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鐵鉉的一條計策,驚出朱棣一身冷汗,差點改寫明朝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以後,燕王朱棣與建文帝,開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

由於建文帝錯誤的任命了毫無作戰能力的李景隆為將,以至南軍屢戰屢敗。

1400年,朱棣的北軍直逼濟南城下,若濟南一旦被朱棣佔據,則形成進可南下攻打,退可劃疆自首的,對朝廷非常不利的局面。

天下危急。

此時,督運糧草的山東參政鐵鉉,深感形勢緊迫,不禁熱淚滾滾,以一腔熱血,奔赴濟南,與濟南將領歃血為盟,願以死守城池。

鐵鉉本奉命督運糧草,濟南被圍,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中華民族能夠歷經滄桑,綿延不絕,就是因為在危難之時,總有像鐵鉉這樣的熱血男兒,秉一腔忠義之氣,置個人生死於不顧,勇敢的奔赴國難。

燕王朱棣以重兵圍濟南,志在必得。

城頭上的鐵鉉,與諸將士同心協力,以死堅守陣地,數次擊退北軍。

焦躁不堪的朱棣,急得直抓頭皮。

這時,有人向朱棣建議,掘開黃河大堤,引黃河水灌城。

兵部尚書鐵鉉的一條計策,驚出朱棣一身冷汗,差點改寫明朝歷史

水灌濟南這樣的陰謀,實在是傷天害理。

濟南軍民在得到這個訊息以後,亂作一團,如果濟南真被黃河水灌了城,後果……

鐵鉉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採用詐降計,誘殺朱棣。

他先是將守城重兵埋伏起來,讓城中百姓到城頭上,日夜哀嚎道:濟南城要被淹了,我們一個也活不了。

百姓本來是在演戲,可演的時候,心中不禁在想,如果濟南真的被淹,城中千千萬萬的百姓,只有死路一條,至此,假戲真做,一個個悲從中來,傷痛欲絕,哀哭之聲,令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之後,鐵鉉又讓數千百姓去朱棣大營跪伏請降,情真意切的說道:朝中奸臣當道,挑撥是非,致使大王風餐露宿,冒死作戰,您是高皇帝的兒子,我們是高皇帝的百姓,我們早就想臣服於您了,只是濟南百姓不習兵革,見大軍壓境,生怕被軍士所傷,希望大王能退師十里,單騎入城,我們恭迎大駕。

鐵鉉的詐降計,朱棣會相信嗎?

他全都相信了。

當時北軍雖處於優勢,但連續作戰,士兵已非常疲憊,需要修整,而前來詐降的百姓,聲淚俱下,句句在理,身心勞累的朱棣,急於佔據戰略要地濟南,這樣就可割斷南北,佔有整個中原地區。

求勝心切的朱棣,大意了。

他下令部隊移營後退,騎著高頭駿馬,大張黃羅傘蓋,只率數名護衛,耀武揚威地渡過了護城河。

看著大開的城門,朱棣喜欣喜若狂:濟南,終於被我征服了。

此刻,滿心歡喜的朱棣,只想著到手的濟南,卻一點沒想到,前方等待他的,是死亡。

鐵鉉為他準備好的,是能把他砸爛的千斤閘,只要他一進城門,守城軍士呼道:千歲駕到,那千斤閘便會落在他身上。

朱棣,迎接你的不是濟南城,而是你的末日。

生死關頭,千鈞一髮,朱棣渾然不覺。

城門上所有的人,都秉住呼吸,看著朱棣騎著馬,向城門這兒跑過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朱棣到了城下。

千歲駕到。

歡迎朱棣的聲音,在他的耳畔,熱烈的響起。

朱棣的臉上,綻放出來自內心的歡笑,這是勝利與成功的喜悅。

朱棣的喜悅,理所當然。

可千歲駕到的聲音剛落,朱棣還沒顧得著點頭,只聽轟的一聲,迎接朱棣的千斤閘,也落地了。

不過,千金閘落地,早了一秒,差了分毫,砸中的不是朱棣,而是朱棣所騎戰馬的馬頭。

朱棣倖免一死,驚出一身冷汗,他趕緊換了隨從的戰馬,瘋狂的逃竄出城。

只差一點點,大明王朝的歷史,將被完全改寫。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上天助賊不助我,奈何?

逃竄之後的朱棣大怒,再次以重兵猛攻濟南,鐵鉉在城頭大罵朱棣是賊臣逆子,將來有什麼臉在地下與太祖爺相見。

朱棣調集數門大炮轟擊濟南城,眼看城門將被攻破之時,鐵鉉不知怎麼又想出了一個怪主意,他命人將朱元璋的畫像,懸掛在城頭,這個力度感覺還不夠,又將朱元璋的神主牌位也掛在了城頭。

朱棣,你不是很厲害嗎?

衝著你老爹,開炮啊!

兵部尚書鐵鉉的一條計策,驚出朱棣一身冷汗,差點改寫明朝歷史

朱元璋畫像

朱棣氣急敗壞地瞪著大眼睛,看著老爹的畫像和牌位,一顆炮也不敢打了。

朱棣雖然南征時,以清軍側為名,但罵他是賊臣逆子的人,不在少數,如果現在衝著老爹的畫像和牌位開炮,那不是就承認自己是賊臣逆子了嗎?

誰能想到,鐵鉉不費一兵一卒,使出了朱棣無法化解的絕招。

高手。

相持之間,鐵鉉又數次出奇兵,不斷的騷擾襲擊北軍,緊接著,朝廷又派來援軍二十萬,收復德州,以絕北軍糧道,朱棣驚懼,只好率軍撤退。

鐵鉉趁朱棣退軍之時,又率部出戰,大敗北軍。

鐵鉉在此戰中立了大功,朝廷加封他為山東布政使,不久,又加兵部尚書銜。

朱棣在濟南受挫之後,不敢再取道濟南,改變行軍作戰路線,繞道東阿,汶上,鄒線,直至沛縣,徐州。長驅直入,最終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攻破南京以後,又回師濟南,大肆殺戮,鐵鉉終因寡不敵眾,城池陷落被俘。

被俘之後的鐵鉉,以一身忠義之氣,背對朱棣,朱棣想讓他轉身跪拜,終不得一顧。

朱棣大怒,將鐵鉉割耳割鼻,施以磔刑,之後又將鐵鉉骨架扔入油鍋,以解心頭之恨。

鐵鉉的骨架依舊背對朱棣。

朱棣無奈而又驚懼,將鐵鉉屍骨埋葬。

朱棣雖然痛恨鐵鉉,但時常在群臣面前,讚揚鐵鉉是忠義之臣。

後人敬鐵鉉忠義不屈,在各地建立鐵公祠來紀念他。

兵部尚書鐵鉉的一條計策,驚出朱棣一身冷汗,差點改寫明朝歷史

鐵公祠

濟南百姓,更是視鐵鉉為鄉土神或城隍爺。

南明朝廷追贈鐵鉉為太保,加諡號忠襄,清乾隆帝為其追諡曰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