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揚泰邑張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在揚州東鄉嘶馬,口岸一帶,散居著不少張姓族人。這些張姓族人,雖同姓,卻不同宗。今天我們介紹的張姓,就是東鄉三支張姓中的一支,其家族祠堂在太平洲三沉夾港。而這支張姓族人卻廣泛分佈在江南洲上與江北嘶馬,口岸一帶。

據乾隆八年(1749)“張姓族譜源流序”載:這支張姓的鼻祖,是唐代的柬公,從戶部尚部擢為左宰相,因功加封漢陽王,居四川綿竹。後在武則天時被賜死。其子潮,便避地潤州,卜居鳳凰山。

維揚泰邑張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到宋朝時,有載公,橫渠先生,其學古力行,弱冠登弟,官至翰林院編修,太常卿,世居郿邑。其子維公,主講清和書院,修學訓士,以興教化。後南遷。至十三世孫日中公,授興化通判,十七世派公,又遷蘇州。廿二世明鏡公,復還遷至維揚泰邑。廿四世坤公,又退遷太平洲。

這樣,在江北,這支張姓就分佈在嘶馬(時屬泰邑),口岸一帶;在江南,則分佈在故土洲,沙洲,補(浦)東洲,太平洲,四墩子洲一帶。

張氏族譜的家訓有十條,這就是:修世系,誌墳墓,謹祭祀,友兄弟,敬長上,訓子孫,正名分,務本業,禁詞訟,戒醇賭。

維揚泰邑張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在張氏族譜中,有二點是值得特別提到的:

一是在族譜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遷居地的宜居環境,反映了張氏先祖對青山綠水的生態家園的重視與熱愛,這就是他們身邊的詩與遠方。

族譜中特別記曰:“環堵皆水,樹竹交加,花木成蹊,青蔥一色,往來唯一曲徑,雞犬相聞中,肎構茅屋數椽,會出雅緻”。“暑氣漸消,新涼初動。既望之月夕,月白風清,信步江岸,月色篩金,雲光布綺,爽然有蕩,漱襟懷之趣”。

二是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民國三十五年(1946)的《重修族譜序》中,幾乎用了整個篇幅言及十四年抗戰之艱辛與取得勝利的喜悅。

譜序中寫道:“概夫日本帝國施行法西斯主義,希望獨霸全球,竟於民國二十年乘我水災,侵入我國,佔土地,奪城市,焚房屋,殺人民,恣意擄掠,為所欲為。十餘年來,我國同胞苟於水深火熱之中,幾有亡國種之虞

維揚泰邑張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爰睱言修譜者,幸也。我國上下能醒睡獅之夢,而群起抗戰,大無畏之精神,抱犧牲一切之主義,對之以區域性抗戰六年,全面抗戰反攻八年,彼日冦支援不信,即向我宣佈投降焉!”

“噫!抗戰勝利,河山光復,我人民己能出諸水火之中,而登諸初席之上矣。所謂幾有亡國減種之虞者,於此可以無復矣!”

從譜序中可以看出:在國人心目中,早就樹立了區域性抗戰與全面抗戰的十四年抗戰史的概念了!(殷澤利 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