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隨筆,如今荒蕪的這裡,曾埋葬著一個王朝的未來「雲 . 遊」

金陵隨筆,如今荒蕪的這裡,曾埋葬著一個王朝的未來「雲 . 遊」

明東陵,在孝陵的東側的一片茂密樹林裡,如果觀光者以為會在那裡看到另一處華麗的宮室,那他要失望了。

那裡謂之陵寢的地面建築,已然無存,所餘下的無非是一處處只能描述建築面積的建築基址。那基址我覺得也是現代的灰磚剛剛墁過的,那上僅有的遺蹟,不過是支撐過去殿堂上圓柱的,那個不起眼的石柱礎。

金陵隨筆,如今荒蕪的這裡,曾埋葬著一個王朝的未來「雲 . 遊」

如今的這裡,早已被人們所遺忘,這裡已然是樹林的領地,人們多事地清理出這些基址來,依舊掩飾不住這裡古蹟的荒蕪,和自然的興旺,那些樹木就支楞著枝條,肆意又貪婪地圍在那一片片基址的周邊,似乎隨時準備著收回它們的統治權,並再次瓜分這片不大廢墟上的陽光。

我從那灰磚墁過的地面上邊走過,踩著吱吱的枯葉向更深處密林挺進,冬日裡的陽光,灑下細碎的光影,讓人在淒冷的氛圍裡,尤覺它的可貴。周遭一派寂靜,每踩出一步的響動,都會讓自己驚詫,生怕它會驚擾誰。時間在這裡丟失了存在感,你也忘了自己從哪個朝代而來,只走著走著,無緣由地心生一絲酸楚,彷彿你越發的深入,就越發地接近,彷彿你隱隱地都能聽到,從密林深處傳來的抽泣聲。

金陵隨筆,如今荒蕪的這裡,曾埋葬著一個王朝的未來「雲 . 遊」

1999年,南京的文物研究部門與中山陵管理局文物處聯合對這裡進行了勘探,他們透過現有的建築遺蹟,考證出了這裡的建築規制、規模和佈局。他們認為明東陵在佈局上與孝陵相仿,但建築規模都要小於孝陵,這似乎澄清了加於其上的種種傳說,並還原了罩在這位陵寢主人身上的種種撲簌迷離的身份。而這位陵寢的主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兒子,他曾經的儲君,被後來不知所蹤的那個建文皇帝朱允炆追尊為興宗孝康皇帝,又被造反上位的那位明成祖朱棣剝奪帝號,再又被大廈將傾時的那位崇禎帝朱由檢恢復帝號的,那個懿文太子——朱標。

朱標,太祖長子,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個兒子,但他是他最深愛的那一個,他於建立明王朝的洪武元年,便被冊立為皇太子。朱元璋為了培養這個接班人,可謂極盡心血,費盡心機。

金陵隨筆,如今荒蕪的這裡,曾埋葬著一個王朝的未來「雲 . 遊」

而太子朱標也不負父親的期待,他為人謙遜仁厚,理政才優幹濟,為群臣所擁戴。一句話,如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是那個混世魔王過後的一個令人期待的一代明君……但意外,終還是來了。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突然病逝,這是令人惋惜的一件事。他是個好人,一個好兒子,一個好乾部,或許還能成為個好皇帝,但他死了,沒能改變歷史。

這樣問題來了,太子死了,那該輪到誰來做下一任太子,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除了七個先他而去的,還有十九個。他們都已成年,許多還身經百戰,如今都鎮守一方。但朱元璋,他太喜歡他這個大兒子了,他選擇這個大兒子還在世的大兒子為大明王朝的第二個儲君,他便是朱允炆,後來的建文皇帝,只是他太年輕了,而他又太老了。

金陵隨筆,如今荒蕪的這裡,曾埋葬著一個王朝的未來「雲 . 遊」

朱元璋太信任自己手中的權力了,他不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敢拂逆於他的選擇的人,即便是他以為有的,他也已經把他們都殺乾淨了。但這個世界上還是有敢拂逆於他的選擇的人。

朱元璋死後第二年,建文皇帝登基;朱元璋死後第四年,他的四兒子朱棣造反了。

如此看來,躺在這個廢墟中的好人,也是個改變歷史的人物,他的死,給了那顆壓抑已久的野心帶來了希望。

金陵隨筆,如今荒蕪的這裡,曾埋葬著一個王朝的未來「雲 . 遊」

----------------------------

我是雲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