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禹以後的夏朝三代危機

上次我們講到舜開創了盛世,發展了中國,禹繼承舜的帝位,成功使中國走出野蠻社會,來到文明社會。

前面的三段是對上篇文章的補充,今天的內容請直接跳轉到大標題啟!

關於禹死後的帝位問題,我去別的書檢視發現是有三種說法的,作者更願意相信史記的說法,因此來作為上一篇文章的結尾,至於另外兩種,我也列在文章,讓讀者們自行體會

,大家覺得是幾評論區扣幾,看看大家更支援那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史記夏本紀》記載的啟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

譯:禹逝世後,把天下傳給益,但益輔佐禹的時間不長,天下臣民不擁戴他,所以諸侯都離開益而朝拜啟

第二種說是《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記載的益代禹立,拘啟禁之,啟反起殺益,以承禹祀。

譯:伯益即位以後,囚禁了啟,啟於是率眾反抗,殺死了伯益,繼承了禹的位置

第三種說法是《戰國策·燕策一》記載的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啟自取之。

譯:禹想把帝位傳給益,把啟設為官員,等老了,發現啟不足以得到天下,便把帝位傳給益,啟便和夏氏的諸侯一起攻打益最終奪得天下,其實是禹名義上傳位給益,而實際上想讓啟自己去拿。

這是上篇文章的疏漏之處,特在這裡補充,言歸正傳現在正式開始今天文章的主題!

因為夏王朝君主過多作者會分三篇進行講解今天是篇一。

1。啟

啟的出生是很巧合的,據記載禹有一次巡遊臺桑(位於安徽省蚌埠市)遇到一個漂亮的女子氏曰塗山氏,便和她生下了啟,禹就把塗山氏納為自己的妻子,因此啟是禹的大兒子!後來因為諸侯不服從益,經過益的禪位,自己繼承了大統!

自禹以後的夏朝三代危機

啟繼位後通知各部諸侯,爭取支持者,來保證自己的統治,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啟有鈞臺之享。

因為啟是禹的兒子,這公然破壞了之前的傳統,就有諸侯不服,其中以扈氏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從姒啟作新的領袖,從而發生了姒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剛開始的時候啟打不過有扈氏,後來勵精圖治,重用賢才,這才將有扈氏消滅,從而統一夏朝!

夏朝統一後,啟自持功高便變得荒淫無道,每天沉迷於音樂盒飲食,並且四處征伐,導致舜禹盛世所攢下的財富,變得一乾二淨!

他還不重視父子感情教育培養,因此在位後期他的五個兒子,便發動了著名武觀之亂,這個叛亂在史料中記載很少,只知道這場戰爭規模很大,幸虧良將彭伯壽這才平定叛亂,這場戰爭直接摧毀了舜禹盛世,夏朝由盛轉衰。

不久帝啟駕崩,享年78歲。

據傳帝啟死後,帝啟並沒有指定誰繼位,因此他的兒子們便又爆發了帝位之爭,最後由長子姒太康奪得帝位,兒子們的再一次鬥爭無疑又讓夏朝的經濟民生雪上加霜!

2太康

姒太康繼位後將首都遷到了斟鄩(zhen xun)(洛陽),然後自己也便隨著父親享樂,即位後的生越來越腐敗,只顧遊玩享樂不理朝政,外出狩獵數月不歸以前歸順夏朝的偏遠地區也開始叛亂,但太康依舊不管不顧,安生享樂!

太康的這種行為激起了有窮勢后羿的野心,因此便暗中召集兵馬,乘著太康狩獵數月未歸,趁機佔領了太康的首都斟鄩(洛陽),然後把太康遷到邊遠地區,這件事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國。

自禹以後的夏朝三代危機

昏君太康像

太康繼位不足一年,便失去了國家,被后羿趕到邊遠地區。

於是后羿廢除他的帝位,自己稱帝,結果諸侯們都不同意,於是只能立太康的弟弟姒中康繼位。這便是夏朝第四位君主。

3 中康

后羿把持朝政後發現自己不能成為君主,然後就派人去找啟的後代,發現只有中康有力氣有謀略,於是立他為主,但條件是,必須免除窮國的賦稅,然後每年給按窮國大小給窮國支付雙倍賦稅,然後自立朝廷,與中康分治天下,中康因為想繼位於是就答應了。

中康繼位後認為少康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強大的軍隊,於是在位期間秣馬厲兵,提高作戰能力但他盲目自大不信奉科學,聽信讒言殺死了主管天文的羲氏與主管曆法,因此朝堂上多是圓滑奸詐的人!

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康的部隊比以前大有進步,認為已經有實力和窮國抗衡,於是他不再像窮國納貢,后羿大怒派兵攻打中康,結果軍隊根本不堪一擊,聞風喪膽,節節敗退,有窮軍直接打到了夏都斟鄩,中康不甘,憂憤成疾,很快就駕崩了,在位七年。只有十八歲!於是后羿又立了姒相為帝!

4 姒相 后羿

姒相繼位後,很快就被后羿趕到了斟灌、斟尋那裡。

自此南北各有一個朝廷。

自禹以後的夏朝三代危機

姒相

於是后羿自立稱王,后羿執政八年,不修民事,終日沉湎於遊獵,結果被部下寒浞(han zhuo)所殺。

寒浞將首都遷到定陶,開始征伐斟灌(zhen guan)、斟尋二氏族,在攻破斟灌的城堡後,又讓自己的兒子澆討伐斟尋,斟尋城破後姒相被寒浞所殺!

雖然華夏南北再次統一,但禹的後人不甘心失去君位,那麼禹的後人還會有怎樣的反擊呢,請看夏朝興衰史篇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