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襄任職言官,為何皇帝每次都對陳襄嘉獎不已?

皇帝為了廣開言路,即使是致仕官員所上奏議,只要奏議內容切實得當,其奏議也會被抄錄留中。宋真宗皇帝明確規定不許官員匿名乞求留中奏議,但是對於針砭時弊的建言,皇帝還是會留中。而且對於致仕官員所寫的著作,皇帝覺得比較好的,也會抄錄留中。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工部侍郎致仕朱昂獻自己所著的書,並且奏論時政得失,且言:“天下至廣,宜急擇賢才以張治具,儻限以常牒,則英俊無由自達矣。”

陳襄任職言官,為何皇帝每次都對陳襄嘉獎不已?

皇帝對其雖已致仕

但是仍然心繫朝政的行為非常欣賞,嘉獎朱昂,將其書交付史史館之外,抄錄留中。 規定之內的奏議留中是一種程式或是君臣一致認可的處理章奏的方式,朝臣們對這種奏議的留中基本不會產生異議,如果皇帝對此類本該留中的奏議有所懈怠,大臣還會上奏提醒皇帝留中此類奏議。規定之內奏議留中出現的原因是:檔案需要備份,以備後用;或是有很多事關機密的事情不能讓其他大臣知道,需要皇帝獨覽等等。“臣竊慮陛下,以謂關防稍嚴,恐傷輔弼之意,不欲示外,所以留中。”

陳襄任職言官,為何皇帝每次都對陳襄嘉獎不已?

而這些君臣無異議的奏議留中具有檔案備份的功能,方便以後查詢相關資訊及處理相關事宜,為後來者處理政事作為“案例”參考。因機密性留中的奏議則是對奏議內容的保密,防止洩漏訊息。 北宋時期,皇帝作為朝廷政務的決策者,可以說日理萬機,一般性質的政務是不需要皇帝親自裁決的,而需要皇帝親自決策或“參與”決策的事情則是十分重要之事。由此可知,能到達御前的奏議也是十分重要的奏議,而皇帝為何會對這些十分重要的奏議留中?

陳襄任職言官,為何皇帝每次都對陳襄嘉獎不已?

其背後的原因與當時的政治局勢密不可分

除了君臣公認的奏議留中之外,皇帝還會因為自己的意願、實際情況等因素對奏議隨時留中。而大臣對這種型別的奏議留中往往有不同的意見。留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大臣上奏之後皇帝留中不發,一種是宰相商議之後將結果上呈皇帝之後留中不發。 宋太祖作為宋代的第一任皇帝,勤於處理政務,且此時正值宋朝伊始,並沒有上一任皇帝大量積壓的政務需要處理,因此,留中的奏議並不多。宋太祖時,趙玭被從三司罷免,“累上密疏,皆留中不出。”

陳襄任職言官,為何皇帝每次都對陳襄嘉獎不已?

此外,宋太祖在處理政務時,還出現過沒看內容便命令將其奏議留中的情況。在議遷都洛陽之事時,晉王認為汴梁河有方便的交通運輸作用,可以運輸東南之地的物品,如果遷都洛陽,恐怕難以儲備軍需用品。晉王將其上奏宋太祖,而皇帝對其所上的章疏可能看都沒看,“命留中而已。”

陳襄任職言官,為何皇帝每次都對陳襄嘉獎不已?

結語:

總體而言,宋太祖時期,留中的奏議比較少。 宋太宗時期,留中的奏議也比較少。宋太宗和宋太祖一樣臨朝聽政比較勤,所以積壓的奏議較少。宋太宗會對一些對比較信任、器重的大臣的奏議留中。田錫比較受宋太宗的青睞,田錫所上的諫言的章奏皇帝都會將其聚集起來留中。“太宗得田錫諫疏,悉類聚于禁中是也。”由此可知,皇帝將官員的奏議留中是一種嘉獎和重視官員的表現。宋神宗時期,陳襄任職言官,直言不諱,“故雖譏病大臣,補救時政,”皇帝每次都對陳襄嘉獎不已,而對其奏議留中,其他官員都因此認為皇帝要重用陳襄。