幾棵小蔥小白菜啥的,洗淨,打上一小碟醬,有剛結了果的水蘿蔔必不會錯。就著自制的小燒酒,初夏的晚風吹著,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在院子裡放了飯桌,或是隨意坐在門檻上,兩個餑餑,一盤生鮮的小菜,一碟大醬,就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東北的小麥打成的麵粉勁道,韌性十足,手擀的麵條經煮,口感是相當的不賴,農閒時候,做上一頓麵條,新採的榛蘑細細切碎,加上雞蛋和醬,爆鍋炒熟,拌到麵條裡,東北最有地方特色的炸醬麵,真的是讓你吃一碗想兩碗。

現在的東北,時興粗食細做,返樸歸真,吃野菜、棒子麵成了時下飯店裡的主打,甭管是省市級的領導還是剛下了班工人,甭管是家族式的年夜飯還是哥幾個的感情交流,大魚大肉之外一定是要有一盤蘸醬菜的,沒了蘸醬菜,吃不香嘮不透喝不好,回了家也睡不著,總覺得這嘴裡邊兒吧,少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